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二战之特种兵归来 > 第4章 枣宜会战

第4章 枣宜会战

    枣宜会战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与日军在湖北枣阳和宜昌地区进行的一场重要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1940年5月至6月,是日军为了迫使中国政府投降,以及为了巩固武汉外围占领区而发动的。在这场战役中,中国军队奋勇抵抗,但最终未能阻止日军的进攻。然而,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也给日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展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枣宜会战对于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标志着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防御阶段进入了尾声,同时也为中国军队在后续的战争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这场战役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里,日军的战略目标是捕捉并歼灭第五战区的主力部队。他们采用了一种两翼迂回、中间突破的战术策略,于五月初开始发动攻击。中国军队在枣阳附近与日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然而,由于日军的迅速推进和强大压力,中国军队最终不得不选择撤退。5月8日,枣阳沦陷,落入日军之手。

    第二阶段,日军在汉水(襄河)以东作战中遭受重创,但他们依然坚定地执行原计划,目标直指宜昌。五月三十一日夜晚,日军开始渡河行动,出乎意料的是,他们并未遭遇强烈抵抗,顺利在拂晓前完成渡河。中国方面错误估计日军不会进攻宜昌,因此在第一阶段作战中将负责河西守备的大部分部队调至河东,致使河西兵力严重不足。日军抓住这一机会,迅速推进,轻易突破了中国军队的防线。

    在这场激烈的战役中,中国军队的杰出抗日爱国将领张自忠将军在南瓜店的激战中英勇牺牲,他成为中国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之一,其事迹令人深感敬佩。

    枣宜会战最终以中国军队的撤退结束,但这场战役给日军带来了沉重打击,同时也充分展示了中国军队和人民坚决抵抗外来侵略的坚定决心。尽管面临巨大压力,中国军队始终坚守阵地,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用鲜血捍卫国家尊严。这场战役不仅是军事上的较量,更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激励着无数中国人为抗击外敌、保卫家园而奋斗。

    枣宜会战双方参战部队情况

    中国方面参战部队具体如下:

    第 2 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这支部队拥有强大的战斗力和丰富的战斗经验,其士兵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擅长各种战术,能适应不同的战场环境。

    第 11 集团军(总司令黄琪翔):这支军队以勇猛善战著称,他们的士兵勇敢无畏,敢于面对任何敌人,在战场上表现出色。

    第 31集团军(总司令汤恩伯):这是一支精锐之师,其士兵具备高超的战斗技能和坚韧的意志力,能够在艰苦的战斗中坚持到底。

    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这支集团军由著名将领张自忠率领,他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爱国精神赢得了士兵们的尊敬和信任。该集团军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许多辉煌战绩。

    第29集团军(总司令王瓒绪):这支部队具有高度的纪律性和团队精神,他们的士兵紧密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完成各项任务。

    第22集团军(总司令孙震):这是一支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军队,他们善于运用新战术和新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作战能力。

    江防军(总司令萧之楚):负责守卫长江防线,防止日军渡江入侵。他们的任务艰巨,但他们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抵抗精神,成功地保卫了国家的安全。

    第5战区部队(总司令李宗仁):这是一支综合性的军队,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等多个兵种。他们在第五战区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为保卫祖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日军参战部队具体如下:

    - 第3师团(司令官山胁正隆) :这支部队历史悠久,战斗力强,是日本陆军中的精锐之一。

    - 第13师团(司令官内山英太郎):同样具有强大的作战能力和丰富的战斗经验。

    - 第39师团(司令官澄田赉四郎):该师团在战争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 第6师团的一部分(司令官町尻量基):虽然只是一部分,但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这些部队在战场上相互配合,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战斗力。他们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给我方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然而,我军战士不畏强敌,奋勇抵抗,与日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第40师团的一部分(司令官青木重治)

    第18旅团(司令官久纳诚一)

    第11军(司令官园部和一郎)

    在这里重点讲解描述国民革命军第33集团军历史和张自忠将军

    第 33 集团军,这是一支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闪耀着光芒的重要部队。它的诞生可以追溯到 1939 年 1 月 14 日,那一天,它奉命组建而成,成为了中国军队中的一支生力军。首任集团军总司令由蒋鼎文兼任,他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带领着这支队伍在战场上崭露头角。而副总司令则是胡宗南,这位声名显赫的将领也为集团军注入了强大的战斗力。

