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智游天下 > 第1章 钦差查案遇刺

第1章 钦差查案遇刺

    “大明正德年间,御史王大人奉旨彻查地方贪污案。就在他查到吴州府临海县时,发现本地官员在当地可谓是恶名昭彰,民愤极大,怨声载道之声不绝于耳。一番深入细致、抽丝剥茧般的探查之后,王大人发觉本地官员竟与地方豪强狼狈为奸、沆瀣一气,肆意作恶。随着线索渐次浮出水面,王大人惊觉,临海县的这些官员不过是这盘根错节之网中的小角色罢了,此事绝非仅仅关乎贪污,其背后牵涉之人,上至吴州知府,更有朝廷重臣大员。

    王大人深知此事关系重大,其严重性与复杂性已然远远超出自身职权与能力所及。需得将搜集完备的证据线索整理妥当,送返京城,交由皇帝圣裁,才有望肃清这些毒瘤。

    他本欲差遣手下挑选得力之人快马加鞭将证据送回京城,然而反复思量过后,又觉此举弊病诸多。毕竟此去京城,一路关卡林立,人心叵测,倘若途中稍有差池,致使证据遗失或是被人拦截篡改,那么此前一切努力都将化为泡影,后果着实不堪设想。

    于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权衡利弊,他最终下定决心,自己带着装有至关重要证据的锦盒亲自送往京城。

    当他们行至吴州与徐州地界的卷云山时……

    “驾、驾、驾!”

    烈日高悬,仿若一个巨大的火球,无情地炙烤着大地,刺目的阳光令人难以睁眼。伴随着一声声急切又焦躁的驾马声,几个人不断挥舞着手中的马鞭,狠狠地抽打着马屁股。马蹄声嘚嘚,一下下敲打着地面,扬起一路的烟尘,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七八个人骑着马,紧紧护卫着一辆马车在官道上疾驰。马车之内,御史王大人正紧紧抱着一个锦盒。他面容微蹙,额头满是细密的汗珠,喉结在脖颈处上下滑动,神情紧张而不安。只见他双手死死环抱着锦盒,用力的程度像是要把锦盒嵌入自己的身体一般,似乎这锦盒并非寻常之物,而是关系到他身家性命的重要宝贝。

    他不时小心翼翼地掀开马车上的布帘,警惕地观察着路上的情况。哪怕有一丝细微的动静,都会让他一阵哆嗦,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天空中时不时传来几声凄厉的鸦鸣,划破沉闷的寂静。

    这官道顺着卷云山山谷蜿蜒曲折地延伸着,一眼看不到尽头,也不知还要走多久。两边山坡上丛林密布,透着幽深神秘。王大人心中不禁一阵忐忑,赶忙催促车夫加快赶路。

    他早就听闻卷云山一带山匪横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不时会打劫官道上的商旅过客。此刻他们正在这山谷里赶路,四周寂静得可怕,他心里更加惴惴不安,恨不得立刻生出双翅,飞出这片危机四伏的山区。

    卷云山位于丰州地界与京畿地区的交界处,地理位置特殊,基本处于三不管的状态。而且山中密林遍布,仅有一条官道从山谷穿过。这群山匪极为狡猾,消息灵通,一旦察觉风吹草动,就能迅速转移到另一区域,巧妙地避开官府追捕。

    两地官府几次兴师动众地围剿,要么扑空,要么中埋伏,最终都是一无所获,白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两个地方的官府被折腾得焦头烂额,面对如此棘手的状况,索性都不再管了,任由这群山匪逍遥法外。

    每每有商客要途经此地,基本上都会成群结队,彼此照应,或者花费重金聘请当地镖局保护,只求平安穿过这一危险地带。

    经过数天的赶路,装着卷宗的锦盒被王大人寸步不离地带在身边,哪怕片刻也未曾离身。虽说这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颇为引人注目,但一路还算风平浪静,并未遭遇任何波折。

