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侃聊西游 > 第22章 偷吃人参果

第22章 偷吃人参果

    不患寡,而患不均,对同一群体的人,要一视同仁,有了偏见,就会有想不到的麻烦。

    师徒四人一路风餐露宿,走了很多天,忽然看见高山挡路,唐僧在马上一看前面有山,经历过几次险情,多少有点经验了,心里有些忐忑不安,就问孙悟空这山上会不会有妖怪,孙悟空说有我们弟兄三人保护你,你就放心吧。唐僧听了,继续往山中走,看到山中好景致,心情轻松加愉快,边走边跟孙悟空聊,问:“徒弟,我这一路也翻过好几座山头,过了好几条河了,都不如这山风景好,这么好的风景区,是不是快到西天灵山雷音了?”孙悟空说;“早来,十万八千里,十步还没到一步呢。”猪八戒听了问:“那得什么时候才能到?”孙悟空说:“这路程,如果是二位贤弟走,十来日就可以到,要是我去你,一天能走50回,天还没有黑,要是师傅走,就不要想了,从小走到老,再从老走到小,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意思也就是说,心里想想就行了。沙僧说:“大师兄,我看这里虽然不是大雷音寺,也是好景致,肯定有好人家居住。”孙悟空说:“你说得对,这里我看决没有妖邪。一定仙圣居住的地方,我们边走边游玩,好好欣赏欣赏。”

    再说,这座山名叫万寿山,山中有一座道观,叫做五庄观,观里有一尊仙,道号镇元子,绰号与世同君。号称地仙之祖。也就是神仙系统,设在下面民间管理选拔储备干部的一把手。他的观里有棵宝树。是混沌初分,天地未开时 ,生成的这棵灵根,叫人参果,又名“草还丹”。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能熟,近万年才能吃,一万年才结三十个果子,这果子的模样像小孩,四肢俱全,五官端正,谁要是有缘,那果子闻一闻,就能活三百六十岁,吃上一个。就能活四万七千年。

    这里要聊几句这人参果,是那镇元大仙的镇观之宝,其实就是给天上的特供果品。前面介绍人参果的成熟期和功效,大家是不是会觉得很熟悉?对,就是孙悟空曾经在天上看过,也吃过的蟠桃。当时看园的土地介绍园里桃子的时候,最后的一排的蟠桃跟人参果的特性很像。下面对比一下这两种水果。

    首先,成熟期都是九千多年接近一万多年,但是产量却相差甚远,人参果只有一棵树,一次只结三十个果子,而那蟠桃最后一排就有一千二百棵,一棵树能结多少个桃子虽没有明说,但在棵树巨大差距之下也不那么重要了。再说功效,那蟠桃吃一个就能与天地同寿,而人参果吃一个能活四万七千年。这就是天地之差。但物以稀为贵,天上的蟠桃也只有王母玉帝才有权支配吃,这人参果由于产量低,成熟期长,滋补养生效果也可以,既然是地上的特产,得派法力高强的镇元子来照看这棵特供果树,就是天上的神仙也不是谁都有资格能尝到的。

    估计是这批人参果成熟了,上边的人都知道了。这天,那镇元子得到了元始天尊的请柬,邀请他去上清天弥勒宫听“混元道果”讲座。那原始天尊是道教系统的大佬,在天上地位极高,到人家去总得不能空着手,得带份贵礼。那镇元大仙就命人准备了两个人参果带到天上去。家里只留下两个道童,一个叫清风,一个叫明月,那镇元大仙吩咐说:“过几天有一个东土的取经和尚会到我们家来,他是我的一个朋友,到这里后,你们可以去园里打两个人参果给他吃,你表示我的心意。”那俩道童一听,要给他人参果,还一次就是给两个,我们自家都难吃着,平常也就闻闻味道。就不解地问:“师傅的朋友是谁呀。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们是太乙玄门的道家门派,怎么能和和尚成了朋友?”那镇元大仙说:“你俩不知道,那和尚是金蝉子转世,是如来佛的第二徒弟,五百年前在于盂兰盆会上,他亲手敬了我一杯茶,所以说我们是朋友,只可给他两个,可别给多了。我的树上还有二十八个。有数的。”又嘱咐那两个道童说:“这唐三藏虽然是我的故人,你们也要防备他的手下人生性凶顽,不要惊动他们,更不要他们知道人参果。”两个道童听了领命,那大仙率领其他徒弟飞上了天界。

    这位大仙真是看人下菜碟,他心里是看不起挂齐天大圣头衔的孙悟空的,其他那两位就更不用说了,有好东西只招待如来的徒弟,其实说他俩是朋友熟人都有些勉强,只不过在如来开的那个临时茶话会上,出于礼貌金蝉子传了杯茶给他罢了。这镇元大仙难免有巴结佛祖之嫌。也正因为他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同一拨人,不同的招待方式,也为以后他的人参果树埋下了祸根。

    再说,唐僧师徒四人,边走边看山景。来到了五庄观的门前,看见大门左边有一通碑,上面刻着是个大字“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又看见那二门上有一副对联,“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孙悟空看了觉得可笑说:“这家道士真能说大话,我当年大闹天宫的时候,在太上老君的门前,也没看到这样的狂话。”猪八戒可不愿讨论这些学术问题,说:“你管他什么对联儿,不对联的,还是进去弄点吃的吧,我老猪早就饿了。”师徒刚想往观里走,只见两个小童就迎了出来。

