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侃聊西游 > 第1章 悟空身世

第1章 悟空身世

    英雄不问出身,但只要成了英雄出身就会不一样!

    《西游记》开篇用了一大段篇幅来描述宇宙的演变,地球的变迁,人和生物的进化史。不过以今天进化论的纪元,动辄亿、万年相比,最长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一元的推算还不够喝杯茶抽根烟的时间,相对于人类几百万年的进化史,这点时间猴子站起来走路的时间都不够,不用说变成人了,不过人家《西游记》的作者有办法,咱不走寻常路,自然进化路太慢了,咱直接从石头里面蹦出来行不行?这就有了下面的故事。

    跟历史上许多帝王将相,圣贤名士一样,每个不平凡的人出生多多少少都会带点神秘色彩,比如《西游记》成书朝代的创建者——洪武大帝朱元璋,当初家里都穷的揭不开锅了,房屋四面透风,可出生的时候也能发出如火的红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人不在好坏,只要能出名,你就不一般,就有人推崇。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但凡出现这类非凡之人,成就非凡之事,大多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先有出身后成名,比如说那些帝王将相之后,名门望族世家,人家出身的门槛高,报一下家谱父名就是金字招牌,声名显赫,高人一等,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就是主流,毕竟“拼爹”还是比“拼卷”好使。所以说出身是很重要的,大多数人所做的事,无非就是努力的提高自己的生活地位,争取到给后人创造出好出身的机会。

    这就出现了第二种情况,后有成名,再有出身,还说朱元璋,当百姓的时候只想着吃顿饱饭,连叫什么名字都不重要了,搞个数字名好记就行了。当了皇帝之后,就想着塑造出身了,扒拉半天上去八辈皆贫农,又想攀人家朱熹高门槛,当然最后受刺激作罢了,只搞了个生来红光满破屋。所以无论哪种情况,说来说去,就是想告诉人们,他们这些人和平民百姓不一样,要不生来带来的,要不上天派来的,高高在上是理所当然的。扯什么淡,谁当初不是猴子变的,当然可能猴子也有不一般的,比如说下面这位。

    话说当时世界分四大洲,而不是现在的七大洲,分别是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东胜神州有一个傲来国,国靠大海,海里有名座山,叫作花果山,也不知道是不是后面出了一个猴子成了佛的原因,反正这山不一样,说的是云山雾罩的,山顶还有块石头也不一样,说的有鼻子有眼的。估计要不是吴承恩写了《西游记》,连云港那座不高的山,山上那个不深的靠人工洒水的洞,现在估计都没几个人知道。名人效应嘛,不管生地还是死墓,不论住处还是游地,只要能和名人牵连上一点关系,日后都能造福一方百姓。那些非凡之人只想到生前给自己的出生增添荣耀光彩,却万万没想到死后多少年,又不得不被动地增加几个籍贯出生地了,不得不多埋几处墓地了,不得不多一些传奇经历了,以供后面专家学者研究,帮助当地发展经济开发旅游。当事人要知道了,估计也会羞于启齿,恨不得有孙悟空七十二般变化,谁要给谁,都别争,别抢。孙悟空最后成佛了,据说现在也有人发现了他的墓地,说他是被如来指使六耳猕猴打死后偷偷埋那的,反正吴承恩也没写续集,孙悟空再也没回来看看,更没帮谁成仙得道,只留下那座花果山,和无限猜想空间给后人,也算是为家乡做的一点贡献吧。

    原书里说有一天那块石头里蹦出来个猴子。说这猴子像人,(这不废话吗?都是灵长类能不像吗?),说这猴子又超常人,眼冒金光,射冲斗府,说了那么多,就是为了把不是人的东西包装成是人,还得是非寻常之人。这猴子出来动静还挺大的,把天上的玉皇大帝都惊动了。据说玉帝当时正端坐在灵霄宝殿上喝着琼浆玉液,看着仙娥歌舞,突然地上射来两道金光,看的人心里发慌,玉帝心里一惊,手中金尊一颤,酒都洒了出来,心想:谁在下界偷窥我,让人看见了传出去多不好。于是马上吩咐自己的耳目亲信~千里眼和顺风耳出去观看访听一下到底是谁。

