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观音主导的西游大戏,完美的结局了,神仙佛祖们各就各位,过着逍遥快活日子。作为世间凡俗的我们,回头再看这部大戏,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把它当作神话故事,看孙悟空如何的神武,唐僧如何的慈悲,猪八戒如何的世俗 ,沙僧如何的厚道,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用批判的眼光,重新审视这部,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感悟,也会有不一样的结论。
一、贬低东方,褒扬西方的思想严重。首先这部的主线:是唐朝玄奘法师去今天的印度求法取佛经的事迹,经过艺术加工而成的。历史上,玄奘法师明明是地道的东方唐朝人,里硬是被安上了如来的徒弟,金蝉子转世的身份。给人感觉是西方派来的救世主。而在里,如来也明确的说,派自己的徒弟去东方传经,让东土人感恩戴德。好像东土就没有人能去取经似的。事实上恰恰相反。
还有通过西方佛教最高统治者如来佛祖和观音的言语,多次的贬低我们东土大唐,说这个地方的人奸诈阴险,不忠不孝,见利忘义,自私自利等等,反正是没有一句好话。而事实是,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唐朝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有名清平治世,国富民强,道德开化,万国来朝。作为当时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帝国,居然民间一年只有二十几个死刑犯,不知道同时期的印度社会治安情况怎么样?就是放在现在,也是国家之楷模。就这样一个盛世帝国,居然被抹黑成了地狱般的存在。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二、贬道褒佛,中明显的思想观念。每当遇到困难,出来救场的大多都是佛系,而反面角色,不是道教装扮,就是道派人物,道教的领军人物三清,给人感觉法力有限,跟如来观音不在一个档次上。如来就是baos 一样的存在,就连天上的玉帝,感觉都被西方统治着。西天雷音那几座寺庙,成了天地万物的主宰。
事实上,唐朝初期,特别是太宗皇帝执政的时代,社会上崇尚的是本土的道教,道教文化本身就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最适合东方社会的,历朝历代,崇尚道教的时期,基本都能清平大治,每当国家民族危难之时,救国救民的一定是道教。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是在老百姓最需要它的时候应运而生的,所以它在宣扬出世精神的同时,也洋溢着积极的入世情怀,主动关心社会、关爱他人。道教的入世情怀和济世功德,都建立在其教义思想的基础上,宗旨在于以入世的态度达到济世度世之目标,阐扬大道以裨益社会人群,裨益世教。
可在西游之中 , 道教被贬低的几乎一无是处,除了出大量妖邪之外,几乎就是平庸之辈。
这也是符合作者第一条思想的。不贬低你拥有的,怎能突出我手里的东西宝贵呢!
三、从西游故事情节本身来看,如来主导的西游大戏,说是帮助东土繁荣昌盛,实际上基本上出于以下几个目的:
1、借着取经,抬高自己派系在统治阶级的地位,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范围。成功的到东土捞取了巨大利益。当时的天底下,东土大唐是独一档的存在,看着富庶的大唐只供奉天地道家香火,佛系能没想法,是不可能的!于是惯用手法,先造舆论贬低崇道的东土,再极力宣扬抬高自己那几本经书的作用,最后悄悄安排自己的心腹,打入唐人内部蛰伏,时机成熟后,再自导自演一部取经大戏,自己一派就堂而皇之打入了东土市场,牟取暴利。别听如来自己宣传的多好,一句经不可轻传,给好处金粒子少了,都迁怒他人。自己弟子去了,都得把金饭碗留下,这些所作所为,就足以说明问题。普渡众生是假,谋求孝敬是真。
2、天庭派,道派,佛派各方势力,借唐僧取经的机会,清除下界的异己。整部里,凡是没有这几方势力背景的妖怪,只有两种结局:一种是被这几方势力人物看好收编,收为己用,比如观音就收了,黑熊,红孩儿。毗蓝婆收了蜈蚣精等,这是结局好的。另一种就是被清除消灭掉,例如,蝎子精,牛魔王的情人狐狸精,车迟国的三圣,还有千年修炼的犀牛精等,没上面的人护着认领,就是孙悟空等人大显神威的时候。事实证明,这个世界上,如果不打破固有的势力束缚,新生力量要想成气候是很困难的。
