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李世民魂回大秦 > 第3章 荒野狩猎,初显身手

第3章 荒野狩猎,初显身手

    “原本没计划这第四件事情的,来了九原郡,了解了北疆的一些情况后,朕临时决定这第四件事,就让朕替你们去做吧。”李世民继续说道。

    “朕决定亲自出使东胡,为你们去要战马。”李世民刚这么一说,各位将领便急忙制止。

    “万万不可,陛下,万万不可,您乃万金之躯,关乎大秦国运,您万万不可以身犯险,您可以派末将等前往啊。”连说三个“万万不可”,也说明了将领们极不同意李世民去冒险。

    李世民也不是非要去出使东胡不可,按其前世秩序,东胡被匈奴击溃灭国后,逃离的两支东胡人,一支退守乌桓山,发展成了后来的乌桓族,另外一支退居鲜卑山,发展成了后来的鲜卑族,而前世的李世民是有着鲜卑族血统的,因为其母亲窦氏和祖母独孤氏都是鲜卑人。也许是血统的召唤,李世民还是决定去看看此时的东胡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无碍,无碍。”李世民这时对着王离将军继续说道:“刚才你问的,20万大军移防上谷郡,怎么消除匈奴的怀疑,此时朕就告诉你。”

    “朕的车辇将大张旗鼓的随你的大军一起东巡上谷郡,北疆不太平,朕沿北疆防线东巡,你派20万大军一路护送,这一点都不过分,也不会置人怀疑,抵达上谷郡后,等朕的车辇南下及西归后,你要将这20万人马分散隐匿到附近的代郡、渔阳郡等边境的其他郡县,造成20万大军继续护送朕的车辇西归的假象。你明白吗?”李世民解释道。

    “陛下英明,这确实可行,也就是陛下也随我等一同前往上谷郡?”王离问道。

    “不不不,朕还是不喜欢坐那慢悠悠的车辇,忒没意思。”李世民笑道。“朕出行,本意就是要走访考察民间疾苦,如果坐车辇出行,有大队人马跟随,沿途官僚必溜须拍马,提前安排,朕还怎么了解民间之事呢?所以朕决定就带蒙毅及其护卫20人,乔装成商人,先去云中郡,然后抵达雁门郡,再往南入勾注塞(即雁门关,唐初才改称为雁门关),朕打算去晋阳看看,晋阳之后再东行,出井陉口,去巡视下原燕赵之地恒山郡和河间郡,然后再北上上谷郡。”

    李世民这样的行程安排,一是他自己想再走走北方的那些著名关隘,比如勾注塞,井陉口等等,对于一个军事集大成者来说,对地形地貌有着天然的敏感和兴趣;其次是想去晋阳看看,前世那个与父晋阳起兵的翩翩少年,多么意气风发啊;第三,燕赵多义士,也许会像上次邯郸行那样遇到像韩信那样的人才。

    “皇上体恤民间是百姓之福,但如果就带这么几个人暗访,恐怕不安全吧?”王离将军说道。

    蒙毅也接着说道,“臣等虽会舍身护驾,但20人的小队伍,臣也不敢做到万无一失,还请皇上收回成命。”

    李世民拍了拍蒙毅的肩膀说:“朕生于皇室,长在深宫,如果不前往民间探访,不了解百姓之所需,朕之决策又怎么能用之于民呢?朕这点冒险是非常值得的。”

    “皇上”众将还想继续劝说。

    “大家不用劝了,朕意已决,无需多言。”李世民喝道。

    王离见此,就想着退一步,以退为进以打消刚才李世民说的要出使东胡的想法,于是说道:“皇上您既然决意要东游暗访,那出使东胡之事,就另议了?”

    “哈哈,你个机灵鬼。”李世民笑道:“朕都说了要北上上谷郡与你汇合,大军拔营移防,速度比我等策马要慢,所有朕预计将会与尔等同时到达上谷郡。”

    “届时,朕将以秦国皇帝特使身份,出使东胡,有大秦皇帝车辇和你的20万大军在此陈兵,有如皇帝亲征,有此威压,东胡不敢对大使怎么样,朕之安全无虑。”李世民解释道。

    众将听后,李世民的谋划也确实天衣无缝。

    不过,李世民依然严肃的对王离说道:“大军出关,进入草原腹地,靠步兵是不行的,你这20万大军中,虽然也有5万骑兵,但都是中原马,不善于长途奔袭,所以届时你要带兵出关的话,不能追击过深,你部下骑兵也要多加演练骑射和劈砍,明白吗?”