    然而,当他们进入卷云山地界之后,王大人便一直心神不宁。这条路上安静得太过可怕,除了偶尔传来几声鸦鸣,就只剩风吹草木的沙沙声。这种死一般的寂静让他毛骨悚然,心中的不安也越发强烈。他不停地催促车夫:“快点,快点!” 车夫也不敢懈怠,不停地抽打着马屁股,期望能够快些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然而,就在他们行至一处僻静之地时,异变陡生。两侧山坡上突然响起一阵喊杀声,十几个黑影从道路两旁的密林中疾驰而出。与此同时,林中箭雨如蝗,倾泻而下,王大人的队伍瞬间陷入混乱。前面几个带路的护卫应声而倒,就连王大人的马车也中了几箭,受惊跃起。若不是王大人紧紧抓住车栏杆,早就被从车上掀翻下来了,而那车夫也早已身中数箭,没了气息。

    王大人竭力保持镇定,大声呼喊众人抵抗。可黑衣人明显有备而来,人数众多。

    那剩余的几个护卫奋力拼杀,想要护着王大人杀出重围,可黑衣人中明显有几个高手,这几个护卫渐渐难以抵挡他们的攻击。不多时,整条官道上已是血迹斑斑,尸体横陈。

    这时,一个黑衣人纵身跃上王大人的马车,王大人惊呼:“大胆,何方贼人,敢劫朝廷钦差的马车!”那黑衣人并不答话,而是直接拔出长刀,将王大人连人带车劈成了两半。接着,他从锦盒中拿出卷宗,往锦盒里扔下一把珠宝,便招呼众黑衣人闪身离去。

    待消息传回京城,朝堂之上一片哗然。朝廷查案钦差半路被截杀这一惊人消息,犹如一道晴天霹雳在众大臣心头炸响。刹那间,整个朝堂的气氛凝重而紧张,被一层厚重的阴霾所笼罩。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嗡嗡的议论声充斥着整个朝堂。

    更令人惊疑的是,从命案现场来看,王大人尸体流出的血竟然呈蓝色,尸体的皮肤上还出现不少蓝色斑块,这显然是中毒的迹象。就连负责检验尸体的仵作,都无法查明中的是什么毒?而且,尸体旁边还散落着一个锦盒和几件珠宝。

    王大人平时为官清廉,两袖清风,家无余财,这在朝中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也正因如此,当朝皇帝才会对他委以重任,派他去担任钦差大臣查地方贪污案。然而此刻出现的珠宝,无疑又给此案蒙上了一层扑朔迷离的阴影,使得整个事件愈发错综复杂。

    一时间,朝臣们的议论声分成了两派,争论不休。只见吏部尚书郭大人面色凝重,恭敬地对正德帝说道:“皇上,王大人一生清正廉明、公正不阿,怎可能与这些珠宝有所瓜葛?臣以为,定是他于查案之际,探得了地方官吏那足以惊天动地的恶行恶迹,所以才被贼人谋害,更被歹人恶意诬陷。陛下,此事表象虽迷惑人心,但臣恳请陛下务必明察秋毫啊。”

    “凡事切不可妄下论断。那强盗行劫,所图无非财物,如今这珠宝散落于地,不就是证据吗?” 御史大夫李大人斜睨了郭大人一眼,有些阴阳怪气地说道,继而又说道:“哼,谁能保证这背后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勾当呢?可不能仅仅靠着以往那点儿印象,就断定他是清白的。您瞧瞧,现在证据就明晃晃地摆在眼前

    郭大人听闻此言,怒从心起,冷哼一声,双目圆睁,本欲据理力争。就在这时,当朝国舅荣大人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把那随身带着的宝物就这么抛在一边,反倒去抢那既不能果腹,又不能解渴的文书档案。老夫可真是想不明白了,这世上难道还有如此愚蠢无知的贼人吗?这事儿啊,到处都是疑点,可不好轻易下结论呢。哦,对了,这件事情嘛,还是得请皇上您来圣裁。”

    众人纷纷噤声,目光齐齐投向龙椅上的正德帝,等待着圣上的裁决。朝堂上一片寂静,气氛愈发压抑。

    只见正德帝正斜躺在龙椅上,神情慵懒,漫不经心地把玩着他最新得来的一个小巧玲珑的葫芦,对朝堂上的争论似乎并未太过在意。听到荣大人这么一说,不由得微微皱了皱眉,微笑着随口一问:“嗯?荣大人你刚说什么?”