    第 33 集团军被誉为第五战区的主力兵团之一,他们如同钢铁般坚不可摧,肩负着保卫国家、抵御外敌入侵的重任。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他们经历了无数次激烈的战斗,每一次都如同一场生死较量。而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随枣战役和枣宜战役。这两场战役见证了他们的英勇无畏和顽强拼搏精神,让敌人闻风丧胆。

    在随枣战役中,第 33 集团军与其他兄弟部队紧密合作,宛如一个巨大的拳头,共同对抗日军的凶猛进攻。他们毫不畏惧,奋勇杀敌,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决心。战场上,硝烟弥漫,枪声震耳欲聋,但他们始终坚守阵地,寸土不让。每一名士兵都是一颗坚定的螺丝钉,紧紧地钉在了祖国的大地上。这场战役不仅给日军造成了沉重打击,更彰显了中国军人的坚韧和毅力。

    第 33 集团军的战士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铸就了一座坚不可摧的长城。他们的每一滴鲜血都化作了一片璀璨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国家。他们的每一次冲锋都是对敌人的致命打击,每一次坚守都是对祖国的深情告白。这些无名英雄,虽然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但他们的精神却永远铭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他们是国家的脊梁,是民族的骄傲,更是我们心中永不磨灭的光辉形象。让我们铭记这段历史,缅怀那些为了国家独立和人民幸福而英勇牺牲的先烈们!

    而枣宜战役则是一场惊心动魄、生死攸关的较量。第 33 集团军的战士们毫不犹豫地投身于战场,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每一声呐喊都震撼人心。他们以无畏的勇气和顽强的斗志,一次次击败了敌人,捍卫了祖国的尊严。这场战役不仅展现了战士们的英勇无畏,更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们的牺牲和奉献成为了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的光辉篇章,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正是因为有了第 33 集团军这样的英勇部队,中国人民才能够在艰难困苦的岁月里咬牙坚持,顽强抵抗,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被铭记在历史长河之中,成为激励后人为之奋斗、勇往直前的强大动力。

    第 33 集团军的战士们以血肉之躯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用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与民族的荣耀。他们的英勇无畏、坚韧不拔,让敌人闻风丧胆;他们的忠诚奉献、牺牲精神,感动了无数国人。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就是那一颗颗闪耀的明星,照亮了人们前行的道路。

    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的时代,但不能忘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第 33 集团军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只有坚定信念,才能实现伟大梦想。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的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让我们铭记那些英雄的名字,传承他们的精神,共同书写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辉煌篇章。相信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就一定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1938年10月至1940年5月,张自忠担任第33集团军总司令,他是著名的抗日将领,在1940年5月16日的枣宜会战中阵亡殉国,是亲临前线参加对日作战而阵亡的军阶最高的将军,后被国民政府追赠上将军衔 。张自忠阵亡后,冯治安继任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后刘和鼎的第三十九军曾加入过该集团军的战斗序列。

    1941年第三十三集团军参加过第二次长沙会战策应作战。1941年后,第三十三集团军奉令调归第六战区指挥管辖,后参加过鄂西会战、常德会战外围作战、豫西鄂北会战等战役。自1944年起,冯治安的第三十三集团军在第六战区的指挥下一直管辖刘振三的第五十九军和何基沣的第七十七军 。

    张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荩忱,是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出生于山东临清唐园村的一个官宦家庭。他早年在天津北洋法政学堂接受教育,并在1911年秘密加入同盟会,投身于革命运动。1914年,张自忠投笔从戎,加入冯玉祥的西北军,因勇敢善战而逐渐晋升,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

    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张自忠历任第59军军长、第33集团军总司令兼第5战区右翼兵团总指挥。他曾在台儿庄战役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台儿庄大捷赢得了时间,并在多次战役中展现出坚定的抗日决心和英勇的战斗精神。

    1940年5月,枣宜会战中,张自忠亲自率领部队与日军决战。在战斗中,他身先士卒,身负重伤,最终在南瓜店附近的战斗中壮烈殉国,时年49岁。张自忠将军的牺牲,令全国悲悼,他的遗体被运往重庆安葬,成千上万的民众为他送行。

    张自忠将军被追授为陆军上将,他的英名和事迹被后人所铭记。他被誉为“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杰出代表”。为了纪念这位英雄,北京、天津、武汉等城市的一些街道被命名为“张自忠路”。

