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你要改名字?”
“嗯,咱现在也是千户了,朱重八一点儿也不威严,咱想改一个威严的、意义深远的名字。”
“可是这名字是你父母所取……”
“嗨,你不知道,咱们家取名就是生日叠加,咱是八月初八生的,就叫重八,咱大哥是四月初四生的,叫重四。咱爹是五月初四生的,叫五四。咱还有个三哥,不过他入赘了……”
朱重八不知不觉竟然将自己的家庭情况全部说了出来。
“那你要为你的家人改名字吗?”
“等咱发达了吧,给父母兄弟都改个好听的名字。”
“你们家有家谱吗?”
朱重八摇摇头。
“那你可以单开一本家谱了。”
“啊?”
“单开一本家谱,把你的父母、兄弟姐妹都写上去,老朱家从你开始流传,若你功成名就,你就是你们老朱家往后的祖宗,多荣耀的事情啊。”
朱重八不是很懂话题为什么扯到了这里,他只是想改个名字。
丽华也发现自己说多了。她是想到了朱元璋开国以后那些文人使劲儿忽悠他去认朱熹做祖宗,幸亏朱元璋性格坚定,要是朱允炆那样的,早被忽悠瘸了。
但提前树立自尊自爱自强的念头,也是没有错误的。要坚决杜绝朱元璋跟那个满肚子男盗女娼的败类产生任何关系,而且要严厉打击文人对他的追捧。
“那你想改什么名字呢?”丽华把话题转回来。
“霸气的。”
“噗……哈哈哈,什么名字霸气?灭元?毁元?”
“不不不,这些太难听了。有没有文绉绉的,隐晦的那种……”
“璋怎么样?”丽华自然的拉过朱重八的手心,写下一个璋字:“璋者半圭也,是周礼中记载的一种祭祀的礼器,形状尖锐,也是利器。”
“你又姓朱,音同诛灭之诛,不如就做一柄诛灭元朝的利器吧。”
“诛灭元朝的利器,好,那咱就叫朱元璋了。”
朱重八,哦,不,朱元璋这时才反应过来,自己被马姑娘拉手了。
他耳朵瞬间红成了晚霞:“多,多谢马姑娘。”
“这是你自己取的,可不是我想的。”丽华笑着说道。
同时心里想到:“幸亏没说出朱元璋三个字来。”
从那天开始,朱重八就改名叫做朱元璋了。
而被丽华拉过手以后,深觉男女既然已亲(拉手)就可以授受的朱元璋,开始频繁的往丽华身边靠近。
渐渐的,周围的人也看出来了他对丽华的意思。
但也不是每个人都对这俩人的事情表示同意。
反对的最激烈的就是天爵。
虽然丽华跟他说清楚了两个人之间不可能,可天爵却还是没有办法放下。眼见着赵均用不纠缠了,又来了个朱元璋。
天爵很生气,行事很幼稚,三天两头去找朱元璋麻烦。
朱元璋看在他是元帅儿子年纪又小的份上不跟他计较,天爵还得寸进尺起来。
这天,天爵在校场上溜达,看到朱元璋正在训练士兵,自恃武功不错,想要让朱元璋在兵卒面前丢脸面,就过去要跟朱元璋单挑。
朱元璋是真的懒得搭理天爵,可挡不住他自己来找晦气。
“朱元璋,你算个什么东西,也配得上丽……”
天爵华字还没说出口,就被朱元璋一肘击上了下颌,然后他就被迫闭嘴了。
然后就是你来我往的斗殴,虽然天爵被暴打的次数更多一些。
打到两个人都气喘吁吁,朱元璋捞着天爵的脖子,夹着他出了校场。
“你如何针对咱都行,但这件事跟丽华没关系,你这样在校场上口无遮拦,叫丽华怎么做人?”
天爵也知道自己是冲动了,要是他在校场上喊出丽华的名字,就算朱元璋跟丽华没什么,两个人也不得不成亲,否则丽华的名声就全完了。
但他并不领朱元璋的情,气呼呼的走了。
朱元璋也没有立刻去丽华那里邀功,反而两三天没有去找她,直到脸上的伤好的差不多但是一打眼还是能看出受过伤的时候,才去找了丽华。
果然,丽华一见他就问道:“怎么受伤了?”
“没事儿,就是一点小伤,训练的时候不小心弄的。”
“你一个千户,谁敢伤你呀?”
“嘿嘿嘿……”
“说实话!”
“就,就前两天跟郭天爵打了一架……”
“唉……”丽华很无奈:“我替他向你道歉,他这个人就是比较幼稚,你别在意……”
“你,你不用替他道歉,男人之间的问题我们自己解决。”
丽华笑起来:“你们俩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啊?”
朱元璋脸又热了起来,不过他这些时日天天在校场,晒的脸色如酱油,根本看不出红来。
丽华看他这扭捏的样子,心中叹气,这男人自上次口无遮拦之后就再没提过成亲的事情,难不成还要让她主动一回?