3、壮大了自己派系的力量,不但收编大量地方武装力量,还把原来属于其他派系的力量拉了过来,比如道教培养的齐天大圣的孙悟空,天上的天蓬元帅的猪八戒,卷帘大将的沙僧,龙王的三太子等,都借助取经换了门庭,成了佛门弟子。
4、打压了其他派系的势力,孙悟空是道家弟子,大闹天宫,玉帝束手无策,最后是请如来前来,猴子落到佛派如来的手里,先压住,再收编,这就狠狠地打了对方的脸。你的人我收了,你的事我给你摆平了,你们两家是不是不如我。就连你们的地仙之祖镇元子,不但吃了他的人参果,那可是道家和天庭特供品,还推到了他的果树,最后也得巴结我的人,结拜成兄弟。这取经的一路上,草根出身的妖怪,敬佛的基本上都活了下来,敬道、敬天、甚至是无派的妖怪,基本上都被打死了。这就保证了地方势力,大多都是佛派的人。
所以说,西游里最大的赢家是如来代表的佛派。
四、再说一下,唐僧师徒一路上遇到困难,基本上分为以下几大类。
1、主动来找唐僧师徒麻烦的困难 ,这里面又分为四种情况:
第一种是为了吃唐僧肉长生不老的,比如:黄风怪,白骨精,红孩儿,狮驼岭三魔等这些,就是为了吃肉找上门来的。
第二种是冲着唐僧这个美男子去的,这类很多,就是美女为了和唐僧成亲,甚至睡一觉交流一下都行,如:女儿国国王,纯粹是看好了唐僧的人。蝎子精,老鼠精,杏仙这些,是看好了唐僧的童子身,想占唐僧便宜的。但都通过美色诱惑,不是想要唐僧命的。
第三种:是图唐僧师徒财的,这里面有凡人强盗,寺院住持,也有黑熊精、黄狮精,这些人和妖怪,无论是钱财马匹,宝贝袈裟,还是钉耙兵器,都是主动找麻烦,各有所图。
第四种:是图唐僧师徒功名的 ,比如小雷音的黄眉怪、六耳猕猴这些,一心想取而代之,去西天取经成正果的。
2、唐僧师徒主动去找的麻烦困难。这里面也分四种情况:
第一种,有求于别人遭拒,心有不甘 ,比如三借芭蕉扇,因为红孩儿的事情,孙悟空和牛魔王这对昔日的拜把兄弟,反目成仇。为了过火焰山,孙悟空弟兄几个就强借人家的芭蕉扇,还打死了牛魔王的小妾。从情理上说,有点说不过去。
第二种,因自身的过错,自找困难,典型的就是五庄观,偷吃人参果,偷了人家的东西,只因一个果子的误会,就把人家的果树连根拔起,听着是不是像地痞流氓行为?可是遇到了镇元大仙这个硬茬子,自找的麻烦。
第三种,就是师徒之间相互猜忌,闹内部矛盾,制造困难。比如,三打白骨精和真假美猴王里,唐僧不明人妖错怪孙悟空,还有路上因为强盗打压孙悟空,这种内杠的结果,无一不给敌人造成了可乘之机。
第四种,伸张正义,打抱不平而遇到的麻烦困难。这类最多,比如宝象国 ,天竺国救公主,朱紫国行医救国王娘娘,乌鸡国救国王,通天河,比丘国解救儿童,祭赛国、灭法国、车迟国救僧,陀螺庄除妖 ,凤仙郡求雨,铜台府救员外等等,这些都是做好人好事,惹得麻烦,是值得肯定赞誉的行为。
五、说说如来主导的西游大戏,为了设置过关障碍,参演反派人员的身份来历。这里面分为两大类:
一种是预先安排的专职演员,这些都是有实力背景的,比如文殊菩萨的青狮出演了两回,普贤的白象,如来的金雕,观音的金毛犼,金鱼。太乙天尊的九头狮子,太上老君的青牛和道童,嫦娥的白兔,托塔天王的干女儿老鼠,弥勒佛的黄眉童子,凌云渡的僧佛,二十八宿的奎木狼,阿傩、伽叶的传假经,就连玉帝也在凤仙郡求雨里出演了个角色。这些预设剧情里的动物也好,奴仆也罢,神仙也不在话下,无论在下界怎样作恶多端,无论怎样折腾唐僧师徒,最终的结局,都是被背后大佬带走,全身而退。背景强大,就可以有恃无恐。唐僧师徒也就是遇到点困难,可那些被妖怪伤害的大量无辜群众,却被完全无视忽略。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第二种、就是世上草根出身的群众演员,这类演员都是随机参演的,如来导演只掌握路过的大方向,剧情随机发展,反正自己的人唐僧,明的暗的都安排好了保镖保护,确保了万无一失,前面说过,借此取经打压一下地方势力,就需要一个诱因借口,唐僧正好出任这个主角。参演的群演有,黑熊精,白骨精,黄狮精,蜈蚣,蝎子,蜘蛛精,虎力大仙,羊力大仙,鹿力大仙,三个犀牛精,牛魔王一家三口,如意道人、荆棘岭树怪花妖,九头虫、六耳猕猴,老龟等这些妖魔鬼怪道都不在各方势力范围之内,却各自成了一定的气候,威胁到了各方势力的利益,比如车迟国三个妖道、因能求雨保证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但同样抢了佛家风头,也得罪了佛派,必被佛家所不容,所以上面的这些参演的妖怪,以及普通的强盗,帝王官员等群演,除了极少数幸免被收编以外,绝大多数妖怪都被消灭掉,这也说明 ,没有雄厚实力,就别玩高端的圈子,不然,很容易就会身败名裂,死无葬身之地!
