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中外名人成才故事 > 托尔斯泰——富有同情心的文豪

托尔斯泰——富有同情心的文豪

    】姓名:托尔斯泰

    】生卒年:1828—1910

    】籍贯:俄国莫斯科

    1828年9月9日,托尔斯泰生于莫斯科一个世袭贵族家庭。他的曾祖父是彼得大帝的亲信,祖父、父亲生前也都身份显赫。托尔斯泰的母亲出身于书香世家,温柔善良,知书达理。托尔斯泰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开始教他读书认字,稍大一点在母亲的指导下,就读了一些文学著作。小托尔斯泰读书特别投入,家里人经常看到他抱着一本书,不是愁眉紧锁,就是哈哈大笑。在书的世界里,托尔斯泰早早地接触了许多事物。

    托尔斯泰8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了,这样教育孩子的担子就落在父亲身上。父亲虽然是贵族出身,但却十分有教养。他经常告诉孩子们,不要因为家庭条件好就看不起下层人民。在父亲的教育下,小托尔斯泰的心灵里从来没有贵贱之分。他喜欢和穷人家的孩子在一起,还经常将自己的吃的东西和玩具分给他们。他还喜欢和家里的仆人一起到乡下玩。有一年冬天,他跟着家里的老车夫到乡村办事。在路上,小托尔斯泰看见有个农夫正凿开河上的坚冰,把手伸进冰冷的河水中捞鱼。小托尔斯泰感到很纳闷,于是向老车夫问道:“爷爷,这里的河水是不是不冷啊?”

    “当然冷啦,冷得很。”

    “那么他们是不是不怕冷啊?”

    反映托尔斯泰晚年亲自耕种的油画

    】对沙皇专制和农奴制不满的托尔斯泰,曾和平民们一起生活,帮助农民耕种。最后因厌恶贵族生活,在1851年自愿去高加索服兵役。

    “傻孩子,他们如果不捞鱼就挣不到吃饭的钱。”

    一会儿,他们来到了村里。小托尔斯泰看见这里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孩子,都穿得很破旧,于是便问老车夫:“爷爷,这里爸爸妈妈是不是都不喜欢孩子啊?他们为什么不让自己的孩子穿新衣服呢?”

    “孩子,这里的爸爸妈妈没有钱,所以不能像你一样穿漂亮衣服。这里的人都是穷人啊。”

    “他们为什么是穷人呢?谁要他们做穷人的?”

    老车夫没办法回答小托尔斯泰的话,于是自言自语道:“也许是上帝安排的吧。”

    “爷爷,你告诉我上帝在哪儿住着,我要去找上帝,告诉他把这里的人都变成富人。”小托尔斯泰喊道。

    这天回家后,小托尔斯泰将一天看到的事告诉了父亲,并请求父亲告诉自己上帝的住处。父亲看到小托尔斯泰这么认真,便告诉他等长大后自然会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10岁的时候,托尔斯泰的父亲因车祸去世了。托尔斯泰兄妹四人被托付给萨坚姑妈监护照管。萨坚姑妈心地善良,小托尔斯泰经常看见姑妈周济穷人,这对小托尔斯泰产生了很大影响。萨坚姑妈还很喜欢文学,她经常给孩子们讲一些著名的文学家的故事,并指导小托尔斯泰兄妹几个看了大量的世界文学名著。但3年以后,萨坚姑妈也不幸去世了,小托尔斯泰兄妹的监护权又转给了伊里尼奇娜姑妈。伊里尼奇娜姑妈与萨坚姑妈不同,她生活得很奢侈,总在家里举行豪华的舞会。托尔斯泰很反感伊里尼奇娜姑妈的生活方式,他不愿在这样的家里生活,总是一个人到安静的地方去读书。读书成了托尔斯泰最大的快乐,这段时期他读了很多书,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有很大影响。有时候读书读累了,托尔斯泰便到附近的乡村去散步,他看到穿着破旧的农民们总是在拼命干活。这些农民的生活比较起伊里尼奇娜姑妈的花天酒地真是有着天壤之别。这种对比下的反差对于托尔斯泰的触动很大,他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

    17岁时,托尔斯泰考入了喀山大学。大学期间,他一边读书,一边研究俄国当时的社会状况。这段时间,他提出了解放农奴,将土地分给农奴的社会变革主张。1848年,20岁的托尔斯泰决定退学在自己的家乡进行土地改良的实践活动。他回到自己的庄园,把庄园由劳役制改为代役制,还放走了庄园中的农奴。但由于托尔斯泰缺少必要的社会经验,不久这次改良活动便失败了。这次失败没有使托尔斯泰气馁,为了改变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他后来又自己出资兴办了农民子弟学校,不过后来也因没有实际经验而以失败告终。

    在对社会的不断探索中,托尔斯泰对社会的理解也逐步加深了。后来,托尔斯泰决定走文学创作的道路,将自己的社会理想和对社会的认识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出来。1869年,托尔斯泰完成了《战争与和平》的创作。这部一发表,立即引起了轰动,托尔斯泰很快成为当时俄国文学界关注的焦点。托尔斯泰很受鼓舞,后来他又创作了《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作品,这些都洋溢着善与美的光辉,是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巨著。

    成才启示

    哪里有理想,哪里就有威力。

    善于操纵命运的人,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有了伟大的理想,才能成就伟大的天才。

    麦克斯韦,19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经典电动力学的创始人、统计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1847年考入爱丁堡大学学习物理和数学,1850年转入了剑桥大学,1854年毕业后留在了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做了研究员,后转向电磁学研究。1873年,出版电磁学集大成著作《电磁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