    “明白,陛下请放下。”王离道。

    “好,今天很晚了,大家都先回去休息,明日各自去准备。”李世民说道:“韩信,朕很久没有游猎了,明日你安排朕前去游猎一番,朕的那张硬弓,再不用都要发霉了,哈哈哈。”

    “诺”韩信回答道。

    第二日一大早,李世民已经换好了黑色戎装,这一身打扮,骑在他那匹枣红色的大宛马背上,更显得威风凛凛,器宇不凡。他的那张硬弓,是回咸阳后按唐制角弓样式,吩咐工匠打造的,满弓三百斤;而他习惯用的四羽箭,也比传统秦箭多两根羽毛,即四根羽毛,而且箭身也要长三寸,四羽箭比传统箭飞行更平稳,精准度更高,但因为增加了羽毛和箭身长度,这也意味着要用更大的力度把箭射出去;他腰间的那把佩刀,也是回咸阳后,按唐横刀规格和工艺要求,让铁匠千锤百炼打造出来的,虽然不及唐时工艺,但此刀坚硬锋利程度已远超同期的其他秦剑秦刀,但由于时间短,工艺复杂,这半年多来也就试验出这么一把横刀,还不能装备军队之用,另外用同样的材料和淬火工艺,打造出了一把四尺长的长剑。一刀一剑,剑作为身份象征,时常佩戴,而这刀也就在打猎的时候会佩戴上了。

    李世民出去打猎是不习惯一大堆人,簇拥前往的,那样极没意思,他出游打猎往往也就带二三十人,轻装前行,并不在意猎多猎少,也就是钓鱼不在于鱼,而在于钓的那个过程。

    一行人出城后,一路往北前行,夏日里的草地树林,郁郁葱葱,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场景就在眼前,前面巍峨挺拔的大青山高耸入云,黄河之水清澈无比,滋养着沿岸的万千生物。这大好河山,怎么能易手给那匈奴呢?李世民不禁感慨道。

    此时,所带的猎犬惊动了草丛中隐藏的野兔野羊,李世民见机搭弓射箭,弦响之后,三丈之外的惊兔带箭跳跃下后便倒下,众人无不惊讶,大秦天子居然有如此之身手,当然也可能只是运气好而已

    但很快,他们发现这不是运气。只见天际边映入眼帘的有一小队人马,约十人左右,飞快的往这边驰骋过来,随着距离的接近,韩信,蒙毅等人已看出这些人为匈奴装扮。

    “匈奴兵,保护陛下。”韩信急道,周边卫士随即簇拥过来,把李世民夹在中间。

    “无妨,你们没看出来吗,前面那个疯狂打马,又频繁回头望向后面的,似乎受了箭伤,他怀里还绑着个三四岁的小孩,而离他身后一箭之外追赶的那七八个人,还时不时的向他射箭,这分明是在追杀他们。”李世民命令道,“赶紧救人!”

    不等身边卫士反应过来,李世民已经拍马奔驰而去。

    “皇上”身后人急呼,但李世民的坐骑是大宛宝马,一旦跑起来,韩信,蒙毅以及那群卫士的匈奴马怎么能追赶得上呢?不一会儿就拉开了一箭之距。

    李世民距离那队匈奴追兵,在其硬弓射程之内时,迅速连发三箭,“嗦,嗦,嗦”,四羽箭所到之处,三名匈奴兵应声跌落马下随即李世民拔出他的那把横刀,迎着剩余的匈奴兵打马冲过去,双方对马互砍,李世民抢得先机,举刀下砍,那匈奴兵赶紧以弯刀置头顶之上格挡,但横刀锋利无比,在飞驰的马速加持下,弯刀断裂,余势而下已削去匈奴兵半个头颅,并跌落马下

    眨眼间,四名匈奴兵就已跌落马下,李世民勒马调头,身后对马而过的其余四名匈奴兵已被赶来的卫士射杀于马下。

    韩信,蒙毅等人赶紧拍马过来,发现李世民无碍才放下心来,“皇上,你这样太危险了,你若有个闪失,我等如何是好,您要以秦武王为戒,以大秦国运为重。”但又见李世民有如等骑射身手,无不钦佩服气,与当年的那个扶苏公子,完全不一样啊,这就是实力,即上马能打天下,下马也能治天下。

    此时,被追杀的那个受伤的匈奴人也被卫士搀扶着走了过来,他怀里抱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他不会说中原话,说的是匈奴语,韩信等人能听得懂他的匈奴话。

    原来他是匈奴老单于头曼的贴身卫士,他叫赫连,而怀里的那小孩则是老单于头曼小儿子的儿子,也就是老单于的孙子。冒顿射杀头曼上位后,便对头曼和其小儿子身边亲信大臣赶尽杀绝,他见机抱着这个小孩,逃了出来,在草原上东躲西藏,冒顿则派了好几拨卫士各路寻找,在临近九原郡时,终于被他们发现了,所以一路追杀过来,幸亏遇到李世民一行人,要不然就躺尸于此地了。

    李世民知晓后,便吩咐韩信将此人和那小孩,护送至上郡好好照料,赫连此人,今后必有大用,他可以做向导,带你深入匈奴王廷,但也要查清其确切身份,以确保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