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侦宋 > 第57章 分文难倒英雄汉

第57章 分文难倒英雄汉

    苏轼点头说道:“这件事你爹曾写信给我,我知道了,后来呢?”

    吕景山说:“去年官家又下旨贬家父为舒州团练副使,循州安置,于是我便陪着父亲前往循州。

    到信丰时候,父亲一病不起,他跟我说不能再往南了,他已经七十来岁的年纪,这病肯定是好不了,再往南离家乡越来越远,若是死在岭南只怕尸骨都不能返故乡,于是就在信丰住了下来。

    可是信丰衙门却督促我们及早离开,当时父亲已经神志不清,都不能说话了。

    我只好雇了一辆车拉着他前往循州。

    到了这村子的时候,父亲病情越发沉重,他抓着我的手不停摇头落泪,用手指在床上不停的写着停止,我知道他的意思不让我再走了。

    他想若是死在这,将来皇帝开恩,准他尸骨还乡,这里回去还能近一些,离得太远回不去。

    他却不知道我们都已经快到潜州了,也就一两天路程,但既然父亲说不走了,我不敢再走,生怕他伤心之下就咽气了。

    正好这东林村民风淳朴,又是优雅清静之地,距离循州来回也就两天的路程,与其到循州去还不如就在这,我们便在山下一处寺庙准备安顿下来,再买处宅院住下。

    结果没想到……家中突遭变故,下人居然把家中所有的值钱的钱财首饰,金银细软席卷一空逃走了,连家父的官身公文等等全都一起带走。

    没有那些东西,我就没有办法到循州衙门去给父亲签到,也就不能够领取俸禄,而父亲又昏迷不醒,气若游丝,根本没办法自证身份。

    但我还是去了寻找衙役,找到了安抚使匡恩达表明身份,但我没见过他,他却索要父亲的官身文牒,因为他也没见过父亲,一切以朝廷公文为据,没有公文他不认可。

    我在安抚使衙门到处找熟人,却一个都没有。”

    苏轼心里明白,因为柳川将这个案子告诉了他,但毕竟是家丑,他也就没有多说。

    苏轼不由感叹:“是呀,你父亲当初可是贵为宰相,这里岭南地处偏远,又有什么官员有资格能够见到你爹呢?

    虽然是不认识的,如果没有公文佐证身份,的确是难以确认,那俸禄也就无法领取了。”

    被贬官员跟地方官一样,都是由当地衙门支付俸禄,但是前提是你得证明你身份。

    没公文他们就没有办法领取俸禄。钱财又全都被偷了,这真是房漏偏逢连夜雨,分文难倒英雄汉。

    苏轼看了看吕景文同样瘦的皮包骨,忽然想起什么,赶紧吩咐自己妾室王朝云:“快快去拿些干粮来。”

    路上他们都带了干粮的,王朝云忙答应跑出去,很快拿了几块炊饼回来,还提了一壶水。

    苏轼将一块炊饼接过来递给吕景山说道:“快吃吧,看你肯定饿坏了吧。”

    吕景山满脸通红,想接又不好意思。

    苏轼抓过他的手,将两块炊饼拍在他手里说道:“我跟你爹情同兄弟,你就是我侄儿,在我面前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饿了就吃。”

    吕景山顿时眼眶都红了,眼泪止不住往下掉,赶紧侧过身抬衣袖擦掉了眼泪,抓着那饼张开大嘴便要一口咬下。

    不料却被柳川伸手一下给拦住了。

    众人都有些惊诧,望着他。

    柳川说道:“把饼泡在水里化开然后喝糊糊,因为你的胃长期饥饿肯定萎缩了,如果这么硬的饼吃下去会伤胃的,也不利于消化,会吃出毛病的。”

    虽然吕景山都快饿疯了,恨不得把那饼三两口都塞肚子里,但是听到柳川这话,他还是点点头。

    苏轼赶紧说道:“这位是名满天下的提刑官柳川,御赐紫金鱼袋,跟你爹也有一面之缘,如今也被贬到岭南来了,成了巡检司的小小巡检,真是苍天没眼。罢了,回头再聊,你赶紧先吃。”

    王朝云麻利的把他手里的两块饼拿过来,找了一个大碗倒了半碗水,将饼放在水中,用筷子化开成了半碗稀粥,又拿了一个勺子,这才递给吕景山。

    吕景山谢过,也顾不得什么不好意思了,转眼间便将两块饼连同汤水一起全都倒进了肚子里,还意犹未尽的眨巴着嘴,看着苏轼。

    苏轼笑了,摆手说道:“不行,你不能再吃了,你的胃刚才柳兄弟已经说过了,萎缩了,吃的太多会撑着的。

    两个饼这一顿应该够了,过一两个时辰再给你吃的,别着急,有我在,饿不着你。”

