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侦宋 > 第65章 开口求人

第65章 开口求人

    吕景山当然不知道这些未来的事情,他现在对前途是一片渺茫,看不到希望。

    不过有柳川的话宽慰,心里还是好受不少。

    谢过了柳川,吕景山又想起了苏轼这位父亲的好友,他还不知道自己家财已经要回来的事情了。

    又和柳川寒暄几句,便带着妻子告辞,到秋凉寺别院禅房去寻苏轼想将这件事告诉他。

    他让妻子去找苏轼的小妾说话,自己则兴冲冲的闯入苏轼的房间,却看见苏轼正慌乱的侧过身用衣袖去擦拭眼泪,并把桌上的一封信翻转过来面朝下盖着,随后扭头看见是吕景山,勉强一笑:“贤侄如何过来了,可是有事?”

    吕景山这时才觉得自己有些冒失了,可是退出去又不合适,正踌躇间,苏轼神情已然恢复。

    “快进来坐。”

    吕景山只得坐下,然后便把自家被窃失去的家财全部都让柳川给追回来,并得到若干赔偿的事情告诉了苏轼。

    苏轼听后,微笑点头说道:“很好啊,以后生活就不用担心了。”

    说着又长长的叹息了一声:“你爹算是遇到好人了,柳川老弟有能耐呢,你爹遇到他也算命不该绝,可惜了,我弟弟就没这么好的运气。”

    吕景山刚才还在犹豫要不要询问苏轼有什么事情需自己帮忙的,毕竟他现在也有些家财了,有钱了也就有了底气。

    听到苏轼主动说到了家书的事情,便借着这话头问道:“是不是出什么事了?要紧吗?”

    苏轼一声长叹,说道:“都是章墩那匹肤,对我等赶尽杀绝,我弟弟苏辙被贬化州别驾,雷州安置。

    雷州那地方比惠州更加偏远,他身子向来孱弱,到那种地方不知道有命去,还有没有命回来?”

    吕景山一听很是同情,也叹了口气。

    忽然心头一动,说道:“大人何不去跟柳巡检说说这件事?看看他有没有办法把您弟弟从雷州改到惠州,这样你们兄弟不就可以在惠州相聚,相互有个照料嘛。

    在这儿咱们人多相互帮忙,也比他在雷州强,反正都是贬岭南,改个地方而已。凭柳大人的能耐应该能办到的。”

    苏轼一听顿时精神一振,是呀,他刚刚只忙着悲伤难过,被吕景山这么一提点,立刻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柳川的能耐苏轼是知道的,即便他自己也被贬了,但是凭他这些日子的所作所为,绝对不像一个被贬官员夹着尾巴做人的样子。

    那就说明他心里有底气,背后有人撑腰,他只要愿意出手,应该能办成这件事。

    正如吕景山所说,只不过换一个别的地方罢了,都是被贬岭南,应该问题不大。

    想到这,苏轼赶紧把那封信收了起来,说道:“贤侄,多谢你了,既然如此,我此刻心急如焚,一刻也等不得了。”

    苏轼起身便要往外走,刚要跨过门槛,又转过身问道:“柳大人在巡检司吧?”

    吕景山笑了,也起身说道:“在呢,我刚刚从他那儿来。”

    “那贤侄不妨在这里等等,晚上我们一起喝两杯?”

    吕景山上前扶着苏轼出了门,对面厨房里的王朝云和吕夫人听见声音也走了出来。

    “不了,苏大人先去处理燃眉之事,改日再痛饮。”

    苏轼此刻是真的着急,也不多说,径直来到了巡检司见柳川。

    柳川和秋玥正从衙房里出来,看见苏轼急匆匆地过来,柳川赶紧上前几步问道:“大哥这么热的天气,如何这个时候过来了,可有急事?”

