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三国,开局收猛将黄忠 > 第414章 进位

第414章 进位

    天降祥瑞,洛河献玺。

    大将军袁术之下的百姓、客商、官员都兴奋不已。

    几大书院学子的请愿书,接二连三的送往络阳,对袁术称王的呼声越来越高。

    洛阳城中的那些官员,夜以继日的筹备称王之事。

    首先是称号。

    刚开始的时候,他们曾打算称洛阳王。

    可是经过天降祥瑞、洛河献玺这两件事之后,洛阳王太小了。

    主公天命所归,受命于天,必须是一字王。

    于是有提出称荆王的、楚王的、吴王的、越王的等等,但众人都觉得不满意。

    现在袁术的治下,可不仅仅是荆楚吴越,还有徐州、青州、西凉、司隶等。

    偏安一隅之王,怎能代表主公的丰功伟绩?必须是天下之王。

    那些带有地域色彩的称号,显然已经不能满足。

    最后他们竟然想出了明、唐、清、宋、晋、隋等称号。

    这让袁术感觉非常诧异,差点以为这些人中也有穿越者。

    经过解释之后才明白,原来是有一定含义的。任何一个称号,都不是平白无故造出来的。

    具体要用什么称号,袁术麾下的那些重臣各抒己见,互不相让,谁也说服不了谁。

    没有办法,只能让主公袁术自己选择。

    对于后面那些朝代,袁术本不打算用。他相信将来肯定会有人用的,但是又没有合适的。

    相比之下,袁术对唐较为满意。

    后世经常说汉唐文化,大汉和大唐有很多类似的地方,比如同样的强盛,同样的建都长安,也有东都洛阳,同样对整个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最后,袁术决定称唐王。

    从强盛的大汉,进入到强盛的大唐,可以略过中间一些悲惨的时代。这也是袁术选择“唐”这个称号的一个原因。

    称号定下之后,便是各种机构和官员的设定。

    在洛阳称王,麾下的这些官员觉得,那就相当于一个新的朝廷,所以各机构的设置,完全按照朝廷来进行。

    袁术本打算用唐宋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再结合九品中正制,将以前官员以石划分改为品级。

    但是发现,这种改制还比较麻烦,半年之后自己想要征讨益州,不宜大动,因此暂时都按汉制实行。

    经过贾诩、张纮、张昭、蒯良等人三天三夜不停的商议,各机构的职能和官员名单总算拟定出来。

    大司马,即太尉贾诩,掌管军政和军赋。

    司徒陆康、司空张纮。

    他们三人为三公。

    九卿为大司农糜竺、守宫令王越、大鸿胪张昭、太傅蒯良、太常钟繇、卫尉李卫、太仆袁基、光禄勋袁遗、少府孔融。

    王府中其他的官员还有中常侍张允(吴郡张家)、中领军陈宫、中护军郭嘉、司隶校尉顾雍、中散大夫阎象、司金中郎将马钧、著作郎王璨、禁军统领典韦等。

    武将一边,也都提升了官职。

    位比三公九卿的有建威大将军纪灵、骠骑大将军黄忠、中军大将军赵云、镇东大将军张郃、抚军大将军李严、镇南大将军俞涉。

    这些大将军是一种爵位,并非指的是统兵的实权。

    这些将领在袁术第一次起兵讨伐董卓时,便已经投效到了麾下。因此,袁术不会亏待。

    同时又分了四征将军。

    征东将军徐盛、征南将军徐晃、征西将军徐荣、征北将军魏延。

    刘晔、法正、鲁肃、徐庶等人分为军师大将军。

    骑兵统领吕布,张辽,张绣、陈到等也都封了位比九卿的称号。

    除此之外,其它所有的将领,比如甘宁、藏霸、蒋钦、周泰、廖化、霍峻、陈武、潘璋、凌操、吕岱、贺齐、邓当、邓芝、庞德、太史慈等等,包括凌统、吕蒙、陆议都进行了封赏。

    文士就更不用说了,各地的刺史经过了一些调整,同时加封了许多太守。

    虞翻为扬州刺史,步骘为徐州刺史、蒋琬为荆州刺史、魏腾为青州刺史。

    人人都是官升好几级。

    这名单拟订出来之后,不要说其他人,就是贾诩、陆康、糜竺等人都是激动不已。

    文人饱读诗书,十年寒窗,为的是什么?

    武将东征西讨,驰骋沙场,为的是什么?

    不就是这些吗?

    相信只要公布出去,人人都会激动万分。

    第三件事,便是关于立正妃和世子。

    本来众人都觉得这个很简单,袁耀是嫡长子,当然要立世子,那么袁耀的母亲张氏,自然就是正妃了。

    可是主公袁术告诉众人,正妃之事先不立。

    这让大家有些奇怪,怎么能不立正妃呢?

    不立正妃,那世子怎么办?

    不过这些臣子也都非常精明,他们很快发现了一些端倪。

    于是,便给出了一种说法。

    天降祥瑞、洛河献玺的时候,正妻张氏并未在洛阳,而其他的妾室都在洛河边,因此暂时不立正妃,也不册封世子。

    尽管还有一些非议,但有了这样的解释,没有引起任何大的风波。

    掐算黄道吉日,进位唐王的时间选择在三月初三。

    还没到二月底,洛阳城中便是一片喜庆。

    各地官员的代表,世家的代表,客商的代表,三大书院中学子的代表等全都云集洛阳。

    城里的客栈、酒馆早就爆满,城周围的民房也多有租住。

    除此之外,关中、凉州、荆州、扬州、徐州、青州等地,和司隶一样,也都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一片喜庆。

    就连黑山张燕、管亥等都在庆祝,只不过没有大张旗鼓。

    终于到了进位这一天。

    进位的仪式在洛河边举行。

    河边筑起了一座高台,名曰献玺台。

    高低尺寸、方位等都非常有讲究,专门请术士算过。

    祭祖完毕之后,袁术在众人的簇拥之下,来到洛河边。

    头戴王冠,身披红色蟒袍,足登八宝彩云靴。

    袁术缓步登上高台,铿锵有力的念完进位书之后,台下所有人跪拜行礼。

    看着这一切,袁术豪情万丈,他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九五之尊?什么是天下之主?

    也体会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含义。

    同时他也感觉到自己身上肩负起了更重的担子,要让拥护他,尊重他的这些人尽快看到太平盛世的到来,尽快享受太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