    张自忠将军在枣宜会战中的名言是:“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这段话出自他1940年5月1日亲笔写给部下各将领、各部队的信中。通过这番话,张自忠将军表达了他不屈不挠、誓死捍卫国家民族的坚定意志和决心。

    而卢家驹上校听闻张自忠将军在湖北宜省城市南瓜店十里长山壮烈殉国后,他心如刀绞,悲痛欲绝。他深知张自忠将军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是民族的英雄,他的牺牲对国家和人民来说是巨大的损失。于是,他和李蔚然中校参谋长商议亲自护送张自忠将军灵柩运回重庆,让这位英雄能够得到安息。

    卢家驹上校坐在指挥车上,神情严肃而专注。他的目光透过车窗,扫视着前方的战场。战场上硝烟弥漫,火光冲天,炮声震耳欲聋。他深知这次任务的重要性,也清楚面临的困难和危险,但他心中充满了对张自忠将军的敬意和对国家的忠诚。困难和危险,但他心中充满了对张自忠将军的敬意和对国家的忠诚。。

    从湖北到重庆的途中一路上危机四伏,时刻要提防敌人的偷袭和埋伏,卢家驹上校将张自忠将军的灵柩送回了后方为英雄举行了庄重的葬礼。这不仅是对张自忠将军个人的敬重,更是对所有为国捐躯者的敬仰。他用行动向世人证明了军人的勇敢和担当,以及对英雄的深深敬意。张自忠将军的遗体。他小心翼翼地将遗体带回,并妥善安置。这一刻,整个部队都沉浸在悲痛之中,但同时也为能找回英雄的遗体而感到欣慰。

    1940年5月,张自忠将军的灵柩从湖北宜昌出发,经过多个城市,最终于5月28日抵达重庆储奇门。在重庆储奇门码头早已经站满了军人和百姓,表达了对张自忠将军的哀悼和尊敬。张自忠将军的灵柩在重庆码头时,受到了十万人的哀悼,场面极为庄严肃穆。

    张自忠将军的遗体最终被安葬在重庆北碚的雨台山,后更名为梅花山,以纪念他的英勇牺牲和高尚品质。他的墓碑上刻有冯玉祥将军亲题的“张上将自忠之墓”。张自忠将军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至今仍然被人们所铭记和赞颂。

    就在张自忠将军的遗体被运往重庆储奇门的那一天,日本的战斗机倾巢而出,如一群凶猛的恶狼扑向重庆的天空。他们在空中盘旋着,寻找着目标,准备给这座城市带来一场灾难。然而,当他们飞到重庆上空时,却发现了一幅令他们震惊的景象。

    只见下方的街道和广场上挤满了人群,他们都是当地的百姓和国民政府的军政要员。这些人聚集在一起,举行着庄重而肃穆的祭奠仪式,悼念着那位刚刚逝去的民族英雄——张自忠将军。人们脸上的悲痛和哀伤让日本飞行员们感到一阵寒意。

    面对这样的场景,日本飞行员们犹豫了。他们原本以为可以摧毁下面的重要人物但是在这个今天特殊的日子他们还是选择了收手在上空盘旋了好几圈以表达对张自忠将军的崇高敬意最后才慢慢的离开。

    中国军人对日本恨得咬牙切齿,林蔚然深知日军大本营的重要性,他带领精锐小队,利用夜色掩护,悄无声息地接近目标。他们发现日军的辎重和武器弹药都集中在一个巨大的仓库中,林蔚然果断下令,用炸药摧毁了仓库的大门。在混乱中,林蔚然亲自带领部队冲入仓库,将日军的物资全部摧毁。日军大本营的物资被断,导致日军前线补给严重不足,陷入混乱。在这混乱之际,林蔚然率领部队开始向外突围,日本被这个突然来的火力瞬间打懵了。趁着日军立足未稳之际,卢家驹上校也率领一支部队向日军部队冲击,两支部队合力冲破日军包围圈杀出一条血路胜利会师并且毫发无伤的撤退到了大后方。

