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琪接过沉甸甸的材料袋,眼神中闪烁着坚定与创意的火花。
她轻轻拍了拍袋子,仿佛是在对即将到来的挑战致以无声的敬意。转身面向捷克,安琪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信任,她缓缓开口,将自己构思已久的炮台设计方案一一道来。
她的描述既详细又充满激情,从炮台的布局到防御机制的巧妙设置,每一个细节都经过深思熟虑,旨在最大化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时确保炮台既能有效抵御外敌,又能适应多变的环境。
捷克听着安琪的讲述,脸上逐渐露出了赞许的笑容。他深知安琪不仅有着敏锐的战略眼光,更具备将想法付诸实践的勇气和能力。因此,当安琪询问他的意见时,捷克毫不犹豫地应许了她的想法,并用力拍了拍她的肩膀,以示鼓励和支持。他微笑着示意安琪,这里就是她的舞台,她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发挥。
得到捷克的首肯后,安琪的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动力。
她迅速打开材料袋,一件件精密的部件在阳光下闪耀着白色的光泽。她先是在脑海中快速回顾了一遍设计图,确保每一步操作都准确无误。随后,她麻利地开始组装炮台,动作娴熟而有力。
巨石旁,安琪的身影忙碌而专注。她先是在地面上画出了炮台的轮廓线,确保整体布局符合设计要求。接着,她按照既定方案,将一块块厚重的石头连接在一起,构建出炮台的主体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她不时抬头望向远方,仿佛是在评估炮台的防御范围和视线角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座坚固而复杂的炮台逐渐在巨石旁成型。它的外观既显威严又不失灵活,每一个部件都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整体。
秦森满怀期待地望向捷克,眼中闪烁着对未知领域的渴望与好奇。
“捷克老师,我一直对建筑艺术抱有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它在实战中的应用,让我深感着迷。请问,我真的能学习这门技能吗?”他的声音里充满了真诚与迫切。
捷克老师微笑着,目光中透露出对秦森潜力的认可与鼓励。“秦森,你的热情和天赋我都看在眼里。不过,我们需要先探讨几个关键问题,这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它的价值与意义。”
“首先,”捷克缓缓说道,“你认为建筑技能在实战中,是如何开始发挥其作用的?这不仅仅关乎于建造本身,更涉及到策略、团队协作以及对战场环境的敏锐洞察。”
秦森闻言,眉头微蹙,显然这个问题超出了他之前的思考范围。
正当他陷入沉思之际,一旁的罗密欧似乎被触动了记忆,主动接过话茬。
“我记得之前遇到的那个开拓队伍,他们的战术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尼龙作为道具师,首先利用自己的技能为队友提供了增益效果。随后,在苏哈德大剑战士和梓姐这样的强力输出者的掩护下,迅速清理了周围的怪物,为尼龙创造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来建造炮塔。这样,炮塔不仅能作为坚固的防御工事,还能在后续提供火力支援,大大增强了整个队伍的生存能力和作战效率。”
罗密欧的分享让秦森眼前一亮,他恍然大悟地点点头。
接着,捷克转向了第二个问题:“那么,你认为什么材料是最好的建筑炮塔材料呢?”
这次,队伍中的秦岩站了出来,他自信满满地回答道:“其实,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在实际应用中,能够用上的材料往往就是最好的材料。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需求,甚至不同的战术安排,都会影响到材料的选择。比如,在资源匮乏的荒野中,可能连石头和木头都是宝贵的建材;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能够利用怪物的骨头来建造炮台,这充分展现了建筑师的灵活性和创造力。因此,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材料,并发挥它们的最大效用。”
秦森意识到,建筑技能不仅仅是堆砌砖石那么简单,它是一门融合了策略、创意与实践的综合艺术。
捷克接着问秦森:“那么你觉得自己天赋如何,或者你觉得自己需要多少时间能学会并运用上。”
面对捷克的提问,秦森的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涟漪。他诚实地审视自己,天赋方面,他并不认为自己有特别出众之处;至于时间,他也深知自己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在现有的训练与任务上,能够分配给新技能学习的时间并不多。这份自我认知让他一时之间难以找到合适的言辞来回应。
就在这时,捷克突然走到秦岩身旁,借走了他的长枪。秦岩愣了一下,随即微笑着将武器递了过去,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与敬意。
捷克接过长枪,仿佛回到了往昔的战场,他熟练地舞动长枪,每一招每一式都透露出曾经的战士风采。枪影如龙,划破空气,发出阵阵呼啸声,引得周围人纷纷侧目。
随着最后一声清脆的枪响,捷克满意地收枪,脸上洋溢着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自豪。他将武器轻轻归还给秦岩,眼中闪烁着温柔的光芒,仿佛那把长枪不仅仅是武器,更是他青春与梦想的见证。
“其实我以前就是个拿着长枪的战士。”
捷克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他边走边继续说道,“那时候,因为实力在众多战士中并不出众,我被调去了后勤部门。起初,我也有过不甘和失落,但正是这段经历,让我有机会深入研究建筑技能。我发现,建筑不仅仅是为了建造房屋或工事,它更是一种策略,一种能够改变战局的力量。”
说到这里,捷克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目光温和地看向秦森。
“再到后来,战争逐渐平息,我凭借在建筑领域的贡献,得到了不少战功,这才有了现在这片采矿场。它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工作的地方,更是我实现自我价值、证明自己的舞台。”
说完这番话,捷克轻轻地拍了拍秦森的肩膀,那份力量中既有鼓励也有期待。“你还要学吗?”他再次问道,语气中充满了对秦森选择的尊重与理解。
秦森感受到捷克话语中的重量,他深吸一口气,认真思考起来。他意识到,自己对建筑技能的向往确实源自于一种纯粹的热爱与憧憬,但现实条件的限制也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