六、虽说众生平等、却都想方设法获得长生。只有进入体制内,才能保证不灭金身。可掌握上升通道的,无论是地上的人参果,还是天上的蟠桃,无论是道家的仙丹,还是佛教妙药,这些资源无一不掌握在少数法力高人的手里,草根出身的再牛,不加入这些组织也是没有出路的,孙悟空就是个例子,石头蹦出来的,学了高潮法术,没有高人推荐也被瞧不起。虽然靠造反,自封了个挂职空衔齐天大圣,也是去给玉帝王母看桃园子,蟠桃大会,这是天上实在好处会议,猪八戒有资格去,孙悟空都没人搭理他。虽然自己最后吃了不少好处,但天庭体系是待不下去了,最后又被如来收到了佛系门下,就这样,在五庄观,镇元大仙开始也没想给他人参果吃。只想给如来佛祖的徒弟唐僧吃。结果猴子又故伎重演。偷!由此可见,无论在哪里,好的东西,少数拥有支配权的习以为常,多数不够资格的遥不可及。
猪八戒在天上的级别很高,可是性欲强好色,最不该的是调戏一把手玉帝的人,这也让他付出了惨重代价,虽然变成猪的模样,始终也没改贪财好色的毛病,可毕竟是体制内高官出身,无论怎样 ,最后也是通过观音调到佛系体制内。最后混了个掌管供奉,各大宴会打包的差使。吃香喝辣的。
沙僧和白龙遭贬有点冤,二人都是体制内的储备干部,只因一个工作失误打碎了玉帝的琉璃盏,一个被戴了绿帽子,一怒之下毁了洞房,也毁了玉帝赏赐的夜明珠,都得罪了一把手,伴君如伴虎,无论在哪里,一把手都是豪横的存在,不讲情面,一个失误,就不问青红皂白搞你,让你怀疑人生。但这些也都是体制出来的,知道内部事情不少,不能长时间和下面的人混在一起,和猪八戒一样,怎么也得安排个去处,最后也是被观音收进佛系,为其所用。
七、西游大戏,如来的一切布局都是围绕着唐僧展开的,都知道唐僧的前身是如来的第二个徒弟,佛系当中也不是铁板一块,也有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等几大派系,如来作为现在佛派的领导者,为提高本派力量,就借故安排自己的徒弟(理由很可笑,就因为不认真听他讲经),下去取经镀金提干,有了取经在东土发扬佛教的功劳,唐僧作为自己重点培养的下一代,也可以堂而皇之地成佛,安插进入了佛系高层。各方力量的博弈,是需要高超的政治智慧的。有时对手明知是怎么回事,却也无计可施,无话可说。这就是阳谋!
八、取经团队人物总结
唐僧是上面指派的领导,能力一般地位不可动摇。
孙悟空是少有能干的员工,往往出力不讨好。
猪八戒最接近世俗之人,却让人觉得可笑。
沙僧是厚道人,能力一般,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西游大戏落下帷幕,人生还在继续,一部西游中多少人生的感悟,天上人间,神仙平凡,等待着每个人去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