    日军大本营听到自己后方辎重补给受到中国军队袭击损失惨重大惊失色,日军大本营迅速调动一支精锐部队准备对中国军队进行报复。然而,在部队行动前,中国情报部门再次破译了日军的加密电报,得知了其具体行动计划。中国军队利用地形优势,在日军必经之路上设置了多重伏击圈。当日军部队进入伏击圈时,中国军队从四面八方发起攻击,将日军打得措手不及。经过一场激战,日军精锐部队几乎全军覆没,中国军队取得了重大胜利。日本大本营接到报告后,震惊之余决定立即反击,派遣精锐部队进行报复。然而,他们没料到中国军队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利用日军的怒火引诱其深入埋伏圈。在一次大规模的夜袭中,日军精锐部队几乎全军覆没,日本大本营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此役之后,中国军队的士气大增,而日军则开始对中国军队的情报能力产生深深的恐惧。

    日本为了消除对中国军队的恐惧,再次派出第18旅团和第11军再次进攻,企图一举消灭中国坦克直属连队。而国民革命军淞沪师第88师预一团坦克直属连队的兄弟们早就做好准备消灭来犯之敌。

    日军第18师团是日本帝国主义陆军的一个师团,成立于日俄战争后的1907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该师团参与了对德国青岛要塞的攻击。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第18师团被重建,并参与了侵华战争,包括在杭州湾的登陆作战和随后的南京战役,是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祸首之一。此外,第18师团还参与了对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入侵,并在缅甸战场上与中国远征军进行了多次激战,最终在缅甸被盟军击败。

    日本第11军是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中国派遣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正面战场的主力军。1938年成立之初,主要包括第6师团、第101师团、第106师团及波田支队。武汉会战后,扩大到7个师团,包括第3、9、13、16师团等。在战争的中前期,第11军的总兵力可能达到了20多万,甚至接近30万,是日本军队的王牌精锐。

    第11军参与了武汉会战、南昌会战、随枣会战、上高会战、长沙会战、常德会战等多次大型战役。在这些战役中,第11军展现了其强大的战斗力,但也遭受了中国军队的坚强抵抗和重大损失。特别是在长沙会战中,中国军队成功阻止了第11军的进攻,并在战斗中给予了日军沉重打击。

    随着战争的进展,日军开始抽调部分师团南下,第11军的好几个师团都被调走,新补充的师团战斗力有所下降。到了抗战的后期,第11军的总兵力下降严重,根据计算,总兵力应该在15万左右。

    第11军的司令官中,包括了冈村宁次、园部和一郎、阿南惟畿、冢田攻和横山勇等人。其中,冢田攻在1942年12月18日,乘飞机由南京飞往汉口途中被中国军队击毙,成为抗日战争期间被中国军队击毙军衔最高的日本陆军将领。最终,在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第11军各部开始向中国军队投降,最后一任司令官笠原幸雄上缴了自己家族祖传800多年的战刀。

    这两支部队都是日本的赫赫有名王牌部队只能制取不能硬拼。尤其是日本第11军几乎参加了抗日战争所有战役,是资历较深的部队,也是参与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祸首之一的部队。

    李道中上尉连长带领工兵在日本的必经之路上埋上反坦克地雷,接着用泥土沙子掩盖再用一些杂草遮住,卢家驹上校团长和林蔚然中校参谋长在道路两旁警戒。当李道中上尉连长把反坦克地雷埋设好时,日军部队在坦克的掩护向预定地点行驶过来。李道中赶忙带领士兵埋伏起来,争取要把日军坦克部队消灭干净。不一会儿敌人来到了兄弟部队埋伏的地方,坦克指挥长用望远镜警惕的望着周围,看着两边的低矮灌木丛中日军没有发现可疑之处便继续先头坦克部队快速通过掩护己方士兵通过宽阔道路,当前方日军坦克履带压到埋伏的反坦克地雷时,地雷立马击发撞针引发大爆炸,敌人的坦克立马成了一堆废铁,剩下周围的几辆坦克也被炸断了履带几乎无法前进。就在敌人惊慌失措、手忙脚乱之际。林蔚然中校参谋长带领兄弟们手持燃烧瓶俗称(莫洛特夫鸡尾酒)扔向敌方坦克,刹那间敌方坦克纷纷冒烟起火。敌方车长和驾驶员见状纷纷弃车逃跑。可他们一下坦克遭到了我军狙击手的无情精准射杀。这一仗我军大获全胜日军再也不敢发动大规模攻势来消灭中国军队了,使我军的威望达到了空前的顶峰。

    日军眼看正面战场打不过国民党军队,便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大力为辅开始拉拢国民党军队,集中兵力开始对付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为了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发动了百团大战。一场新的战役即将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