    唐僧师徒跟那两个童子来到了五庄观大殿,只见供桌中间只有天地的排位,唐僧上前进了一炷香,礼拜完毕,回头不解的问童子说:“仙童,你五庄观真是好地方,为什么不供养三清四帝,罗天诸神,只将“天地”二字供奉香火。”童子笑着说:“不瞒师父说,只有这两个字能担当起我们的香火,三清四帝是家师的朋友,其他的都不够资格。”孙悟空听了憋不住了,笑着说:“原以为只有我老孙会忽悠,原来你也会啊!”唐僧打住孙悟空,到了别人家讲点礼貌,就问童子,“你师父在哪里?”那童子借机曝出了名号说:“家师镇元子,受元始天尊之请,到上清天弥勒宫听混元道果去了,不在家里。”虽然都是看果园的,那孙悟空原来是在天上混过,对天上的各路神仙还比较熟悉,对地上的镇元大仙却一无所知,可能这个地方是一级保密单位,孙悟空一个人在天上就能吃的熟桃不剩,如果都知道了,天上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到这里视察调研什么的,那人参果一万年不要说三十个,就是结3000个也早没了。

    孙悟空一听,我都没听到过地上还有这号人物,还吹牛去了元始天尊那里,发怒说:“别说大话了,那地方是随便人都去了的吗?”唐僧,怕他们吵起来就说:“悟空不要争了,既然他的师傅不在,我们也不多打扰,你去放马?八戒去借他锅做饭,沙僧看守行李,走的时候别忘了给他点柴钱,我在这儿休息一下。。”孙悟空三人听了,出去各做各的事儿去了。

    那两位道童,见孙悟空三人走开了,也跟着走了出来,二人说这个唐僧真是好长老,他的三个徒弟果然长的嘴脸凶顽,性情粗糙,幸亏把他们调开了。不然都不敢把人参果拿出来。二人怕搞错了,又回去重新确认了一下,这个和尚就是他师傅说的朋友唐三藏,道童这才放下心来,去打人参果给唐僧。二人来到房间,一个拿了金击子,一各拿了丹盘,又将丝帕垫在盘底。径直的来到人生果园,敲下两个人参果来,接到了盘里,后送到了大殿唐僧的面前说:“唐师傅,我五庄观土僻山荒,没什么好东西,送你两个水果解解渴。”唐曾睁眼一看,吓了一跳,从来没见过这东西,像个小孩,战战兢兢说:“今年五谷丰登,你这观里怎么还吃人呢?”清风暗自说:这和尚肉眼凡胎,不识我仙家宝贝。明月见状上前劝说:“师傅这是人参果啊,又草还丹,你吃一个不妨事的。”唐僧哪敢呀,赶紧说:“胡说,胡说,这分别就是小孩赶紧拿走。”清风说:“这确实是树上结的果子。”唐僧又说:“乱谈,乱谈,树上怎么能结出人来?拿走,拿走。”

    两个道童见唐僧说什么也不吃,只得拿着盘子回到了自己的房间,这果子保质期很短,不能放的时间久了,时间长了就不新鲜了,这好事可不能浪费了,两个道童就你一个,我一个地吃了起来。没想到被你隔壁的猪八戒都看在眼里,听在心里了。他在天上做过天蓬元帅,肯定听说过人参果,没想到我今天在这里碰上了,自然没有心思做饭了,馋得直流口水。可自己太笨,又搞不来,就琢磨着让孙悟空去干偷的老本行。

    一会见孙悟空牵着马走过来,就把他喊住了,把孙悟空拉进厨房,先激了猴子一下,说:“他这园里有件宝贝 ,你都没听说过,拿给你,你也不认识。”孙悟空哪受得了这个刺激,就说俺老孙当年在天上挂职齐天大圣的时候,也曾经到处视察调研,什么好东西没见过?”猪八戒见效果达到赶忙说:“师兄,人参果,你见过吗?”孙悟空听了,吃了一惊说:这个还真没见过,只是听人说过,这东西吃了也是大补。哪里有?”猪八戒说:“他的观里就有,刚才给师傅吃,师傅他不敢吃,他就应该给我们几个吃,谁知道他们两个一人一个都吃了 也不给我们,猴哥,你去弄几个咱们尝尝。”孙悟空说:“这容易,手到擒来。”说走就要走,却被猪八戒一把扯住,听说还要拿什么金击子。

    孙悟空来到园中。找了半天才找到那人参果树,上面的人参果像小孩一样,手脚乱动,点头晃脑的,孙悟空看了很兴奋,暗自夸赞说:“好东西,果然少见。”孙悟空偷果子本是好手,上去就打下一个来,结果掉到地上不见了,就怀疑是被土地抢去吃了,叫出园里的土地一问,原来是误会,这人参果与五行相畏,遁到土里去了,孙悟空一棒子想砸出来,结果这里的土比钢筋混凝土还硬。打发走了土地,孙悟空敲了三个用衣服遮住,悄悄地带了回去。叫来了沙僧,沙僧一看人参果,吃了一惊问哪来的?孙悟空见他认识,以为他吃过,原来是沙僧给玉帝卷门帘的时候见过,猪八戒的级别有资格参加蟠桃会的都没吃过,更不用说沙和尚了。弟兄三人一人一个吃了起来。沙僧问怎么没有师父的,孙悟空告诉他,这是我瞒着领导搞得福利,让师傅知道了还不得受处分啊?分你一份,就是为了封你口。沙僧听了,笑纳品了起来。谁知道猪八戒嗓眼大,一着急就囫囵吞了下去,啥滋味没尝到,就嚷嚷着让孙悟空去再偷几个来。孙悟空现在也不是偷桃时候了,也讲究盗亦有道,说:“吃个就行了,这东西一万年才结三十个,我们尝个鲜已经大有缘份了,都给你吃还不够塞牙缝的,你还想吃饱啊?”也不理会猪八戒在那嚷嚷。

    谁知隔墙有耳,被那两个道童听见了,赶紧跑到园里点数果子,这一数不要紧,引来了更大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