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三国:开局误杀袁术 > 第142章 吕蒙的海战

第142章 吕蒙的海战

    训练开始后,三万虎贲和六百虎卫展现出了惊人的毅力和战斗力。他们携带着新型马料饼和统一制式的装备,在典韦、许褚、赵凡的率领下,一路疾驰。尽管沿途遇到了恶劣的天气和地形条件,但他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斗志,成功完成了整个训练任务。

    在训练中,新型军食和马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马料饼不仅营养丰富、易于储存和携带,而且能够让战马在长途奔袭中保持充沛的体力。而统一制式的装备则让骑兵们在战场上更加协调一致,提高了整体战斗力。

    当消息传到高冲手上的时候,典韦、许褚、赵凡正带着大军从松江一号城堡向新都奔来。他们用了十六天的时间完成了三千九百公里的奔袭任务,战意盎然地回到了新都。用典韦的话说,如果情况特别紧急,他们每日可奔袭五百公里,而虎贲至少还能保持六成战力。这一说法让高冲对民军的战斗力充满了信心。

    高冲认为,虽然五百公里是骑兵奔袭的上限,但在实际情况中,如果遇到紧急状况,每日四百公里的奔袭速度应该是可以实现的。也就是说,在沿途有快速补给的情况下,他可以率领虎贲和虎卫在三十天时间内奔袭支援到蒙州西部一号城堡。这样的速度在当前的这个世界中,无疑是无人能及的。

    这次五千公里的奔袭实战训练不仅检验了新型军食和马料的实战效果,更锻炼了民军的战斗意志和团队协作能力。高冲深知,只有不断改革和创新才能保持军队的战斗力和竞争力。因此,他将继续推动军事改革和创新发展,为国家的繁荣和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正史中:越人的早期文化发展被中原文化所同化长达千年,因此带有强烈的华夏文明的痕迹。完全诞生于中南半岛的原始文明,于公元1世纪左右建国,在中国史籍的记载中称之为扶南国。扶南国的原始居民是肯姆腊人﹐或称高棉(古译吉蔑)人。扶南为古高棉语Bnam(Vnam)的音译﹐意为“圣山”﹐扶南国即山国的意思。又一说扶南乃中国命名﹐意为“扶掖南方”。扶南国本土在湄公河中下游,辖境大致相当于当今柬埔寨全部国土,以及老挝南部、越南南部和泰国东南部一带,扶南国也是第一个出现在中国古代史籍上的东南亚国家。公元1世纪﹐女王柳叶治理扶南﹐后与来自印度的混填结婚并建立起父子相承的“家天下”。公元3世纪,扶南国征服邻近各国﹐又远征马来半岛上十多个古国。扶南国的生产力也有明显发展﹐已有文字﹐人民交纳贡赋﹐国家已经形成。三国时期的公元229年,东吴大将吕岱派人至扶南国,此为该国与中国互通友好之始。此后扶南之国势渐盛,至唐贞观(627~649)初年,扶南国为真腊合并之前,扶南一直是独立国家,且常入贡中国。

    “徐都督!”值班卫士的声音带着几分急促,打断了徐庶审阅文件的专注。他抬头望向卫士,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离岛对面海域疑似有大批扶南国异族武装正在准备渡过海峡,进攻离岛。”卫士迅速而准确地传达了紧急军情。

    徐庶放下手中的笔,眉头紧锁。他早就有预感,中南半岛上的某个国家可能会对洋州产生威胁,但他未曾想到对方会如此迫不及待。洋州的建设任务繁重,他原本打算等一切就绪后再考虑对中南半岛的攻略计划。然而,对方的行动却打乱了他的部署。

    “让吕蒙的巡逻艇编队火速前往离岛海域,务必查明情况!”徐庶果断下令,语气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坚定。他深知,任何对领土的侵犯都不可姑息,洋州的每一寸土地都必须得到守护。

    卫士迅速离去,徐庶则开始思考对策。他清楚,吕蒙的巡逻艇编队是洋州近万里海域的骄傲,装备了远程火炮的蒸汽动力战舰在实力上足以碾压中南半岛的多数国家。然而,他也不能掉以轻心,毕竟战场上的变数太多,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五天后,吕蒙的巡逻艇编队终于抵达了离岛海域。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将巡逻艇的钢铁外壳映照得熠熠生辉。海风轻轻吹过,带来一丝咸湿的气息,也带来了紧张而凝重的气氛。