“我跟天爵是从小就认识的,他或许是习惯了我身边就只有郭家的几个哥哥,突然多了你这个生人,他还没有接受呢。以后相处的多了,习惯习惯就好了。”
“以后?”
“怎么,你没想过以后?”
“不,不,不,想过的,想过的……”
“那,你是怎么想的?”
“我……、咱……”朱元璋支支吾吾了半天,索性心一横说道:“马姑娘,咱家里情况你也清楚,父母和大哥早都成黄土了,三哥入了赘没了消息,想必已经没了,大姐二姐早都没了。咱虽然姊妹兄弟六个人,可如今就只剩咱一个了。咱书读的也不多,宅子还是前些日子元帅才赏下来的,家里如今缺女主人,不知道马姑娘愿不愿意做这个千户夫人。”
说完以后朱元璋就忐忑的等着答案,然后就听到丽华问出了那个后世十分流行的问题:“你有什么梦想吗?”
“啊?”
“饥荒的时候想吃饱,吃饱的时候想娶妻,娶妻之后想生儿子,有了儿子,多了几亩地就想着要纳个妾,这是不是你们男人都有的梦想?”
朱元璋隔着头巾挠了挠刚刚长出来的发茬,嘿嘿嘿笑了两声:“马姑娘还挺了解咱们。”
“梦想也是随时改变的,境遇不同,想法也就会不同。就像你来濠州时就应该有心理准备的吧,这是一条不归路,要么一路打下去,直到灭掉元朝廷,要么就是被元朝廷剿灭。”
“这咱知道。咱既然来了这里,就做好了跟元朝廷斗下去的准备。元朝廷昏庸无道以至饿殍遍地,前年黄河决堤,从河里挖上来一个石人,上头刻着:‘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果真没两个月各地就纷纷揭竿而起,如今各路起义军攻占的城池有数十个,起义军也数十万,肯定能把元朝廷灭掉。”
“你就没想过成为一路诸侯?然后一统天下、统御万民?”
朱元璋盯着丽华看了一会儿,试图从她脸上看出些什么阴谋,但丽华非常坦然,于是他回答道:“要说没有那是不可能的。就算乞丐,在讨得一顿饱饭的时候都会吹两句若俺当了皇帝怎么怎么样,男人嘛,离了吹牛会死。但真的就是吹牛……你说真实实在在的,一步一步的那么想,咱没想过。”
丽华心下了然,其实大多数帝王一开始也没奔着那天下之主的位子去,甚至有很多都是蛰伏多年,声名不显最后偏偏摘了桂冠,但历史总会将它选择的主角推到舞台中央,给予他运气,让他闪亮发光。
其实每个时代、每个阶层都有它们不为人所知的一些“规矩”。所谓猫有猫道,鼠有鼠道,比如文人想做官,就要找靠山,不是投靠世家就是拜师、联姻,升官亦然,官官相护这四个字真不是凭空就那么出现的。
武夫想为将也不是上个战场打个仗那么简单。尤其是太平年代,武官几乎都是代代相传,是你生下来没有,就一辈子都没有的东西。
这些还算是浅显的规矩,是丽华这种从前世穿过来的“小白”多想一想就能明白的,还有很多是她从未接触过也永远不会明白的。
一个不懂这个世界的暗规则的人,要么最终学会且同流合污,要么学不会彻底失败,想要坚守自己的底线获得成功是很难的事情。
但好就好在,朱元璋也不懂。
作为历史上唯一一个“纯草根”登基的大一统皇帝,虽然历史上他肯定是懂了且会利用这些暗规则的,但此时朱元璋对那些规则是真的不懂,而且厌恶那些勾心斗角。
丽华心里那些在旁人看来或许是异想天开的、幼稚的、难以实现的想法,或许可以获得朱元璋的认同。而通过这些“新颖”的做法,说不准真的可以打破那些自古以来不为普通人所知的暗规则,打造一个简单、清明、公平、公正的世界。
“能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比空谈梦想要强得多。”丽华称赞道。
朱元璋放松了下来,看来马姑娘对他的回答很满意。
他对自己的信心又多了几分。
朱元璋对自己的认知还是十分清晰的。
穷,很穷,非常穷。
来濠州之前除了一身破衣烂衫啥也没有。
家里的桌椅板凳一应物品,还都是最近升了千户才置办的。
哦,就连这个千户也是托了马姑娘的福才混上的。
要不是她问他敢不敢冒险,又给了地图,凭他一个人哪里能那么容易的就带着汤和、徐达就冲进去了呢?
他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可能就是这一颗心了。
可他理智的认为,感情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是不足以让人信任的。
马姑娘对他的想法产生了一丝认同,反倒叫他觉得有了希望。
他们想法相同,那他就奔着那想法努力,甚至马姑娘想要的,他都努力做到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