    这二神将奉旨赶忙打开南天门,走出去一看,一听,原来是下界东胜神洲傲来小国海里,有一座花果山,山顶上有一块大石头,见风就从里面蹦出来只猴子,这猴子一出来就眼里冒金光,会说人话,与其它猴子不一样,看着像人样。二神将见状赶紧的汇报给玉帝,请示一下应该怎么处理。汇报期间并补充说:“那猴子吃喝了人饭就和平常人一样了,看不到天上了,您放心就是了”。

    玉帝一听,原来是蹦出只猴来啊,自己掌管着三界众生,每天不知有多少奇异之事发生,像这种小事不足为道,自己手下那么多神仙佛道圣,由他们去处理就行了,不定谁看好了就收了去当个坐骑宠物什么的,比如太上老君就牵了头牛,嫦娥抱了只兔子,文殊普贤捉了只狮子大象,就连西天如来佛祖还养了一只金雕驾在肩膀上……。好的都挑走了,剩下那些不入眼的妖魔鬼怪,就留它们在下界人间自生自灭好了,即便偶尔闯点祸吃个人也不打紧,谁让那些平凡人没有成金身正果?只要别冒犯了天体地制里的这些神仙佛道圣就行(这在后面的取经路上会一路看到,暂且按下不表。),想到这里,玉帝遂将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不过姿态还是要做好的,故垂赐说:“下面这个猴子,天地精华所生,石头里面蹦的,没啥背景关系,看一眼没什么大不了的,就不要追究了”(意思放你一马就是最大恩惠了),又继续自己的歌舞升平的神仙生活。

    再说这猴子在山里瞎溜达,并不知道自己已被天上动用了天眼侦听手段监审了一下,此时一心只想找个落脚的地方,入个群什么的。话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石猴和虎豹豺狼虫这些异类都处了一段时间,感觉都不太处能得来,谁看谁都很别扭,最后发现还是和同类猴群好处,这还是应了那句话,不适合你的圈子,就别硬往里挤,就是挤进去也会被挤出来,甚至还会头破血流,混圈子要找适合自己的。圈子是找到了,混的怎么样还得看机会和自己本事。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那猴子跟着猴群不知混了多久,估计在猴子的世界里也没什么时间观念,满山都是树,到处可以住,四季水果也不少,养家糊口也不用愁,整天吃饱混日子就行了,生死看天,顺其自然,毕竟没有吃、穿、住、行、养老、看病,甚至埋身之地的压力。更不像那些被收编了的同类,得处处被管束着,按时按点的为主子服务,这样活得倒也潇洒。

    话说某一年一个炎热的夏天,这群猴子在山涧洗澡纳凉,闲着没事,一起顺着河流找源头。突然看到一个瀑布突发奇想,群里面就有好事的猴子就问:谁能跳进去看看什么情况,要是还能再安然无恙的出来,大家就拜他为王。当然背后的话没说,就是生死自负,概不负责。没想到猴子里面也有爱搞事的,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好奇心,自己不敢就鼓捣别人去,成功了,跟着享受一下好处,失败了,你完蛋了活该,自己稳赚不赔,人有人精,猴有猴精。可其它猴子也都不傻,都等着别人出头,谁让猴子最像人呢?得亏那猴子刚从石头里蹦出来,不谙世事,更不知道世间险恶,无知者无畏。当然也可以猜想到,平常日里这些猴子也不怎么会待见他,毕竟其它猴子都或多或少是有血缘关系的,彼此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唯独他是外来人员单身入群,平常里也没做出什么突出贡献,整日跟着混吃混喝的,谁能看得起他,要不是大家都吃山上公粮的,早就把他轰出猴群了。话不多说,那猴子一看露脸的机会来了,是时候自我展示一下了,一下子从杂草中跳了出来,高声叫道:“我进去,我进去”,其他猴子一看,原来是你这没有来路身份的石猴,无亲无靠的,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你去最合适了,好,就你了。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往往更多需要是勇气,那猴子还真去了,纵身一跳,穿过瀑布跳了进去,这一去不要紧,意外的发现水帘洞,那猴子在洞里转了转,看了看,里面有桥有水的,还是座铁桥,有花有树的,环境挺好,石头的锅碗瓢盆,家具床凳也都有,家当还挺齐全,还有一幅不知谁写的名家碑刻,“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看样原来谁在这里住过的,真是做猴窝的理想场所。猴子高兴坏了,赶紧一闭眼跳了出来,把里面情况跟众猴子讲了讲,说里面是怎么的好,其它猴子听了,个个高兴坏了,可有都半信半疑,你小子说的是真的假的?为了再次验证一下到底危不危险,都说:“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让石猴还冲在前面带路,那猴子也没多想,又一咬牙,一闭眼跳了进去,回头还不忘招呼其他猴子进去,那些猴子一看没事,胆大胆小的先后都跟着跳了进去。

