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汉末争霸纪实录 > 第98章 群策群力

第98章 群策群力

    孙坚来到朱儁营帐时,包括杨毅在内,众人皆在等着孙坚的消息。

    “文台,情况如何?”

    眼见孙坚湿漉漉的走进帐来,朱儁顾不得其他,连忙迎了上去。

    “禀中郎将,经过我等探查,水门处位于水底深处的原木已经腐朽,我等轻而易举之间,便割裂出了一道能容七八人通过的洞口。”

    “哈哈,真乃天助我也!文台,就此入座,我等商议一番,如何布局破敌。”

    从杨毅前来献计,再到安排孙坚去一探水门,朱儁皆在思考着一个问题。

    那便是,调虎离山与潜龙渡渊二计,皆不冲突,既然如此,为何不能一同用上呢?

    这样一来,攻破宛城的把握便要更加增添几分。心中思虑定后,朱儁便又将众将召了回来,将心中打算道了出来。包括杨毅在内,皆以为可行。

    于是,才有了孙坚往北侧水门一探,而不是探更近一步的南侧水门。

    就在这时,秦颉突然发声:

    “文台,你等割裂出来的洞口,隐蔽性如何?”

    孙坚一愣,虽不懂秦颉问此话有何深意,但对方为南阳太守,由不得他不妥善对待。

    “禀秦太守,坚所割裂洞穴,位于水下一丈处,想来一时半会,城内贼人不会发现。”

    “如此就好、如此就好~”

    秦颉颇为满意,而其余众人皆有些摸不着头脑,疑惑不已。

    位于朱儁右侧的徐璆,替众人问出了心中疑惑。

    “初起,你此话有何深意乎?”

    秦颉年龄虽比徐璆要小上两岁,却要更显老态,轻拂自己那一撮胡须,笑着缓缓开口。

    “这段时间,我亦有在思索破城之策。及至今日,谦牧前来献上二计后不久,我回营见手下甲士正在埋锅造饭,心中便突然想起了昔日孙膑为迷惑庞涓,所使用的减灶之计。”

    “减灶之计!”

    在场众人大多都读过兵法,孙膑为了击败庞涓,施展的减灶之计,更是兵法中的典型案例,所以颇为熟悉。

    而减灶之计,正是疑兵之计的一种体现,杨毅当年攻打芒砀山刘大疤子时,便曾使用过。触类旁通之下,瞬息之间便明白了秦颉心中所想,当即便脱口而出。

    “莫非,秦太守之意是让我等故布疑兵,以使城中赵弘等贼,日见我等营寨兵马来投,心生恐惧,故而集中兵马于小城。再趁着大城空虚,遣奇兵攻之?”

    “谦牧懂我,正是此计!在我看来,谦牧之前两计,对于攻下宛城,可有五成把握,再添此计,想来不下七成。”

    对于杨毅的反应,秦颉颇为满意,心中暗叹:不愧是卢子干高徒,确是有真材实料。

    “哈哈”

    就在这时,徐璆突然发笑,惹得众人频频侧目。

    朱儁问道:

    “孟玉何故发笑?”

    徐璆止住哭笑不停的神情,断断续续地说出:

    “公~公伟,非~非是我有意发笑。实乃今日诸君举动,令我想起‘西道孔子’之言: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

    今日看来,我等又何其相似哉?”

    众人皆是有些懵逼,唯有张超上前答话:

    “徐公所言的‘西道孔子’,莫非是前汉时历经三朝的扬子云乎?”

    见众人还是有些懵,无奈之下,张超只得为众人科普一番。

    扬子云,即扬雄,因其学识渊博,被世人冠以‘西道孔子’之称,乃继孔孟后,又一儒家大成者。

    为西汉著名经学家,其仿照《论语》写出了《法言》一书,而前面徐璆提到的“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一句,便是出自其中的重黎篇。

    昔日楚汉相争时,项羽身败,痛呼天命不在其身。而扬雄此话,便是点出:

    项羽之败,不在天命,而是必然。

    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能得天下,便是因为能够听取众将的建议,并且在原有计策的基础上,众人不断添砖添瓦,完善计策,使得局面越来越好。

    而项羽却行事鲁莽,一意孤行,所以最后才会败亡。

    直到张超说完,众人这才了然。

    朱儁随即笑了笑,面向帐内诸将,语气颇为畅快。

    “看来我等今日之举,倒是颇合圣人之言,此乃天命在你我,来日必能一举攻克宛城!”

    “哈哈”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高兴不已。你看,圣人都这样说我们了,那看来我们这样干,已经有了天利,不成也是不可能了。

    此情此景,杨毅倒要看得更为长远。群策群力,确实在很多时候能解决掉大多麻烦,心中也愈发坚定了往后夺下一片基业,便要建立一处专门负责出谋划策的军机处,处理军事。

    众人定下了计策来,接下来便是要好好依照计策,开始行动了。

    第二天开始,朱儁便命令手下辅兵出去营寨,砍伐树木,再拖回营中,扩大营寨规模。

    又命手下兵士在夜间悄悄撤离营寨,等到白天,按不同时间段从营寨后方归营,闹出的动静颇大,但又不至于让城内的赵弘等人看出破绽。

    除此之外,朱儁还命人根据每日回到营寨中的人马数量,增加营灶。

    这些时日以来,赵弘等人也是颇不好过,虽然凭借城池坚固,易守难攻的便利,挡住朱儁等人不成问题。但是,就怕时间久了,城中因粮食等事,生出动乱。

    这日,赵弘为了发泄心中愤懑,刚刚揽了两名美妾进入房门,才不过刻余,门外便传来韩忠的大嗓门。

    “渠帅!渠帅!大事不好了!”

    吓得他一激灵,瞬间萎了下去,半天不能抬起,至于以后,还能否有用,更是一个未知。

    心中怒气腾腾往上涨,穿上衣物,走出门去,对着韩忠就是一脚,直接将韩忠踹得滚下台阶,翻滚了几圈。

    “汝母婢!不知我正在行事吗?如此大喊大叫,吓我一跳,往后若不好用了,必拿你好看!”

    韩忠只得咽下这口气,毕竟自己确实是打扰了赵弘的好事。

    “渠帅,城外朱儁营寨有异动,所以我才会这般慌张。”

    听到这话,赵弘也来不及责怪韩忠,这可是事关自己小命的事,比那点床笫之事,可是要重要许多。

    赵弘随着韩忠来到小城,便见朱儁营寨后方时不时有数百甲士赶来,进入营寨。

    “这是今日第几回了?”

    韩忠如实回答:

    “第六回,想来朱儁营寨又增兵不下千余。”

    赵弘一时默默不语,就立在城头,等到傍晚,只见朱儁营中炊烟比起往日,多了不少,心中大慌起来。

    “韩将军,你且守好小城,我再拨两万人于你,务必要守好此地。”

    韩忠得令应下,如此一来,小城的守军基本上要和大城持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