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李世民魂回大秦 > 第1章 问政贾谊,召萧何张苍入京

第1章 问政贾谊,召萧何张苍入京

    李世民回咸阳已有几个月了,这段时间也确实忙碌,除了大婚,其余留下来未处理的政事也颇多,所以一直都待在咸阳宫里,没有机会出去逛一逛。

    这一日,用过早膳,天气尚好,鸟语花香,李世民心情愉悦,一是新政新律法实施以来,徭役大减,农事增多,去年粮食大丰收,老百姓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二是他的长孙皇后已怀上龙子,所以他决定轻装带长孙柔去宫外走走,散散心。

    一行人走在咸阳城的大街上,因为是轻装,护卫随从也不多,所以并没有打扰到其他百姓,这里人口密集,商贸繁盛,商品琳琅满目,好不热闹,果然是当今天下第一大城市。

    李世民一行人心情甚好,所以也就漫无目的的在大街上边走边逛,但走到一处幽静的街道旁,他停了下来,里面传来了嚷嚷读书声,他望向牌匾,“稷下学宫”四个大字映入眼前。他突然想起,他让蒙毅安排人把贾谊接到此,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这都逛到稷下学宫了,也得去看看吧。

    他让其他随从留在外面,只和长孙柔、蒙毅三人一起进去,学宫祭酒毛亨是李世民请来的大师,即便李世民乔装,他也是认得出来,所以赶紧过来跪迎。

    李世民快步上前,把他扶起来,轻声说道:“祭酒不必多礼,朕只是来看看,不必弄出大动静来打扰大伙儿。”

    毛亨,与李斯、韩非子等是同窗,都是一代名家荀子的弟子,毛亨为赵国邯郸人,其为《诗经》所著的注解《毛诗故训传》,在时下颇为有名,学术功底扎实,其对荀子思想也极力传承,因而被李世民请来担任这学宫祭酒。

    “祭酒,去年朕让蒙毅接过来的那个少年贾谊,还在否?”李世民问道。

    毛亨指着不远处的一少年,回答道:“还在,您看,那边亭子下的那个,这贾谊确实是个人才,这才半年,学术突飞猛进,论政论学,没有人能驳倒他,皇上真是慧眼识才啊,老臣佩服,老臣这就去叫他过来。”

    “不用了,朕过去看看。”李世民赶忙拦住毛亨,他决定自己过去问问这贾谊。

    此时的贾谊正在不远处的一亭子里,背对着他们,正聚精会神的读着荀子的书,看样子又长高了不少,也壮实了不少,也许是太专注于读书,李世民等人走到身后了,他也没有发现。

    “贾谊。”李世民喊道。

    贾谊一惊,忙转身来,看来人是李世民、长孙柔和蒙毅等,激动不已,忙迎上来说道:“李公子,长孙姑娘,蒙管家,你们来啦。”他还以为是去年雁门关下客栈遇到的那个李世民。

    毛亨一头雾水,不知道贾谊在说什么,忙斥道:“你在胡说什么,还不跪下,这是皇上和皇后,那个是左丞相蒙毅。”

    “啊?”贾谊吓了一跳,赶紧跪下,说道:“小生有眼无珠,没看出您就是当今皇上。”

    李世民把他扶了起来,笑着说道:“不知者无罪,起来吧,这里的生活,还习惯吧。”

    贾谊回答道:“承蒙圣上眷顾,一切都好。”

    “好,甚好。”李世民看了看贾谊读的书,然后继续说道:“荀子固然好,但大秦以法强国,法自秦孝公启用商鞅起,便是大秦的立国之本。律法为本,儒家道家为辅,兼容其他百家,这是大秦今后的施政方针,所以你要明白。”

    “诺,小生谨记皇上之言。”贾谊回答道。

    “嗯。”李世民望着贾谊,他也陷入了沉思,贾谊也只是他私访路上遇到的人才,华夏之大,人才众多,不可能都要自己私访才能得到吧,要如何才能得到更多的像贾谊那样的人才呢?

    大秦当前的人才选拔制度,还是沿用始皇帝时候的,便是以察举制为主,军功制、征辟制等为辅的人才任用制度。察举制就是各级官员,各大权贵等向朝廷推荐人才,而且也只能有身份地位的人,才有资格推荐别人,普通平民百姓是没有资格的;军功制在大秦统一前是主要的人才选拔制度的,但统一六国后,中原腹地都已是和平期,军功制已退为辅了;征辟就是皇上征召和王公权贵辟用,比如毛亨便是皇上征召的。

    察举制有很大的弊端,因为都是王公大臣、各级官员推举的人才,所以很容易形成门阀,形成小团体,这不利于皇权的统治,不利于中央集权,这点李世民是很清醒的,那该如何打破这种制度呢?他想过在往世隋唐时杨广的经验,即推动科举制,把选拔人才的主要权力放在中央,握在皇上的手里。但任何一项政策上的大改革,都会受到很大阻力的,之前的商鞅,不久前的先皇始皇帝,以及往世轮回历史的他爹的大表哥隋炀帝杨广在推动科举等方面,都面临极大阻力,甚至灭国,所以李世民也在等机会。

    “皇上,您怎么了?”贾谊看李世民在那发呆的盯着自己,不解的问道。

    “没,没什么,朕想到了些东西。”他再望向贾谊,心想,要不问问这贾谊的想法?