    这些猴子进来,洞里可遭了殃,打砸抢夺无所不为,唯独把承诺石猴为王的事忘得一干二净,没兑现的承诺都是空话。或许当时本身就是一句戏言,没想到那猴子真就干成了,那些猴子装糊涂,石猴可当真不干了,一下蹦跳到高处就嚷嚷开了,说他自己冒着生命危险,毫发未伤的给大家找了个好猴窝,再也不用风餐宿露,躲雨避雪了,是立了大功的,事成之后,承诺拜他为王这件事却闭口不谈,吐槽那些猴子不讲规矩,没有信用。那些猴子被说的一个个脸比屁股都红,心想拜你为王就拜你为王,将来有什么事还靠你顶着,何乐而不为呢?众猴排了排队伍,一起拜石猴为王,称“千岁大王”。石猴高高坐在上面,志得意满,落草为王了,一想今天老子也是有身份的人了,再叫石猴名不好听,就想起改名了。

    历史上草根出身的成功人士大多也都如此,开汉的刘邦原来就叫刘四(季),开明的朱元璋开始叫朱重八,名字必须与地位相匹配。这一点猴子也不例外,那猴子也不管自己长个什么模样,好看不好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拍大腿就叫“美猴王”吧,毕竟谁不爱听好话呢?别人叫着美,心里那才会美滋滋的,少有人有自知之明。看过的都知道,虚荣心重是孙悟空的一大特点,叫他当过实差的“弼马温”,他就会发怒,叫他挂职虚名“齐天大圣”,他就高兴的要命。

    美猴王当山大王的日子是潇洒自在的,花果山水果产量丰富,又有个没有房租的水帘洞,不愁吃穿,不愁住宿,天高皇帝远,没人找麻烦没人管,整天过着土皇帝的生活。无忧无虑的时光总是过的很快,一转眼百年就过去了,有一天美猴王突然忧虑落泪了,原因是怕死了,手下有个老猿猴告诉他:“不怕,阎王管不了三种名头,分别是佛道,仙,神圣,他们不生不灭,与天地同寿,你只要能进入他们的圈子就可长生”说白了阎王和他们都是天上体制内的,生死薄上怎么会有他们的名字呢?美猴王问要去哪里找他们入伙呢,那老猴子心里嘀咕:“我要是知道在哪,我自己早去了,还能在这等死”,可表面上不说吧,又不好交代,只好来了句“在闯浮世界之中,古洞深山之内”,意思就是可能在世界上任何角落,你自己去找吧。美猴也实在,听不出那是句没谱的话,反而还喊好高兴当真了,事不宜迟,决定明天就下山,去找长生不老的方法。

    说到这里不由的想到了世上一个伟大历史人物,千古一帝秦始皇,在统一天下后也到处去寻找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可惜到死也没找到,反而被有个叫徐福的手下忽悠了,诓骗带着五百童男,五百童女,还带着一大笔财富好东西跑了,驾船到了东面海上的几个岛子上立邦称王去了。这类事历史并不鲜见,不论谁整天闲的只有享乐惯了,好日子过久了,都会出现此心态,看看古代那些炼丹吃药的,拜佛修道的,没看见谁千岁万岁长生不老的,反而多数却死的更早,所幸那时没有器官移植手术,不然又得多少无辜的人送命失踪。即使如此,也从未断绝后来的追求者,看来生命没有贵贱只是句谎话。

    猴子们听说大王要亲自去寻常生不老仙方,都齐声叫好(反正不用自己去,或许还能带回点道道来沾点光,换了谁也会鼓掌称颂),搞个送行仪式还是必要的,大家也能跟着吃点喝点,寻欢作乐一番,并决定去摘些水果,弄些酒,再做点滋补类的药膳,大设筵宴给美猴王送送行,一个个轮流来给美猴王敬酒饯行,搞得美猴王不亦乐乎。猴王吃饱了喝足了,吩咐手下做个木筏,收拾些水果路上吃。准备妥当,独自登筏,用力撑开桨,在大海中乘风破浪,飘飘荡荡的向南赡部洲地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