笔趣阁 > 从老旧巡防营到陆海空钢铁洪流 > 第70章 扩充青州军的军备

第70章 扩充青州军的军备

    丁书言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没有忘了发展自己的军事力量,81mm迫击炮和60mm迫击炮,已经广泛配备。

    每个步兵连配备2门60mm迫击炮,每个步兵营配备4门81mm迫击炮。

    按理说,团级火力应该进一步的升级,但目前兵工厂的产能有限,要优先生产那些已经步入正轨的武器装备,因此,团级火力暂时只能将就一下。

    将就的结果就是,每个步兵团暂时配备1个迫击炮连,配备6门81mm迫击炮;1个平射炮连,配备6门37mm平射炮。

    37mm的平射炮虽然是性能老旧的架退炮,威力也不足,但胜在炮身轻便,一个人就可以拉着走,可以随时支援各部队的进攻。

    迫击炮是曲射火力,虽然胜任大多数的作战场景,但很多防御工事必须要直瞄火力才能摧毁,还是必须要配备的。

    目前各部队配备中、小口径迫击炮的工作已经初步完成,于是,丁书言就从科技图书馆里,拿出了民国三三壹式120mm迫击炮的设计图纸。

    这款迫击炮的身管长1500mm,放列重212公斤,行列重313公斤,两匹马就可以进行拖曳,也可以用四匹骡马分装驮载,机动起来相当方便。

    炮弹全重105公斤,威力虽然比不上105mm榴弹炮,但比75mm野炮大很多,最大射程为4925mm,绝对是步兵火力支援的大杀器。

    当然,科技图书馆内还有更先进的120mm迫击炮,但那些优秀的火炮数据,是建立在更先进的制造设备,以及更优质的合金材料基础上。

    以目前潍县兵工厂的技术实力,这款重迫击炮才是最合适的。

    除此之外,布伦式轻机枪也已经开始大量装备,目前每个连只配备了3挺,距离每个连配备9挺,每个班都拥有一挺轻机枪的理想,还有一定的距离。

    不过,丁书言也已经开始更改军队编制,把原先每个班10人,增加到了12人,以适应三三制的班组作战需求,同时,轻机枪和迫击炮紧密配合的三三制班组战术,也已经在全军开始推广。

    军队的基本攻防火力满足了之后,远程压制性炮火也必须要提上日程。

    目前,西大陆各国流行的主力远程压制火炮,是高卢帝国研发的75mm野战炮,俗称75小姐,隔壁的东洋帝国,也已经全面换装了这种类似的火炮。

    于是,丁书言根据前世的数据和性能对比,从科技图书馆中拿出了施耐德M1919型105mm山炮。

    丁书言钟情于这一块火炮,是经过了综合考虑的。

    首先,这款火炮的的有效射程为7850米,最大射程是10000米,虽然山炮的远程射击精度比不上野炮,但105mm的大口径,足以弥补射击精度的一点不足之处。

    其次,这块火炮的放列全重是785kg,比东洋帝国的三八式75mm野炮,还轻了170kg,再加上这款山炮可以分解成8个部分,用骡马驮运,机动能力相当好。

    再一个,那就是考虑到生产制造的问题。

    施耐德M1919型105mm山炮,倍径是178,身管长1155mm,也就是说,炮管相对比较短,更容易制造。

    在抗日时期,各地兵工厂仿制的火炮,包括汉阳兵工厂、晋阳兵工厂、以及网上吹的牛逼的不行了的奉系兵工厂,所造的火炮,包括大口径重炮,基本上都是短管山炮,原因无他,炮管短,容易生产。

    而日军的三八式75mm野炮,倍径是31倍,身管长2325mm,法国的75小姐,倍径是36倍,身管长2721mm,他们的炮管制作难度,都比施耐德M1919型105山炮高很多。

    另外,这两款野炮的重量,也要比施耐德M1919型105mm山炮重很多,也就是说了,机动能力差很多。

    当然,要装备这款武器,也是需要一些准备的,那就是拖曳或驮运这款火炮的骡马,需要精挑细选,精心喂养。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从德国购买的博福斯M1930式75mm山炮,无论射击精度还是射程,都很满意,可就是太重了

    一般的75mm山炮,放列重量都在500公斤到600公斤,而这款博福斯75山炮的放列重量是800公斤,提高射程和精度的代价,就是降低了机动能力。

    其实,运输不是问题,问题是国民党的后勤保障能力太差,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用来运输火炮的骡马,都是民间临时征用的,良莠不齐。

    再一个,老百姓自己养的骡马,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干轻活,不舍得喂养精饲料,骡马普遍瘦弱,运不了这么重的东西,再加上国军作战往往溃败的比较狼狈,行军途中,骡马大量累死。

    不得已,美国人还得用飞机从国内运输军用骡马,支援国军的火炮机动运输。

    从那些历史图片上来看,美国人运送来的骡马,并非是欧美的重型驮马,也是普通的骡马,只不过都是军用骡马,喂养的很强壮。

    也就是说,并不是国内的骡马完全不行,如果挑选优良骡马品种,精心喂养的话,国内的骡马是可以承载的,只不过国军的内部太腐败,拿来主义比较盛行,玩不了这种精细活。

    在丁书言看来,当年老蒋选择德军的75mm火炮,放弃了法国人的这块105mm重型山炮,不但炮火威力弱了很多,机动能力也没有增强,绝对是瞎了眼。

    后来反而是广东节度使大量装备了这款105mm重型山炮,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德国人自己的制式75山炮,放列重量只有433kg,射程只有3500米,中、小口径山炮就是对付步兵的,这才是山炮的正确打开方式。

    施耐德M1919型105mm山炮,射程够远,威力够大,机动能力够好,还相对容易制造,对于潍县兵工厂目前的状况来说,没有比这款火炮更合适的了。

    除了军事装备外,丁书言对于散在各地的预备役士兵,也进行了初步的整编,青州分成了6个府,他就以各府为单位,组建了6个预备役团。

    这些预备役团,除了拥有1个团的现役官兵,用来驻守当地,维持治安外,还轮训了大量的预备役士兵。

    这些预备役士兵都是各地的农民,经过了至少6个月的新兵训练,平时的时候在家务农,一旦遇到战事,就能立刻征召起来,补充到青州军的各个主力旅当中。

    这两年从军校毕业的基层军官和士官,也都大量补充到了各地的预备役,虽然现在青州军看起来只有4个架子旅,但只要丁书言一声令下,就能立刻成为4个满编旅,再努努力的话,甚至能整编成4个主力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