    “哦,王大人被刺一案,可谓疑云重重,扑朔迷离,老夫才疏学浅,愚昧无知,实在无法断定,还望皇上圣决。”荣大人赶忙躬身说道,态度极为恭敬。

    正德帝闻言,脸色瞬间大变,怒容满面,直接将手中的葫芦丢了出去。怒声说道:“你们个个食君之禄,本应忠君之事,可这事儿一出来,一个个就像没了辙的鹌鹑,全把这烫手山芋似的案子往朕这儿推。怎么着?是想让朕当那冤大头啊?朕要是明日判错了,你们可就都摘得干干净净,所有的骂名都得朕来背,到时候后世都得说朕是个昏聩无能的君主。哼,好一帮吃着朕的俸禄,口口声声要报皇恩的‘好臣子’!朕可没那么傻,不会上你们这个当的。”说罢,便气呼呼地扭头背过身去,不再看众人。

    “皇上!请息怒”荣大人被皇上突如其来的怒斥吓得浑身一颤,双腿一软,“扑通”一声跪下道。接着群臣便如秋风中的落叶一般,齐齐跪下,山呼道:“皇上!请息怒!”声音整齐而响亮,在朝堂上回荡。

    正德帝瞥了一眼跪成一片的群臣,冷哼一声说道:“这满朝文武之中,难道就找不出一个人,能把这个让朕头疼不已的难题给解了?这么多臣子,没一个能办事儿的?”

    “陛下,臣愿披荆斩棘,只为求得确凿证据,以解开本案重重疑点!”郭大人毫不犹豫地跪答道,声音坚定有力。

    “哈哈哈,郭卿,你本就主管吏部,这事儿让你去办嘛,朕看是再合适不过。”正德帝见郭大人站了出来,转怒为笑,微微点头说道。

    “谢皇上!”郭大人赶忙答道,心中暗自下定决心,定要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

    荣大人瞥了瞥跪在地上的郭大人,向正德帝秉道:“皇上,这吏部向来只管官吏的任免之事,查案这等事可不在吏部的职权范围之内啊,皇上。臣以为此举不妥,还请皇上斟酌。”

    这时,皇帝的近身太监赵才弓着身子,悄悄挪到皇帝身旁,陪着小心轻声说道:“皇上,这吏部的职权确实与查案对不上号呢,皇上圣明,此事还是另选他人为好。”

    这时刑部尚书魏大人挺身而出说道:“老臣愿意前往!”

    同时,御史大夫李大人也不甘示弱,急忙说道:“皇上,臣执掌监察,臣愿意跑一趟!”

    正德帝的脸不由得阴沉下来,眼中闪过一丝恼怒,说道:“你们这是什么意思?嗯?先前无人站起来的是你们,现在又都争着要去,朕的朝堂难不成是你们戏耍玩乐之所?不管怎样,朕已然应允了郭卿此事,君无戏言,朕既已决定之事,岂有更改之理!”随即又对着郭大人说道:

    “郭卿,你此番前去,路途遥远,身负重任,朕赐你一件东西。”说完便在龙椅上急切地找寻起来。“嗯?去哪里了?”

    下面大臣见正德帝正在找东西,纷纷窃窃私语起来:

    “必然是尚方宝剑!有了此剑,郭大人查案就可以先斩后奏!”

    “御赐金牌也说不定,这下有人要倒霉咯!”

    只见正德帝一阵欣喜,大声说道:“哈哈哈,原来在这里,找着了,郭卿,拿着。”

    郭大人满心期待地伸手接过,定睛一看,竟然是刚刚皇帝把玩的那个葫芦,一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满脸疑惑地问道:“啊?这…… 皇上?”

    “郭卿,你瞧,这葫芦刻得多好,栩栩如生、巧夺天工。京城到吴州路途千里,这玩意儿你拿着一路玩赏吧。退朝。” 皇帝说完,便大笑着起身,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朝堂,只留下郭大人呆立在原地,望着手中的葫芦,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