    苏轼看了站在一旁的秋玥一眼,秋玥会意,立刻说道:“我还要去领队巡街,先走了。”说完,便快步离开了。

    “晚上早点回家吃饭,别忘了。”

    秋玥并没有回头,只举起手来在空中挥了挥,她很喜欢柳川对自己说回家这两个字,仿佛他们两个人已经成亲了似的。

    柳川将苏轼迎进门,给他倒了一杯茶,苏轼一路上紧赶慢赶,是真的口渴了,向来自诩雅士名流的读书人,这时也忍住一口喝完了杯中的水。

    柳川给他续上了水。

    苏轼为人十分孤傲,这次若不是为了自己亲弟弟,决然开不了这个求人的口的。

    两杯茶喝完后,苏轼才吞吞吐吐把这件事说了。

    柳川听罢,笑道:“苏老哥不必忧心,这件事交给我去我办便是。”

    苏轼赶紧问道:“如果小弟有所为难,千万不要勉强。”

    柳川微笑着说道:“我这就写一份奏折向官家请求,把苏辙从雷州改为惠州来。我对他也是十分敬仰,我定当尽力,大哥放心便是。”

    的确,苏辙虽然没有哥哥苏轼那么名气大,但却也是历史上的著名文豪,跟父亲苏洵与哥哥苏轼都列入了唐宋八大家之列,八个赫赫有名的唐宋文豪,他们苏家就占了三个。

    而且,弟弟苏辙的官比哥哥苏轼大多了,人家做到了尚书右丞,也就是当朝副相。

    听到柳川答应上奏折请求把弟弟弄到惠州来,苏轼极为高兴,连声称谢。

    他想了想,欲言又止,柳川看出来了,笑道:

    “还有什么人要我帮忙弄过来的,尽管开口,我知道这次被贬到偏远地方的官员可不少,有你交好的咱们都弄到惠州来。”

    苏轼听柳川这么说,似乎这件事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事,不由大喜。

    他哪里知道,柳川表面上被贬实际上是钦差。而柳川要求的不过是给这些贬官换一个贬所而已,根本不是什么难事,他相信宋哲宗会给他这个面子。

    苏轼很少开口求人的,但这一次没办法,豁出去了,既然都已经开口了,又关系到至交好友的安危,顾不得别的。

    叹了口气,拱手道:“既然贤弟这么说,那老哥就厚颜再求你帮个忙,有一个学生,名字叫秦观。

    也被贬到雷州,和苏澈一起,能不能顺便就把他也一起改到惠州来?”

    柳川眼睛一亮,笑道:

    “秦观?我知道,是不是写那个《鹊桥仙》的?——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他的婉约词不亚于你啊,你这个老师教得好。”

    苏轼大喜,他刚才还很忐忑,毕竟柳川愿意帮忙把他弟弟从雷州弄到惠州来,已经很让他感激了,可是他这学生秦观也是他最为得意的门徒,又都是在雷州,捎带手的事。

    因此才鼓足勇气把他的名字也提出来了,就怕柳川拒绝,他老脸难看。

    可没想到柳川却对秦观非常推崇,还背出了他的诗词,怎能不让他惊喜。

    实际上秦观这个时候远没有他苏轼的名气大,因为秦观的官做的并不高,在京城根本不算什么,只是国史院的编修宣德郎而已。

    他的名气是因为他的诗词在后世广为流传,才逐渐大起来的,这个时代并没多少人知道他。

    没想到柳川对他却如此推崇,让他又是高兴又是感激,拱手笑道:“只是一下子要把两个人改到惠州来会不会太为难了?”

    柳川摆摆手说道:“没问题,反正都在岭南嘛,朝廷的人知道了也说不出多少话。官家应该会答应的,大哥放心。”

    苏轼眉开眼笑,听柳川说的这么轻松,心头又活络起来,可是让他再开口求人,他实在抹不开面子。

    柳川都已经答应把他弄两个人过来,一个是他亲弟弟,一个是他最看重的弟子,再要求柳川帮忙,是不是有些人心不足蛇吞象?

    他正在犹豫间,柳川却先开口了,说道:“对了,我听说这秦观后来娶了你妹妹,你有妹妹吗?”

    苏轼愣了一下,说道:“我并没有妹妹呀,不过我倒是有三个姐姐,但是很小的时候就夭折了。”

    柳川其实有多少了解这苏小妹是后世人杜撰出来的人物,她跟秦观之间的婚姻,包括“洞房三难”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都是后世人善意的编出来的动人故事而已。

    他于是笑了笑说:

    “可能是张冠李戴了,不过秦观还真不错,对了,听说你还有一个弟子,叫黄庭坚,也是大名鼎鼎的才子,尤其是书法,已经尽得你的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