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等人在杨毅这待了几天后,便欲返回颖阴。杨毅因担心众人安全,便命李虎带人一路护送,将众人安全送回了颖阴
这天,杨毅正在槐花里同众人操练,福伯突然从下邑跑了过来,气喘吁吁的道:“公子!公子!县君召你有要事相商,家主命我前来召你回去!”
“福伯,可知县君召我有何事?”杨毅很是诧异,自己好像也没去求过曹博什么事,示意众人继续操练,自己则与福伯走到一边,说道。
“家主未说,但想来是好事,当时家主命我前来寻你时,脸上满是笑容。”福伯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笑着对杨毅说道。
杨毅想了又想,也没想到曹博召自己是为何事,只得作罢,反正回去见过了自然清楚,便跟随福伯返回下邑。
回到下邑的杨毅正准备去见曹博,福伯却突然拉住了杨毅,“公子,你就打算这般前去?”
杨毅打量了下自身,一身粗布麻衣,还满是尘土,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在里中同众人相处久了,你这不说,我险些没注意到,那便先回家洗漱一番,我再前去面见县君。”杨毅现在算是体会到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细节方面还是福伯颇能注意到。
杨毅回家洗漱一番,换上袍服,裹上帻巾,便乘车马前往县廷面见曹博
很快,杨毅在县吏的带领下,便见到了正与鲁维议事的曹博。
“县君,杨公子已带到,”带杨毅进来的那名县吏向曹博禀告道。
曹博先是让那人下去,然后打量了杨毅几眼,“不错,即已及冠,便不能再如往日一般衣着随便,肆意妄为了。”
杨毅知道曹博是在点自己,已经成年了还整天和一群乡野少年一样舞刀弄枪,不敢顶嘴,只得应下。
“不知县君召我前来,所为何事?”杨毅开门见山的问道,对于这,他是颇为好奇。
“你可还记得去年剿灭刘大疤子三匪时,我与你定下的承诺?”
杨毅想了想,这才想起来,当时曹博许诺,等他及冠以后,为他谋取西乡有秩一职。
“县君说的可是为我向国相表奏,谋取一官半职之事?”
“正是,我观你整日待在槐花里与一帮少年厮混。想到你正好已及冠成年,去岁又与你定下约定,于是便想请奏孔国相,为你谋县中主记一职,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曹博早已视杨毅为自家子侄,见其整日与一帮半大小子为伍,内心颇为担忧,又想到了去年定下的约定,便干脆为他谋取此职,也算是个约束。
主记,掌管一县文书与档案,杨毅也很是清楚,所以听到曹博这话,与自己心中预想的不一样,便开口道:
“县君,我欲前往乡里,保一乡安宁,不知可否为我谋取西乡蔷夫一职?”
整个下邑县域共有五乡,分别是东乡、南乡、西乡、北乡、都乡,以各自在下邑的方位命名,西乡在五乡中已算是大乡了,足有三千余户,槐花里便属于西乡辖地。
曹博很是诧异,县中做事远远比在乡里要安逸得多,主记一职,说实在的,就是一闲职,在他料想中,杨毅应该是欣然应下,而不是向现在这般拒绝。
“你可想清楚了?县中做事有着更多便利,于你往后发展也有益处。”曹博语重心长地说道。
“劳烦县君请奏,我已考虑清楚,”要是没有太平道这事,杨毅估计也是接受了。但是,现在谁更能掌握兵权,谁便有着先天优势,杨毅也想取王超而代之,但颇为不现实,只得退而求其次。
“你既然已有了打算,那我便为你表功了,”曹博见杨毅主意已定,也不再多说,直接应下了。
其实以杨毅的功劳,前往睢阳谋个一官半职也不为过,此事曹博也向杨贺提起过,不过被杨贺婉拒了,太平道即将起事,杨毅留在身边自己才颇为放心。
此事事后杨贺也曾说与杨毅知晓,杨毅也是颇为赞同,如果时间还能缓个两年,他肯定是很乐意的,但现在时间已经不多,前去睢阳,一时半会也立不住脚,还不如就留在下邑。
“县君若没其他事,那我便退下了”杨毅见曹博这也没什么事要吩咐了,当即准备开溜。
“你且退去罢,近几日就待在城中,莫要乱跑,等我召你前来去任免文书。”曹博看杨毅这模样,估计也不想再待下去,于是便下令让其离开了
几日之后,任免杨毅为西乡蔷夫的文书很快便传到了他的手中,原先的西乡蔷夫名叫郭开,已被曹博拜为了门下贼曹,也是颇为感激杨毅。
西乡蔷夫的乡寺设在安定里中,这个里为整个西乡最大的里,约有一千余人,位于杨毅往日常住的槐花里东南方向约二十里处。
杨毅此番前往安定里,只带了李虎随行左右,其余人等皆没带上
一个县域范围还是颇大,杨毅这些年除了几处常去的地方,其实对各地也不是很熟悉,就如这安定里,杨毅便从未来过。
远远的杨毅便见到乡寺门前约有几十号人站立着,为首之人约莫五十多岁,穿着一身儒士服,头戴竹冠,面容枯瘦,想来便是西乡三老黄耿。
又有一人虽不过七尺三寸,但颇为壮硕,双手自然下垂放于腰身两侧,正是西乡游徼王宗。其后左右立着两名佐吏,身穿黑色吏服,右手持戟,左手按压在刀柄上。
另有两少年手持笤帚在侧相伴,后面人等皆做观望状。
随着杨毅和李虎的走近,那两拿着笤帚的少年连忙在前虚做扫地之状,意为上官前来,需扫榻相迎。
又有黄耿与王宗带着众人上前拜道:“三老黄耿(游徼王宗)携西乡众人拜见有轶。”
大乡乡长被称为有轶蔷夫,需由郡守国相任免,小乡乡长被称为无轶蔷夫,可由县君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