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是正统我怕谁 > 第73章 野狐岭关

第73章 野狐岭关

    二月十日,长城九镇之一的宣府镇,野狐岭关。

    炽热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在关隘上。

    青色的砖石在岁月的侵蚀和风雨的洗礼下,依旧散发着雄浑而厚重的气息。

    城墙上,斑驳的痕迹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过往的烽火岁月。

    烽火台高高耸立,宛如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片土地。

    关隘之上,狂风呼啸着穿梭而过,发出阵阵低沉的呜鸣声。

    一名年轻的明军士兵正全神贯注地通过瞭望窗眺望着远方那片广袤无垠的大地。

    他的眼神犀利如鹰,不放过一丝一毫的风吹草动。

    突然,他的目光一凝,远处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些模糊的黑点。

    那是什么?他的心猛地提了起来,一种莫名的不安在心底蔓延。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镇定,随后急忙转身,匆匆跑向自己的长官。

    士兵跑动时,脚步急促而有力,狂风不断地拉扯着士兵的衣角。

    “报!百户爷!远处有情况!” 士兵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

    百户闻言,立刻大步走到瞭望窗前,眯起眼睛仔细观察。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模糊的黑点越来越清晰,渐渐地,他们看清了,原来是一群骑着剽悍战马的蒙古瓦剌骑兵。

    风卷着沙尘在他们周围弥漫,让整个场景显得更加神秘而紧张。

    “该死,这些瓦剌人又想干什么?” 百户低声咒骂了一句,心中涌起一阵警惕。

    他迅速开始估算着对方的人数,可远远地看不太清楚,只能凭借多年的战场经验判断,应该不到一百人。

    但即便如此,他也不敢掉以轻心。

    那名士兵忍不住问道:“百户爷,这些瓦剌人会不会是来攻打我们关隘的呀?我们能守得住吗?”

    说话间,他不自觉地握紧了手中的长枪,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百户瞪了他一眼,严肃地说:“慌什么!我们是大明的军人,不管他们来干什么,我们都要坚守岗位,保卫关隘。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没有守不住的关。”

    此时,关隘上的狂风似乎更加猛烈了,吹得军旗猎猎作响。

    “快!点起狼烟!把这里的情况迅速通报给宣府镇守军!” 百户果断地下达命令,声音沉稳而有力,同时他又派人骑马快速向宣府镇报告这里的情况。

    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一时间,关隘上气氛紧张。

    浓烟在风中升腾,如同一条蜿蜒的巨龙冲向天空,向远方传递着危险的信号。

    与此同时,野狐岭关的一百多名明军士兵纷纷握紧手中的兵器,剑拔弩张,严阵以待。

    他们的眼神坚定,阳光洒在他们冰冷的兵器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有的士兵微微蹲下身子,调整着自己的站姿,以便能在战斗来临时迅速做出反应;有的士兵则不断地扫视着周围,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大约过了一刻钟,那群瓦剌骑兵在距离野狐岭关关口三百步的地方停了下来。

    明军们这才更清楚地看清了对方的情况。

    仔细一瞧,估摸着大约有三四十人。

    狂风依旧在他们之间肆虐,吹得瓦剌人的披风猎猎作响,他们的战马也不安地打着响鼻。

    人群中,有一人骑着一匹高大的战马缓缓地向关口走来。

    随着他的靠近,明军士兵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在距离关口五十步的时候,一名明军士兵大喝一声:“站住!再往前一步,我们就不客气了!” 说着,一支利箭嗖地射在了他的马前,那马突然一惊,扬起前蹄,发出一声嘶鸣。

    马上那人急忙勒住马的缰绳,不由得后退了几步。

    狂风中,那匹马的嘶鸣声显得格外尖锐。

    那人稳了稳心神,站在马上大声说道:“明军的兄弟,我是伟大的蒙古瓦剌大汗也先派来的和平使者苏赫巴鲁。”

    关隘上的明军百户眉头微皱,心中暗自思忖:哼,瓦剌人的使者?他们会有什么好心?莫非是瓦剌人的奸计?我必须小心应付,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他提高声音回应道:“使者有何事?”

    苏赫巴鲁心中也有些忐忑,他知道自己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必须让明军相信他们的诚意。

    他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我此次前来,是带着我们大汗最真挚的和平诚意。我们的大汗深知战争给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他希望能够结束这场纷争,与大明和平共处。我带来了大汗的亲笔书信,这就是我们的诚意。”

    说着,他从怀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封书信,高高举起。

    此时,阳光透过风沙,洒在那封书信上,好似给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明军百户心中一动,但脸上却不露声色,继续思考着:和平诚意?哼,瓦剌人向来狡猾,这其中会不会有诈?不过,若是真的有议和的可能,倒也不失为一件好事。但此事非同小可,我不能轻易做主。

    想到这里,他说道:“议和是好事嘛,不过此时我做不得主。还请使者随我一起前往宣府镇。如何?”

