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中外名人成才故事 > 纳什——精神病人和诺贝尔奖获得者

纳什——精神病人和诺贝尔奖获得者

    】姓名:纳什

    】生卒年:1928—

    】籍贯:美国弗吉尼亚州

    许多人都看过美国影片《美丽心灵》,这部影片十分感人,曾获得第74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该影片是根据美国数学家纳什的传奇经历编创的。

    1928年6月13日,纳什出生于美国西部弗吉尼亚州的布卢菲尔德市。纳什的父亲是一名出色的工程师,母亲是一名教师。书香门第的氛围使纳什从小养成了热爱读书的好习惯。

    纳什自小性格内向,他总爱一个人躲在自己的小房间里读书。纳什还有一个妹妹。妹妹性格活泼,她总喜欢把小伙伴们领到家里来玩。他们满屋子跑来跑去的,一会儿骑木马,一会儿藏猫猫,玩得不亦乐乎。纳什却不喜欢热闹,每当客厅里传来妹妹和小伙伴们的欢声笑语时,他却一个人沉浸在书的世界里。

    父母见小纳什这么爱读书,便格外留意对他进行培养。纳什的父亲是个自然科学爱好者,对数学、物理、天文都很有研究。他希望儿子长大后能做个科学家,所以他在给儿子买图书的时候,也总是选择科普读物。别的孩子的书中满是白雪公主、丑小鸭的故事,而小纳什的书中有的却是星球的旋转轨道、雷电的轰鸣闪烁、奇异的恐龙化石……母亲怕小纳什读不懂这些书,便给他买了些色彩艳丽的儿童画册。然而小纳什对母亲买的书却并不感兴趣,他喜欢翻看那些科普读物,而且还读得津津有味。小纳什就是在这样的知识海洋中成长起来的。

    上学以后,纳什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总是向父亲要数学方面的书籍。父亲根据纳什的知识掌握水平,开始有计划地给他买书。对于父亲买回家的每一本书,纳什都会认真对待。每天放学后,别的孩子都出去玩了,他却待在屋里不停地写呀、算呀。由于他总是在屋里学习不出门,父母和妹妹的好多朋友都不认识他。一次,妹妹过生日,她请了许多同学来家里做客。正好是下午放学时间,纳什也刚好回家。结果纳什刚一进家门,便收到了妹妹的一位同学的热情“招待”:“来,这边坐。”说着送去了一份水果。“嘉莎,不用招呼了,是我哥哥纳什。”“那我来过好多次了为什么都没看见过呢?”女孩惊奇地问。看到不善言谈的哥哥很尴尬,妹妹赶忙半开玩笑地解围:“我哥哥可是个数学家,他整天在搞研究,可没时间出来见你。”

    纳什从父亲那里秉承了很高的数学天赋,再加上自己的勤奋,他的数学成绩特别突出。他做题速度快,而且心算能力强。上高中的第一堂数学课时,老师在黑板上出了道难题让学生们算。同学们忙着在纸上运算,只有纳什盯着黑板,一动不动。“这位同学,你怎么不算呢?”老师问他。“我算出来了,老师。”老师感到很惊讶:这道题自己也是计算了半天才得出答案的,这个孩子怎么会在几分钟内靠心算做出来呢?“那你给大家讲讲吧。”老师说。于是,纳什将自己的解题思路清晰地讲了出来。从那以后,他在同学们当中有了“解题高手”的美誉。

    高中毕业后,纳什被学校保送到著名的卡耐基工学院。大学期间,纳什从没放松过学习。他每天除了上课,就是去图书馆学习。他利用3年的时间,读完了4年的课程。1948年,20岁的纳什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研究生。普林斯顿大学汇聚了世界上许多著名的科学家: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数学家冯·诺依曼。纳什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更是如鱼得水。当时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每天下午都有茶会。茶会上,学生和教授一起讨论问题。纳什非常喜欢这样的交流会。他知道只有不断地学习,才会提高自己。因此,每天下午他都会早早地到场。通过不断地交流、学习,纳什在整体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读研究生的第二年,纳什提出了“纳什均衡论”。40年以后,他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研究生毕业后,纳什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研究中心工作,这期间他取得了很多了不起的成就。然而正当纳什的事业如日中天时,他患上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经过30年与病魔的顽强搏斗,他才走出了混沌。康复后的纳什,又重新回到了数学研究的前线。如今,这位科学家依然在为数学研究事业做着自己的贡献。

    成才启示

    在兴趣的基础上学习,才会进步得更快。

    成功的秘诀在于永不懈怠。

    懂得学习他人经验的人,才能成功得更快。

    马丁·路德·金,将“非暴力”和“直接行动”作为社会变革方法的最为突出的倡导者之一。1963年,马丁·路德·金晋见了肯尼迪总统,要求通过新的民权法,给黑人以平等的权利。1963年8月28日在林肯纪念堂前发表《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说。1964年度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