    一句话又把吕景山的眼泪给勾出来了。

    苏轼回头望着床上依旧一动不动的吕大防,伸手把他的手拿过来,微闭双目,伸出手指搭在他手腕之上开始诊脉。

    苏轼不仅是大文豪大词人,还是有名的医者,他的医术也是很高明的。

    其实宋朝但凡是读书人,多少也都读一些医书,懂些医理。

    可是毕竟苏轼医术也就半吊子,不是专攻这一门的,而吕大防早在信丰病重的时候,就请过当地名医诊治,汤药都无效,此刻更是危急。

    饶是苏轼把他两只手翻来覆去的诊脉,又掰开他的嘴看了舌相,也依旧无法弄清他到底得的什么病。

    苏轼又让吕景山把之前那些郎中开的药方拿来,他挨个看了直皱眉。

    先后请了好几个郎中,都是各说一词,用的方子都不相同,无一例外都没有效果,说明辨证论治都错了,没有抓到点子上。

    可苏轼自己也弄不明白,没办法,这得的到底是什么病。

    王朝云小心的对苏轼说道:“老爷,不如叫柳大人给看看,他医术可高明得紧。”

    苏轼顿时醒悟,一拍脑门说道:“对呀,有一个杏林高手在侧,我还在这儿班门弄斧做什么,来来来,贤弟你亲自操作,给微仲老哥看看他这是怎么了?

    务必要把他治好,他可是我好大哥,也是我们大宋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

    柳川点了点头说道:“我试试看。”

    柳川还真是不客气,若换是其他的病人,他心里可能还嘀咕不敢出手。

    毕竟他学的是西医,在缺乏现代医疗仪器查病的古代,而且又没有西药的情况下,西医可以说根本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算懂中医他只怕也未必能比那些名医更强,甚至可能连苏轼这个半吊子都比不过。

    但给吕大防看病就不一样了,因为吕大防是朝廷重臣,曾担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省侍郎,封汲郡公,所以他生病基本上都是由太医诊治,他在朝多年,也身居高位多年。

    所以在那五本医案中,关于他的医案也有不少。都是完整的治疗病案,而那五本书柳川都已经烂熟于胸。

    柳川坐在竹床之上望着吕大防,心里则在飞速的思考着那五本医书中关于吕大防病案的记载。

    在五本医案中,吕大防多次生病,而且好几种病,用的方子也多次变化,他必须要理一个头绪出来。

    正在思考之间,忽然听到外面有人高声道:“相公,怎么这么多人啊?”

    吕景山急忙迎了出去,却是吕景山的夫人吕高氏。

    吕高氏眼睛大大的,却面有菜色,同样瘦的脸都变行了,只有牙齿还是整齐洁白,显出之前的灵动。

    穿着一身粗布孺裙,很厚,这可是大热的天,穿这套衣服,难怪热的满头汗。

    但同样也就证明家中已经窘迫到何等地步,只能穿冬天的衣服。

    这吕高氏也是见过苏轼的,因为苏轼是吕家的常客,一见到苏轼又惊又喜,还没说话眼泪便簌簌而下,捂着嘴呜咽着哭了起来。

    因为她知道他们家有救了,能够见到故人,至少能证明他们家身份,能拿到俸禄了。仿佛溺水之人抓到了救命稻草。

    眼见她哭得伤心,王朝云赶紧过去扶着她。

    她们俩从前也是认识的。见吕夫人伤心不已,王朝云是个心善的人,也忍不住陪着她掉眼泪。

    苏轼一拍大腿埋怨王朝云说道:“哭什么呀,赶紧的拿吃的呀,侄儿媳妇想必也饿坏了。”

    王朝云这才醒悟,赶紧又跑去拿来了两块炊饼,同样用热水泡了给吕高氏吃。

    吕高氏却端给丈夫。

    吕景山红着脸说道:“刚才我已经吃过了,你吃吧。”

    吕高氏却不像吕景山那样当着众人的面狼吞虎咽喝吃掉,她还是颇为羞怯的,端着那碗到厨房去吃去了,王朝云陪着她去说话。

    苏轼对吕景山说道:“见你夫人如此样子,没少受苦吧,你们的钱财都被卷走了,这大半年的怎么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