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去大明扶贫 > 第217章 预备队全部出动

第217章 预备队全部出动

    防守明军后方的是盛宣步兵第二团的一个步兵营。

    这是一支在战斗中临时组建的部队,装备比较差,缺少迅雷铳之类的远射武器。好在连级骨干多是辽东军出身,士兵大多是敢于硬刚蒙古骑兵的河西步兵,战斗意志十分顽强。

    步兵营的工事由一处废弃的城堡改建而成,地势十分险要,城堡外边还立了两道木栅,挖了一道五米宽的壕沟。

    半个时辰后,在密集的箭雨保护下,阿哈马大军迅速推倒了破城堡附近的木栅,顺便填平了壕沟,做好大队骑兵冲锋的准备。

    与此同时,阿哈马还组织了八百人的敢死队,脱下甲胄,利用骑兵吸引明军注意力之机,从侧面爬进了明军防守的破城堡。

    只见这些敢死队高举波斯弯刀,对着明军步兵就是一通横劈竖砍,好不痛快。

    明军营长李长胜原是河西步兵一个千户,带领一连步兵迅速迎了上去,几乎全部战死。辽东军出身的连长,锡伯王的侄儿朱大同临危不乱,率领残余兵力退缩在城堡一角,与对方苦苦周旋,尽量迟滞敌军的进攻步伐。

    阿哈马仿佛看到明军后方的营帐里堆满了金银财宝,马鞭一挥,其余人马一拥而上。

    “叭、叭、叭……”

    眼看大军就要彻底摧垮明军在乌拉泊以东的防线,阿哈马突然听到明军那边响起一阵急促而奇怪的号声,随之就是千军万马的阵阵铁蹄声。

    他放眼望去,在那千军万马前面,红旗漫卷,气势如虹。这时他心里不由打了个寒颤,仿佛看到了世界末日一般。

    朱大同等坚守破城堡里的明军守军也听到了这冲锋号声,士气大振。辽王终于出动了他的预备队。

    不一会,关西伯俞靖和神枪手养余带领八百背嵬军冲进帖木儿军刚刚突破的城堡内,远射近砍。

    只听枪响人落,只见刀起头落,眼看就要占领全堡的五、六百多帖木儿敢死队员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接连栽倒在地,有的是全尸,那是倒于明军马枪的问候,有的是分置两截,那是被明军雪峰刀的杰作,还有一些侥幸被马枪击伤未死的,也被朱大同带人补了一刀,众生平等。

    好一个血腥了得。

    与此同时,不待阿哈马整顿队形迎战,又有两路明军骑兵从城堡脚下呼啸而过。

    辽王不仅出动了预备队,而且是出动了他所有的预备队,分左右两翼开始反击阿哈马。

    火真率骑兵第一团的两个骑兵营和骑兵第二团的一个骑兵营在前,旨在破阵,进一步冲乱对方的阵形。

    耿璇和他的骑兵第三团两个骑兵营和海兰察率领的两营新编胡骑在后,旨在捡漏。

    按照辽王的说法,这是让老兵在前面啃骨头,新兵在后面吃肉,在实战中把新兵训练成不再尿裤子,不再怕杀人的老兵。

    背嵬军消灭入城敌军后,顺势冲出城外,分一左一右支援火真和耿璇。

    在阿哈马侧后方的盛凡也再次调整车兵战术,带领两百车兵骑上骡子,加入了围攻的行列。

    阿哈马的骑兵此时虽然还有一万三千来人,已是忍受了快一天的饥饿、寒冷和疲惫,体温下降迅速,体力消耗到极致,每一阵来自北方的风,都会带走几个人到天堂去见他们的真主。

    阿哈马剩余人马意志也快到了崩溃的边缘。面对明军的冲锋几乎没有招架之力,敢于反抗的骑兵没能看到最后的夕阳。

    跟在阿哈马骑兵后面的一千步兵火枪手见状,干脆把枪一扔,集体投降,真是训练有素,步调一致,配合默契。

    快到黄昏的时候,阿哈马指挥两千重骑兵仗着重甲坚厚,还在作困兽犹斗。

    他本来有五千重骑兵的,有一大半被洪水冲走了,剩下的一半人马具甲,是名副其实的铁骑,刀枪不入,给耿璇和海兰察手下一帮不知深浅的新编胡骑造成不小的伤亡。

    辽王在后面远远望见,吩咐戚祥道:“把迫击炮调过去,一炮一炮地校正射击。”

    实话实说,仓促投入实战的辽东炮兵技术真是不咋的。由于炮弹太少,恨不得一个炮弹掰成两半用,经过几次战斗,他们的进步也不是太快。但是面对两千披着沉重乌龟壳的重甲骑兵,他们还是有信心慢慢提高精准度的,一炮不行就两炮,两炮不行就三炮。

    不到半个时辰,阿哈马的重骑兵在明军的炮轰之下最终崩溃。

    阿哈马被炸伤在地,绝望之余正要挥刀自刎,被养余一枪击中手腕,连人带刀被俘虏了过去。

    乌鲁木齐河一役,明军终于又打了一场畅快淋漓的硬仗,而且还是一个歼灭战。

    帖木儿爱将阿哈马带领的三万二千步骑,除了没有渡河的五千人马侥幸逃出生天之外,其他二万七千人都没能够再回到乌鲁木齐河西岸。

    至于四皇子沙哈鲁方面的损失,刨去充当炮灰的黑火汗和吴纳失里人马,也损失了近四千余步骑。

    他虽未伤筋动骨,也不敢再贸然发动进攻。

    明军损失七百来人,主要是宋瑛在正面抗击沙哈鲁的进攻时损失一百多人,防守乌拉泊东破城堡的步兵营损失营长李长胜以下两百人,新编两营胡骑跟随主力主动出击,用力过猛,遇到阿哈马的重装骑兵,踢到铁板上,损失三百多人。

    明军最大的损失就是,盛凡后来在追杀帖木儿骑兵时身中五箭,由于没有铠甲护身,伤势比较严重。

    相对明军的斩获来说,上述这些损失都在明军的接受范围之内,打出五十比一的伤亡比也令辽王感到很满意。毕竟帖木儿军的装备水平和战斗意志也不是蒙元军队、察合台军队可以比拟的。

    辽王这时分析,帖木儿充其量有三十万骑兵和十万步兵,帖木儿汗国国土幅员辽阔,又四面树敌,到处需要兵力镇守。因此能投入东方战线的应该不会超过十万人。

    所以,他觉得,只要明军不摆出进攻伊犁河谷的架势,依现有明军的实力,还是可以和帖木儿东线军队周旋到明年的。

    也许到了明年,辽东再送几个装备精良的步兵营,再送来几十门大炮,真能把沙哈鲁逼回伊犁河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