    “贾谊,朕有话问你,”李世民对着贾谊说道:“大秦统一六国后,军功制已不适用当前的人才选拔,而先皇推动的察举制,也很难网罗民间的人才,如果朕没有碰到你,也许你今后就可能也不为我大秦所用。”

    贾谊低头以示谦虚的回应下李世民。

    李世民继续说道:“所以,当下有什么更好的制度,能够网罗更多的人才服务大秦呢,华夏之大,也需要更多的人来治理。”

    贾谊想了想说道:“小生不才,不敢妄言国政。”

    “没事,有什么想法,但说无妨。”李世民鼓励道。

    “小生对这制度有过思考,因为这也是小生的遭遇,如果不是皇上,小生也不可能来到这稷下学宫。”贾谊说道:“所以小生就想,何不开科举士?”

    “开科举士?”李世民惊呼,这半年贾谊都经历什么了,这么划时代的制度,他提前八百年就考虑过了?

    “对,开科举士。”贾谊继续说道:“就是开设考试科目,天下之人不论老少,均可参与,以此选拔优秀的人才,由皇上或各级官府任用。对于考试科目,如皇上所言,法是大秦立国之本,而儒道为辅,兼容百家,那么朝廷可以统一设定主要科目,甚至统一科考教材,比如大秦的律法、孝经、论语、诗经、尚书、春秋左传、周礼等这些可以作为基础科目,是必学必考,而兵家、墨家、水利等百家可以作为专业科目,选择参加,以用于专业岗位。”

    “妙,妙,妙。”李世民没想到这个才十一岁的少年,就有如此成熟的想法,于是他转身问蒙毅和毛亨,“你俩觉得可行否?”

    毛亨和蒙毅的立场是与李世民一起的,所以他们自然不会反对,所以回答道:“臣等觉得可行。”

    “好,你们都觉得没有问题,那就着手研究推行。”也许推动科举,现在势在必行了,即便会遇到阻力,李世民觉得也是时候迎难而上了,那用谁来推动此事呢?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人,一个之前在始皇帝时犯过罪的人。

    “毛亨,你与你师弟张苍,是否还有来往?他现在何处?”李世民问道。

    毛亨一头雾水,他不清楚李世民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因为张苍在始皇帝时期做过御使,犯过罪,虽然李世民即位后赦免了,但因过往有罪经历,所以没有被重新启用,一直赋闲在家,但作为荀子的弟子,他却与李斯、韩非子等人观念相同,更精于律法,且做事雷厉风行,不苟私情。若按往世历史走向发展的话,张苍也做过汉文帝时的丞相,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臣与张苍时有联系,他当前正在咸阳。”毛亨回答道。

    “甚好,你即刻通知他前来,朕决定任命你和他主要负责设科举士的工作,你们都是大师荀子的弟子,对经书典籍律法都极为熟悉,而张苍行事雷厉风行,果敢有魄力,此事还真需要他这种风格。”李世民说道。

    “臣领旨,张苍师弟想必也不会拒绝的。”毛亨其实也想与他两个师兄李斯,韩非子一样有一番作为,今天这么一个机遇,他可不想错过,所以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再就是当今皇上敢再次启用张苍,也说明他确实是一个有气度,有魄力的一国之主。

    “嗯,甚好,需要什么人都可以直接来找朕,贾谊也可以为你等所用,遇到阻碍,与朕说就是了,朕给你们撑腰。”

    “诺。”毛亨与贾谊答复道。

    “张苍?对了,还有个萧何,朕怎么就给忘了呢?”李世民心想:“按往世历史,这萧何也是个人才,冯弃疾已年老,干不了多少年了,那这右丞相之位一直都没有合适人选,萧何却是个丞相的理想之人,只是他现在还没有啥功绩,履历也不够深,任命他为右丞相也不能服众,何不把他召回京城,历练几年?”

    于是,他问蒙毅:“蒙毅,你回去查下官簿,沛县主吏掾是不是叫萧何?”

    蒙毅回答道:“各级郡县任命之官员,以及官员考核,丞相府都需要过目,我不久前审批了泗水郡沛县的官员年终考察,确实有个叫萧何的,皇上怎么会知道有这么一个人?”蒙毅很纳闷,因为以萧何的官职,太微小了,而且沛县也远离咸阳,以李世民的身份,是很难接触到,他怎么会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呢。

    “这个你不用多问,回去后,你把他召回咸阳来,就在你身边辅助你。”李世民说道。

    “诺。”蒙毅虽然有所诧异,但对李世民的决策,他一般都不会反驳,因为这一年多来,李世民的决策,基本都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