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侃聊西游 > 第15章 黑熊趁火打劫

第15章 黑熊趁火打劫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多少人在拼死拼活的,到头来为他人做嫁衣。

    却说观音院着火的时候,惊动了不远处一山兽怪,原来这观音院南二十里远,有一座黑风山,黑风山里有个黑风洞,洞中有一个妖精,这妖精本是山里的一头黑熊,因有佛性,常常跑到观音院后山偷听佛经,也不知多少年后,竟修炼成精了,后来,经常来找老院主谈经论道。这家伙本来正在睡觉,翻了个身,却被洞外的火光惊醒,真是洞若观火,这妖精出洞一看,原来是北方观音院方向火亮,突然意识到:可能是观音院失火了,这些和尚也太不下心了,我可不能袖手旁观,我得去帮他们救一救。

    这妖精还挺讲义气的,驾起云头就到了观音院,下来就要找水救火,看到后院无火,就闯过来取水,路过后院方丈的禅房的时候,想起这里还有老友,就顺便在窗外看看方丈什么情况,这一看不要紧,人没见着,却看到台案上有一领锦斓袈裟,珠光宝气,霞光四射。那妖怪一看便知这是佛门瑰宝。正是财动人心,妖精也不例外,顿时起了私欲,顿时打消了去救火的心思 。见禅房里面没有人,进去顺起袈裟就开溜了,真是趁火打劫,拽回云步,直接回到了黑风洞。

    在私欲面前,正义是那么的不堪。

    那场火直烧到五更天明,把观音院烧的差不多了才熄灭,整个寺院的和尚,都心情沮丧的到处搜寻,不是在找人,他们关心的只有金银财物,乱嚷嚷的,扒拉着灰烬,寻找值钱的东西。

    唐僧一觉醒来,伸了个懒腰出门一看,吃了一惊,一夜之间,自己怎么到了火灾现场了?就问孙悟空这是怎么回事?孙悟空笑着说:“师父,真让你说着了,那帮和尚想谋害我们,夺取我们的袈裟。就放了一把火想烧死我们。要不是我老孙警觉,你和行李都被烧成灰了,我去天上广目天王那里借了个避火罩,保护住我们的禅房,救了你,我又怕他们的火烧的不够大,就又助了他们一阵好风。”唐僧听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说:“不会吧,真是他们干的?再说起火你不助水,怎么助风?这不是火借风势吗?”孙悟空说:“古人说,人没害虎心,虎有伤人意。不是他们还能有谁?他们不放火,我怎么弄风?叫他们惹火烧身。”唐僧听了也不说什么,他最关心的是袈裟哪里去了?有没有被火烧坏了。就又抱怨孙悟空说:“让你卖弄,要是把我的袈裟损坏了,看我不念一百遍紧箍咒。”孙悟空下意识的摸摸头说:“师父不用担心,我看那院主禅房没有着火。袈裟应该在那里,不会有事的,我这就过去给你取来。”唐僧说:“我们还是一起去吧,这地方我自己待着害怕。”

    孙悟空与唐僧到了方丈禅房一看,屋子空无一人,台案上袈裟也没了踪影,二人就四处寻找,找遍了整个禅房,袈裟仍然没有下落。师徒俩正在纳闷呢,唐僧不停的抱怨孙悟空搞丢了他的东西。见到一众僧人在门外正搬抢东西,二人出禅房,孙悟空拦住众和尚,上前就问院主和袈裟的下落。

    生前有多风光,死后就有多悲伤。得势的时候,多少人是马前卒,失势的时候,多少人就是落井下石。

    那些僧人看见孙悟空和唐僧,以为见到鬼了,吓得抱头就要走,被孙悟空一声吓住,说:“你们这些心术不正的和尚,夜里放火想害我们,快把袈裟拿出来,不然都送你们去西天。”那些和尚一听,这俩人感情不是鬼啊!纳闷怎么师徒俩怎会没事呢?不会是是神人吧。惊慌失措的说:“这些都不关我们的事啊,这都是院主那老不死的做得,他看上了你们的袈裟,想要永远的占为己有,就想出坏主意,放火害你们。我们都是照他的意思做而已。”“那你们的院主现在在哪里?快叫他出来。”孙悟空喊着说。“来不了了,火蔓延到整个寺院,那老家伙 受了惊吓,逃出禅房一不留神,撞在了南墙上了,就是想悔改也没有机会了,就这样挂掉了。”有僧人急于摆脱责任,抢着回答。孙悟空不信,就说:“他死了,那袈裟肯定是你们其中有人拿了?还不快拿出来,看我不把你们打成烂泥。”拔出铁棒就高高的举了起来。唐僧一见,马上出来制止,说:“不要伤人,我本善良。平时就爱装。看我不念紧箍咒。”把手一合就要念紧箍咒,孙悟空一看,得,我装不过你。那些和尚却吓坏了,都说:“这都是那老死鬼干的好事,连累我们受苦受难,寺院着火了,我们只顾搬抢东西,那袈裟在院主禅房,谁还会注意去向?连那老家伙死了,我们也是找东西的时候才发现的。”

    这群僧人,见老院主死了,就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他们一起助纣为虐的事极力掩饰不提。这就是典型墙头草两边倒,其实这样的投机分子更坏。

    孙悟空一瞧,感觉他们不像撒谎,难不成有人趁火打劫?就问你们周围,有什么妖怪强盗没有?那些僧人连忙说:“有,有,离这不远二十里,有个黑风山,山里有个黑风洞,洞里有个黑大王与老院主关系挺好的,经常一起谈经论道的,扯些养生保健知识什么的,不然我们老院主能活二百五十多岁啊?”孙悟空一听,没错、就他了。唐僧说你怎么知道的,离这二十多里路呢?孙悟空说,这火光不要说二十里,二百里也看见,一定是他来趁火打劫了我们的袈裟。唐僧听了说,那你快去吧,找不来我就念你紧箍咒。

    为了达到目的,越有能力的人往往承受的压力越大。

    孙悟空虽心里不快,但也不敢多说什么,连连称事,驾起云头去了黑风山,找寻袈裟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