    远远地,吕蒙的视线中出现了黑压压的船影。那些船只看起来古老而笨重,是扶南国常用的木船,船帆在风中飘扬,上面绣着各种神秘的图腾。它们密密麻麻地排列在海面上,如同一片乌云般压来,显然是中南半岛的敌人。

    吕蒙的心中立刻紧绷起来,他知道这将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虽然他的巡逻艇编队装备了远程火炮和蒸汽动力,但面对数量众多的敌人,他也不能掉以轻心。他迅速下令,巡逻艇编队迅速展开阵型,准备迎战。

    巡逻艇在海浪中起伏,如同一群灵活的鱼群般穿梭在海面上。它们迅速分散开来,形成了一个半圆形的包围圈,将扶南国的木船队伍紧紧包围在其中。每艘巡逻艇都配备了远程火炮,炮口对准了敌人船只的密集区域。

    随着吕蒙的一声令下,火炮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地响起。炮弹如同雨点般落下,在海面上掀起一片片巨大的浪花。扶南国的木船在火炮的打击下迅速陷入了混乱,一些船只被直接击中,瞬间化为碎片;而另一些则受到了强烈的震动,开始在海面上摇摇晃晃。

    吕蒙冷静地观察着战场上的局势,他知道这只是战斗的开始。他迅速调整战术,命令巡逻艇编队进行分散攻击。巡逻艇们迅速散开,从不同的角度向敌人发动攻击。火炮的轰鸣声此起彼伏,海面上火光冲天,硝烟弥漫。

    扶南国的木船队伍在巡逻艇的猛烈打击下逐渐崩溃。它们的船体脆弱,无法抵挡火炮的轰击;而船上的士兵也缺乏训练,无法有效地组织起反击。在巡逻艇编队的围攻下,它们一艘接一艘地沉入海底,成为了这场战斗的牺牲品。

    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扶南国的木船队伍被彻底击溃。海面上漂浮着残破的船只和士兵的尸体,形成了一片血腥而悲惨的景象。吕蒙的巡逻艇编队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成功保卫了离岛的安全。

    徐庶得知消息后,不禁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这场战斗的胜利不仅捍卫了洋州的尊严和领土完整,也为他们争取了更多的时间来准备未来的战争。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洋州将会更加强大,成为这片海域的霸主!

    徐庶站在高楼的窗边,目光深邃地凝视着远方。刚刚收到吕蒙舰队在离岛海域全胜的消息,他的心情并未因此放松,反而更加凝重。他深知,与扶南国的冲突只是开始,接下来将是一场漫长而艰难的斗争。

    徐庶缓缓转过身,对着身边的侍从吩咐道:“速传我的命令,命令胡老八即刻组织六万人马,务必在三天内跨过海峡,在对岸设立六座防御性城堡。这些城堡要坚固可靠,能够抵御敌人的猛烈攻击。”

    侍从恭敬地应下,转身离去。徐庶继续沉思,他知道这次行动的重要性。如果能够在对岸建立稳固的阵地,不仅可以有效遏制扶南国的进攻,还能为后续的战略部署提供有力支撑。

    “告诉胡老八,”徐庶补充道,“给我顶住了!整个离岛、坎岛都要全力应对扶南国的可能进攻,但切记不要深入太深,守住海边就可以了。我们的目标是控制海岸线,而不是与敌人进行无休止的陆地战。”

    侍从点头称是,再次离去。徐庶的目光再次投向远方,心中充满了坚定和决心。他知道,这次行动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洋州的未来命运。

    与此同时,吕蒙舰队的消息也传到了徐庶这里。吕蒙的巡逻艇编队成功地击败了扶南国的木船队伍,保卫了离岛的安全。徐庶听后不禁点头赞赏,他知道吕蒙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将领。

    “命令吕蒙舰队常驻马六甲,”徐庶对侍从说道,“随时准备炮火支援胡老八。我们要确保对岸的阵地安全无虞,同时也要将扶南国的势力控制在海岸线十公里以外的大陆上。”

