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小官之子科举日常 > 第1章 女穿男

第1章 女穿男

    建元六年,宣化府,大陵县,大陵村。

    5岁的林贺正在学堂学写字,大大的木板上,林贺拿笔沾着水在照着书描字,瘦弱的身板挺得直直的,显得十分认真。

    “贺哥儿,贺哥儿,你爹考上童生了!”

    “贺哥儿,你爹成童生老爷了!”

    “贺哥儿!”

    窗外,几个穿着无袖褂子,脑袋剃的光秃秃的的小孩兴奋的喊着,边喊边跑过来。

    村里出了一个童生,这是大事!

    孩子们也赶着来给林贺道贺。

    林贺是胎穿的,上一世她是个卷王,熬夜写完ppt还没吃饭就嗝屁了。

    刚穿过来的时候,林贺欲哭无泪,她竟然穿成了一个男的。

    刚出生嗷嗷大哭的她听着大人们高兴的说“是个小子,是个小子”的时候,林贺哭的更大声了。

    林贺上辈子是个文科生,大学选了历史专业,成绩很不错,涉猎很广,也算是博古通今那一卦的,可林贺从来没听说过大齐这个朝代。

    经过几年的摸索,林贺才知道这个时空从秦末就走向了另一条路。刘邦并没有称帝,而是一个叫魏铁锁的人结束了秦末的混战,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帝国,之后历经千年,直到林贺出生前,农民起义的领袖齐吉士统一了全国,建立了大齐。

    林贺此刻听说他爹考上童生了,也是有喜无惊。从出生起,他就看着他爹林伯英每天三更灯火五更鸡,日日勤耕不辍,府试能通过是正常的,林贺对这个有信心,现在就看院试了。

    只要院试通过,他爹就是秀才了,成为秀才就能有免役特权,家里收入也能多些。

    对一个农家子来说,日日苦读考上童生就很不错了,没有一个好的老师,自己在家琢磨一辈子也很难考上秀才、举人,更不用说进士了。

    林贺家里条件很差,林贺他爷爷老林头年轻的时候,各地都有战乱,老林头家里死的就剩下老林头自己一个人,还差点被抓了壮丁。年纪轻轻的老林就跟着逃荒的队伍跑到了宣化府。

    后来就在大陵县定居了下来。一开始老林在一家布庄做小工,熬了十几年才出师做了个账房。后来又一点点攒下家业,娶了大陵村的李氏,之后就定居在了大陵村。

    林伯英是老林的独子,老林也是穷怕了,一心想让儿子读书考举,因此一家子节衣缩食的供林父读书,家里就过得紧巴巴的。

    一家子的生计全靠老林当账房的月钱,李氏和林贺他娘郑杰种地的收成也刚够嚼用。

    穿越过来五年,林贺实在是被吃伤了。每天都是粗粮,不是粟米就是菜粥,里面还没几滴油,林贺感觉和上辈子看短视频里面的猪食差不多,可能还没有那个营养丰富。

    林贺他爹林伯英今年20了,从没下过地,地里的活单看林贺奶奶李氏和他娘郑杰。

    除了一家子的吃喝,还要付他爹的束脩。

    因此一家子吃的很是简朴。

    这对于上辈子独爱大荤的林贺来说,是最大的折磨。

    还好,只要自家老爹考上了秀才,他的好日子就来了。

    林贺没着急回家,在学堂里把剩下的几页字临摹完,才慢悠悠地收拾东西回家。

    穿越过来,林贺最大地感觉就是慢,时间过得特别慢,每天练完字,念完书,林贺一路晃晃悠悠地回家,回家后还可以喂喂鸡鸭,天色才会暗下来,日复一日,日子没有任何变数。

    林贺是在大陵村的族学读书,说是族学,其实也只是个草台班子。

    整个族学也找不出10本书,就几本三字经和千字文被几代的学生都翻包浆了。

    族学是大陵村唯一的秀才公黄秀才出资举办的,不过至今也只有10来个学生,老师只负责教一些简单的字,学生们学了拿笔沾水在木板上写。

    这对于上辈子的卷到985念大学的林贺来说是小菜一碟,不过他还是学的很认真。

    一方面是这个时代的字还是繁体字,林贺对有些字不太熟悉。另一方面是,林贺上辈子虽然学习好,但是写的字和狗爬的一样。

    上辈子字不好影响不大,这辈子字不好那科举就无望了。

    现在考科举要求写的是馆阁体,因此林贺一日不敢懈怠,而且他也不敢懈怠。

    这辈子的爹娘都是虎爸虎妈,如果林贺稍微有懈怠,林母会用狮吼功配合竹笋炒肉让林贺长长记性,而林父,新任的童生,则会发挥读书人的长处,引经据典,叨叨个三天三夜让林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林贺有时候觉得林父作为一个读书人挺开明的,没有刻板印象中的古代读书人的迂腐。

    比如,林父虽然没时间下地,但是也一有空就做做家务,就算读书的间隙,也要边背书边干活。家里砍柴、挑水之类的重活都是林父干的。

    就连喂鸡鸭也是林贺过了5岁生日才从他爹手中接下了这项重任。这对于林贺来说并不是一个负担,反而还是一个娱乐活动,要不然,古代的生活更无聊。

    此外,林父也十分体贴家里的女人,家里的两个女人都是性格泼辣的主,但林父就是有本事将两个女人哄得服服帖帖的,家里一点也没有婆媳关系问题,这一点林贺特别羡慕。

    林父唯一的缺点就是,每当林贺对读书一事稍有懈怠,林父就会发挥它那读书人的三寸不烂之舌,从悬梁刺股谈到凿壁偷光,从读书举业谈到家族振兴,从个人抱负谈到家国情怀,从古代先贤谈到当代大儒,谈的林贺头昏眼晕,昏昏欲睡,再猛地一拍桌子,瞪大双眼,厉声警告林贺“再要如此不务正业,小心家法伺候”,这个时候林母已经拿着笤帚磨刀霍霍地盯着林贺了。

    天可怜见,林贺这辈子在读书一事上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就看目前,他的进度已经远超同龄的小朋友了。像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林贺早就倒背如流,《琼林幼学》林贺也看得差不多了,现在在看《声律启蒙》。

    托上辈子是历史系学生的福,林贺对繁体字还是认识不少的,上辈子有段时间他把输入法改成繁体字,就是为了逼自己认识繁体字。

    因此这辈子,除了一两个和上辈子繁体字长得不一样的字之外,林贺大部分书自己还是能认识的。

    就因为这样,林贺才觉得现在不用着急,只把字练好即可。林贺也不敢把自己会这些东西表现出来,只是跟着学堂的老师学三百千,因为他深知自己不是天才,也不想承担天才的压力。简单的古代儿童启蒙书他能自学读懂,可是到了后面学四书五经他还能跟上吗?

    所以林贺没有告诉任何人,只是自己偷偷地看林父的书。反正以林父的水平,现在也不看这些启蒙书,像《琼林幼学》《声律启蒙》这两本书,林父把他收在箱子里,平时林父在县城的书院,家里更没人动林父的书,箱子里少了两本家里书其他人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