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小官之子科举日常 > 第148章 赵树堂

第148章 赵树堂

    第二天,林贺终于见到了赵树堂赵大人。

    赵大人看着十分精神,面色红润,身材微胖,看着精气神十足。

    见了林贺,赵大人笑眯眯的,一点儿没有一方大员的威严之感,反而像个长辈一样看着林贺的眼神里满是欣赏。

    就是个子有点低,要看着林贺还得仰着一点头。

    “林大人真是一表人才,仪表堂堂啊。”赵大人问了问林贺的身高,拍手称赞。

    林贺:

    林贺在衙门里坐了好几天,也不见什么动静。

    衙门里的官吏也是,每天似乎都没什么事情,每天按时点卯,就开始磨洋工,有的煮茶,有的聚在一团小声说话。

    林贺计算了一下,每人每天的工作时间还不足两个时辰。

    这比在翰林院还要清闲吧。

    林贺自己先是闲不住了,既然他是主管粮运和农田水利,林贺就叫下属把往年的旧档取了出来。

    自己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因此林贺想着多了解一些情况,免得遇上事情自己不懂。

    林贺先看的是往年的粮食种收情况,云州更靠北一些,种得大多是麦子,还有一些高粱。

    林贺简单翻看了一下,这几年收成不错,没什么大灾,百姓的生活还算是过得去。

    林贺又把鱼鳞图册拿出来看了看,这几份图册,竟然变化并不多。

    林贺有些疑惑,这些年来,朝廷鼓励垦荒,按理来说农田应该更多才是。

    而且,林贺不信这些年没有土地兼并的现象。

    倒是各地都新建了一些水利设施,算是赵大人的政绩了。

    索性无事,林贺就把自己埋在历年的旧档中,看遍了这几年的各种书册,结合大有打听来的消息,对云州也有了一番了解。

    总的来说,赵大人的治下还是不错的,这几年云州也算是风平浪静。

    只不过,照林贺来看,赵大人奉行的大概是黄老那一派的,主打一个无为而治。

    这些年云州只顾平平淡淡过日子,于软件硬件上都几乎没什么发展。

    林贺总算知道了,怪不得云州城看起来灰扑扑的。

    现在的城墙还是五十多年前修建的,历经战乱,小修小补之后,赵大人上任以来,几乎没有修缮过。

    更别说修建一些水利设施,或是鼓励发展了。

    在赵大人的带领之下,整个云州的官吏也踏入了一种躺平式的养老生活。

    林贺这些日子日日泡在衙门,也没见赵大人出现过几次。

    这让卷了二十来年的林贺十分的不习惯,他想做一些什么。

    但是想想,云州在赵大人的治理之下,虽然名声不显,但是百姓好歹是能吃饱饭的。

    这一点在林贺看到满满当当的粮仓之后得到了印证。

    据林贺了解,云州是没有别的苛捐杂税的,赵大人也看不上别人贿赂他的小钱,所以并没有什么欺压良善等不法之事出现。

    这样想想,云州百姓生活的幸福度挺高的,只要不遇上天灾,他们就能安定生活。

    怪不得,胡总督说赵大人官声不错呢。

    林贺也歇了在这方面搞事情的想法,还是先按胡大人说的,看看学子们吧。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云州没有举人,林贺就把几个住着近的秀才叫了过来,专门在家中设宴招待。

    衙门里的众人都说林通判平易近人,关心读书人。

    林贺笑了笑,不和这些秀才细聊,他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啊!

    林贺翻了翻名录,又问了熟悉本地情况的老吏,叫了几个人过来。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秀才们也都有自己的交际圈子,林贺叫来的这几个都是各个圈子的领头人。

    怎么分圈子呢?大概是这样,农家子弟考上来的秀才一类,世家子弟一类,还有一类就是普通的地主富农。

    也就是这几种了。

    林贺把姿态放得很谦虚,对这些秀才也以礼相待,和他们同坐一桌吃饭。

    可这饭越吃,林贺心里越梗得慌!

    也不用分类了,这些人实在是一丘之貉!

    林贺气汹汹地甩手回后院了。

    林贺还没见过这样一群人,都人到中年了还看不清自己是几斤几两。

    林贺给他们上了酒,没想到酒过三巡,这些人就放肆了起来。

    都是一副恃才傲物的样子,把自己乡试不成的原因都骂到了别人身上。

    见了乡墨,就说乡墨不通,见了会墨,就说会墨不通。骂完了房官骂主考官,要不就是骂学院。

    总之他们自己的才学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只是别人有眼不识金镶玉,埋没了他们。

    林贺都被气笑了,埋没了一人说不定有可能,埋没了一州的文人,那就是整个州都出了问题。

    林贺没给他们留面子,出了个题考了考他们就露怯了,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

    见林贺发火了,几人这才清醒过来,面前的是朝廷的正六品通判大人,而不是和他们一桌喝酒发牢骚的狐朋狗友。

    林贺让大有把这群人轰了出去。

    他得想想什么法子整顿整顿了。

    不过,在此之前,他得先问过赵大人的意见,毕竟,自己只是个二把手。

    赵大人面前,林贺如此这般的说了一通,重点说了学风的问题。

    学风不改,这些人一辈子也成不了才。

    赵大人的眼睛就亮了,他没读过几本正经书,对这些读书人历来都是捧着的。

    州学的银子也拨的足足的。

    可就是这么好吃好喝的供着,这多少年了,也没出一个举人。

    虽然自己没想靠着这个功绩升官吧,但是时间长了也就感觉有点浪费银子了,简而言之,他就是觉得这笔买卖有点亏了。

    这位探花郎既然想要在这上面做文章,他何乐而不为呢?

    人家一家能出两个进士,肯定是在读书上有自己的心得的。

    要不要把自己的几个儿子也带过去让教育教育呢?

    尤其是老二,读了那么多年书,连秀才都没考上,快成了书呆子了,赵大人看着林贺告退离去的背影,在内心思考着这件事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