    侍从再次应下,迅速离去传达命令。徐庶站在窗边,目光坚定地望着远方。他知道,这场斗争才刚刚开始,他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才能确保洋州的未来。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胡老八迅速组织起六万人马,准备渡过海峡。他们在岸边搭建起临时营地,进行战前训练和准备。同时,徐庶也调集了大量的物资和军械,支援胡老八的行动。

    终于,在准备充分之后,胡老八率领着六万人马渡过海峡,成功登陆对岸。他们迅速行动起来,按照徐庶的命令设立起六座防御性城堡。这些城堡坚固可靠,能够抵御敌人的猛烈攻击。

    与此同时,吕蒙舰队也常驻在马六甲海域,随时准备炮火支援胡老八。他们密切监视着对岸的局势,确保一旦有敌人靠近就立即发动攻击。

    在徐庶的精心策划和指挥下,洋州成功地在对岸建立了稳固的阵地。他们成功地将扶南国的势力控制在海岸线十公里以外的大陆上,为后续的战略部署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徐庶并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他知道,与扶南国的斗争才刚刚开始。他将继续密切关注局势的发展,做好万全的准备,确保洋州的未来安全无虞。

    这些情报以雷霆万钧之势传回了新都,城内的气氛顿时紧张而肃穆。新都作为洋州的政治和军事中心,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整个地区的命运。高冲,这位深思熟虑、果断坚毅的统帅,在收到这些情报后,迅速召集了众将和谋士,仔细研究了整体战局。

    经过连夜的分析和讨论,高冲终于做出了决定。他深知,胶州和扶南国的战事已经到了关键的转折点,必须采取果断的措施来确保胜利。于是,他下令:“命令诸葛亮加快解决胶州的步伐,统一负责胶州、扶南国战事,洋州预备役、吕蒙舰队暂归诸葛亮统一辖制,洋州提供后勤保障。”

    命令下达后,整个新都都为之震动。诸葛亮,这位年仅十六岁的少年,却已经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决心。他接到高冲的命令后,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激动。他知道,这是老师对他的信任和期望,也是自己展示才华、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

    于是,诸葛亮立即召集了手下的将领刘越、陈武、潘璋等人,以及五万大军。他站在地图前,目光如炬,详细分析了胶州和扶南国的局势。他深知,要想在这场战争中取得胜利,必须有一个周密的计划和精确的指挥。

    诸葛亮端坐在营帐之中,烛光映照着他年轻而坚定的脸庞。他手中握着一份详细的胶州地图,目光深邃而锐利,仿佛能洞察战场上的每一个细节。

    他首先看向了地图上的九真郡和日南郡,这两个地方是胶州的重要据点,也是扶南国在胶州的重要支撑点。诸葛亮深知,只有迅速攻下这两个郡,才能有效地切断扶南国在胶州的后援和补给线,使其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于是,他迅速下令,让刘越率领一支精锐部队,直扑九真郡和日南郡。刘越是诸葛亮手下的一员猛将,勇猛善战,且对诸葛亮的战略意图理解得十分透彻。他接到命令后,立即点齐兵马,准备出发。

    在出发前,诸葛亮亲自为刘越详细讲解了作战计划。他告诉刘越,此次行动要迅速而果断,务必在敌人反应过来之前攻下这两个郡。同时,他还强调了保密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刘越的部队在行军过程中要隐蔽行踪,避免被敌人发现。

    为了确保行动的成功,诸葛亮还命令陈武和潘璋分别率领部队,在九真郡和日南郡的周边地区设下伏兵。这些伏兵的任务是监视敌人的动向,一旦发现敌人有增援的迹象,就立即发动攻击,拖延敌人的行动时间。

    陈武和潘璋都是诸葛亮麾下的得力干将,他们深知诸葛亮的战略意图和作战计划的重要性。接到命令后,他们立即组织部队,挑选出精干的士兵,准备执行这一重要任务。

    在布置完这些任务后,诸葛亮并没有放松警惕。他深知战争的残酷和不确定性,因此他要求全军上下都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和准备状态。他亲自巡视了军营的每个角落,确保每个士兵都清楚自己的任务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