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太后在文帝时代就双目失明,因此不知道刘彻的模样,刘彻登基一段时间,窦太后听宫女说刘彻长的很像高皇帝,窦太后心中一惊,她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可以想象得到刘彻的长相。她立刻命人将刘彻带来,当她摸到刘彻的脸庞时,不禁流下了眼泪。
“这孩子长得真像他的祖父啊”窦太后喃喃自语道。
刘彻感到窦太后的手在自己脸上轻轻抚摸,心中涌起一股温暖的感觉。
“祖母,孙儿来看望您了。”刘彻轻声说道。
窦太后微笑着点点头,拉着刘彻的手聊了起来。从此,刘彻在窦太后心中的地位更加稳固了。
窦太后坐在刘彻对面,缓缓说道:“孙儿啊,你可知道,我为何反对儒学?”刘彻微微皱眉,摇了摇头。窦太后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儒学强调君臣父子之礼,注重等级制度,这与我大汉的治国理念不符。我大汉以黄老之学为治国之本,主张无为而治,让百姓休养生息。儒学的兴起,必然会打破现有的平衡,引发社会的动荡。”刘彻听了,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窦太后又说道:“再者,儒学的一些观点过于理想化,不切实际。例如,儒学主张以德治国,但是在现实中,道德的约束往往是有限的,还需要法律的制裁。”刘彻忍不住说道:“但是,儒学也有其可取之处啊,它可以教化百姓,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窦太后微微一笑,说道:“孙儿啊,你还年轻,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教化百姓固然重要,但是不能仅仅依靠儒学。我们还需要采取其他措施,例如减轻赋税、发展农业、加强军事等,才能让国家真正强大起来。”刘彻听了,心中豁然开朗,说道:“祖母,孙儿明白了。您的教诲,孙儿一定会铭记在心。”窦太后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孙儿啊,你是大汉的未来,一定要慎重选择治国之道,不能被儒学所迷惑。”刘彻郑重地说道:“祖母放心,孙儿一定会为大汉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窦太后又语重心长地说道:“彻儿,匈奴乃是我大汉多年的边患,但动兵之事切不可轻率。”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忧虑和关切。
刘彻静静地听着,心中虽有不甘,但也明白窦太后的苦心。他微微皱眉,说道:“祖母,匈奴屡屡犯我边境,百姓受苦,朕怎能坐视不管?”
窦太后轻轻叹了口气,说:“我并非不让你对匈奴用兵,只是此事需从长计议。战争带来的不仅是人员伤亡,还有国家的负担。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确保胜利。”
刘彻点了点头,说:“祖母所言极是,朕会慎重考虑的。”
窦太后看着刘彻,眼中闪过一丝欣慰,说:“彻儿,你是大汉的皇帝,要为天下百姓着想。切不可因一时冲动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刘彻站起身来,向窦太后行礼道:“多谢祖母教诲,朕定会铭记在心。”
窦太后微笑着点了点头,说:“去吧,好好想想。”
刘彻转身离去,心中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既能保卫国家的安全,又能避免战争带来的灾难。
刘彻回到寝宫后,立即召集了李广、司马煫、卫青和司马镐四人,商讨对匈奴的作战计划。
“朕决定对匈奴发动一场战役,但这需要我们精心策划。”刘彻目光坚定地说道。
李广率先发言:“陛下,末将认为应以骑兵为主力,深入匈奴腹地,给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司马煫却提出了不同意见:“李将军此法虽勇,但风险过大。不如先派使者前往匈奴,探其虚实。”
卫青沉思片刻,说:“陛下,我军可采取分进合击之策,一路大军正面吸引匈奴主力,另一路则绕至敌后,截断其退路。”
司马镐接着说:“此外,我们还需加强情报收集,了解匈奴的兵力部署和战术特点。”
刘彻听了众人的建议,心中已有定论。“诸位爱卿之言都有可取之处,朕会综合考量,制定出最合适的作战方案。此次一战,关系到大汉的边疆安宁,务必要慎之又慎。”
司马煫眉头紧锁,一脸忧虑地劝谏刘彻道:“陛下,对匈奴的战争需速战速决啊!长久拖下去,必将损耗国力,使百姓受苦。”
刘彻听后,陷入了沉思。他深知战争的代价,但匈奴的威胁又让他不得不采取行动。
司马煫继续说道:“陛下,如今国家的财力、物力都在战争中消耗巨大。百姓们也因战争而生活困苦,民不聊生。若再继续下去,恐怕会引发社会动荡。”
刘彻微微点头,他明白司马煫的担忧不无道理。他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远方,心中暗暗下定决心。
为国操劳日久的窦太后终于一病不起,窦太后躺在病榻上,面色苍白,气息微弱。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急,因为她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她用尽最后一丝力气,紧急召见了刘彻。
刘彻匆匆赶来,看到窦太后病重的样子,心中不禁一阵悲痛。他跪在窦太后的床前,握住她的手,轻声说道:“祖母,您有什么吩咐?”
窦太后看着刘彻,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她吃力地说道:“彻儿,祖母快要不行了。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和大汉的江山。你一定要好好治理国家,不要辜负祖母的期望。”
刘彻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说道:“祖母,您放心吧。我一定会努力治理国家,让大汉更加繁荣昌盛。”
窦太后微微点头,然后又说道:“彻儿,你要记住,作为皇帝,要有仁爱之心,要关心百姓的疾苦。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和支持。”
刘彻再次点头,说道:“祖母,我记住了。我一定会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让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
窦太后听了刘彻的话,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窦太后转头看向其他人,缓声道:“你们都是大汉的忠臣良将,日后定要辅佐皇帝,共同守护这大汉的江山社稷。”
众人齐声应道:“臣等谨遵太后教诲!”
窦太后轻点了下头,目光渐渐变得迷离,仿佛回忆起了过往的种种。她喃喃自语道:“这一生,也算是无悔了”
说完,窦太后便永远闭上了眼睛,结束了她传奇的一生。
刘彻悲痛欲绝,放声大哭。满朝文武皆伏地痛哭,为这位伟大的太后送行。
而后,刘彻在太后葬礼后,宣旨大赦天下,并下旨减轻赋税徭役,以示对太后的哀思。同时,他也牢记太后的临终嘱托,开始励精图治,积极推行改革,力图让大汉王朝更加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