    接着,明军百户又补充道:“你带来的这几十人先留在关外,只允许你一人前去。等确认无误之后再放你的人入关。”

    苏赫巴鲁微微一愣,心中有些犹豫,他看了看身后的同伴,又看了看关隘上严阵以待的明军。

    他咬了咬牙,心想:为了大汗的使命,我只能冒险一试了。

    随后略微思考了一下,回答道:“可以。”

    随后,明军百户便命人带着使者苏赫巴鲁前往宣府镇。

    一路上,狂风依旧呼啸着,沙尘漫天飞舞,他们的身影在这恶劣的环境中显得有些模糊。

    他的心中始终充满了警惕,一只手紧紧地握着腰间的佩刀,时刻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苏赫巴鲁也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心中暗自祈祷一切顺利。

    此时,宣府镇总兵官杨洪已经接到了野狐岭关狼烟传来的敌袭的预警消息。

    他端坐在帐中,面色凝重,目光深邃。

    帐外,狂风猛烈地拍打着帐篷,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他的脑海中飞速地思考着各种可能的情况。

    一个时辰后,野狐岭关百户派来的人也到了,他详细地向杨洪汇报了当时的情况。

    杨洪微微皱眉,问道:“来敌的人数确定看清楚了吗?”

    来人思索了一下,回答道:“大人,当时确实看得不太清楚,但是凭借多年的经验,应该不超过一百人。”

    杨洪用手轻轻敲打着桌面,思忖着:一百人就敢来?看来这不是来打仗的,可他们到底有什么目的呢?我先静观其变吧。

    又过了两个时辰,瓦剌人的使者苏赫巴鲁终于来了。

    杨洪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苏赫巴鲁,问道:“贵使何事?”

    苏赫巴鲁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自己紧张的心情,再次说道:“总兵大人,我是蒙古瓦剌大汗也先派来的和平使者苏赫巴鲁。大汗深知之前的战争给双方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如今我们瓦剌也遭受了重创,大汗真心希望能够与大明议和,恢复和平。这不仅对我们瓦剌有益,对大明也是好事啊。我们愿意放下过去的纷争,共同开创一个和平的未来。”

    杨洪心中不禁泛起了嘀咕:莫非瓦剌人有什么诡计?但他很快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上次在北京城的柳浪庄一战,他就是明军中路的主将,那场战斗的惨烈场景还历历在目。他很清楚,当时瓦剌的大汗也先带领着不到三千人狼狈逃回了草原。看来瓦剌人确实已经被打残了,现在来求和肯定是想得到喘息的机会。

    杨洪沉默了片刻,缓缓说道:“既然贵使带来了诚意,那请贵使在此暂歇息两日,待老夫禀报朝廷后再定夺。”

    苏赫巴鲁心中虽有些不情愿,但也不敢多言,只好拱手退下,心中暗自盘算着这两天该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变数。

    两日后,瓦剌使者议和的消息以两百里加急的方式被送到了北京城。

    兵部尚书于谦得知消息后,微微皱起了眉头,陷入了沉思。

    他深知瓦剌人的反复无常,但此时的议和消息也不能轻视,必须慎重对待。

    内阁首辅曹鼐此时也得到了这个消息。

    他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整理衣冠,前往乾清宫向皇帝朱锐汇报。

    乾清宫外,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斑驳的光影,宫墙在光影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庄严肃穆。

    朱锐正坐在龙椅上,手中拿着奏本,听到曹鼐的汇报后,立刻放下奏本,陷入了沉思。

    他的心中飞快地思考着各种利弊。

    他觉得此时议和也不是坏事,至少也让他有时间处理朝廷内部的一些事,同时也可以让于谦着手增兵的事宜。

    想到这些,他便叫来了礼部尚书胡濙,严肃地说道:“胡爱卿,瓦剌使者议和之事,你去安排接见瓦剌使者的具体事宜,务必慎重处理,不可有丝毫差错。”

    胡濙领命而去,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着相关事宜。

    而在宣府镇,瓦剌使者苏赫巴鲁在等待的这两天里,心中也是忐忑不安。

    他不知道明朝这边最终会做出怎样的决定,只能默默地祈祷议和能够顺利进行。

    杨洪也没有闲着,他一方面加强了关隘的防御,另一方面密切关注着瓦剌使者的一举一动,以防有诈。

    在这紧张的氛围中,所有人都在等待着最终的结果,一场关乎和平与战争的抉择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