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中外名人成才故事 > 歌德——与文学相伴一生的人

歌德——与文学相伴一生的人

    】姓名:歌德

    】生卒年:1749—12

    】籍贯:德国法兰克福城……

    1749年,歌德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城。父亲是一位法学博士,是当时法兰克福城十分有名的律师。歌德的母亲受过良好的教育,乐观开朗、善讲故事。歌德小时候从母亲那里听来了许多美妙神奇的故事。母亲很注意启发孩子的智力,她讲故事时只是将人物和情节绘声绘色地讲给歌德听,从来不讲出结局。快到结尾时,她总是启发歌德:

    “孩子,狐狸能被猎人抓到吗?”

    “公主会不会嫁给王子呢?”

    “仙女遇到魔鬼之后是怎么逃出魔掌的呢?”

    每当这时候,小歌德总是努力去寻找答案。他常常会说出好几种答案,而且还能清楚地解释出理由。小歌德的记忆力非常好,他听过的故事都能清楚地记下来,一有机会便讲给别人听。

    歌德稍大一些时,母亲便开始教他识字。小歌德很聪明,他几乎不用费什么工夫就能记下母亲教的东西。渐渐地歌德认识的单词多了,他便到父母的书房里找书看。他看书特别投入,在书房里一待就是大半天,直到母亲去找他,他才知道出来吃饭。

    歌德8岁的时候,开始上小学。在学校里,歌德的成绩特别好,他尤其喜欢文学。他爱编故事,写出来的故事情节总是很离奇。小歌德还很喜欢写诗。8岁那一年的圣诞节,歌德便写了首长诗当作礼物送给了父母。这首诗写得很优美,母亲看了十分高兴,并鼓励他继续努力。歌德暗暗下决心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个大文学家。

    16岁那一年,歌德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莱比锡大学,父亲想让他继承自己的事业,便为他选择了法学系。歌德对法律一点也不感兴趣,反而钻研起了文艺和自然科学。这段时间他看了许多文学著作,还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后来,歌德转到斯特拉斯堡大学继续学习法律。在这里他结识当时德国许多进步青年,其中对歌德影响最大的是主张文艺革新的评论家赫尔德尔。在赫尔德尔的影响下,歌德积极到民间搜集民歌、故事等。他将民间文学的优点融入自己的创作中。这一段时间,歌德的诗歌一扫以前创作中华丽和矫揉造作的文风,采用了近似民歌的表现手法,创作出许多风格朴素、感情真挚的诗作,其中最著名的一首《野地里的小玫瑰》,后来由舒伯特谱曲成为世界名曲《野玫瑰》。歌德写诗喜欢一挥而就,他有了灵感便要写下来,经常半夜三更起来写诗。

    1771年,歌德在斯特拉斯堡大学拿到了法学博士学位,回到法兰克福遵从父亲的愿望做了一名律师。但歌德却无心从事律师职业,他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文学创作中。白天工作没有时间,他便利用晚上的时间进行写作。为了完成一部作品他经常熬夜到很晚。这期间,他写出了诗剧《普罗米修斯》、话剧《铁手骑士葛兹·冯·伯利欣根》。1774年,他又发表了书信体《少年维特之烦恼》。这部一经发表便引起了轰动,当时在欧洲社会上出现了“维特热”,歌德也因此成为德国备受关注的人物。

    1775年,26岁的歌德应年轻的魏玛公爵奥古斯特的邀请,去了当时在德意志文化中占重要地位的魏玛公国。他在这里担任过很多职务,甚至一度做了首相。歌德在魏玛10年,这期间他整天忙于政务,失掉了自由的空间。为了继续进行文学创作,1786年9月,歌德放弃了在魏玛显赫的地位,突然秘密出走。他到了意大利,在那里他隐姓埋名,致力于写作,创作了诗剧《浮士德》,剧本《伊菲格尼》《哀格蒙特》《塔索》以及情诗《罗马哀歌》等优秀作品。后来歌德又回到了德国,但他从1786年以后便再也没有放弃过文学创作。他的一生留下了许多杰出文学作品,对世界文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成才启示

    信仰就是生命力。

    有了伟大的追求,人生才有意义。

    伟大的理想如同鸟的翅膀,能使人生达到很高的境界。

    莫扎特,奥地利音乐家。3岁时已显露出音乐天赋,4岁开始学钢琴,5岁开始作曲。1763年起在欧洲各国做旅行演出,1773年回到家乡萨尔茨堡市担任宫廷乐师,1781年到维也纳发展。代表作有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