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忙忙碌碌的几天,每天上午都跑着去各个村里看养殖场的场地。郭乡长的老婆太精明,太难搞定,只肯签一年的合同,并且又开始讨要押金等各种不合理的费用。
我知道,这些费用最后只会打了水漂。她这样的人根本不会给退的。一年刚开始要三万的租金,一直到了八千一年,其实即使一年给五千都已经很多了。加上下面的房租行情很高,一个村子,一间窑洞,就要收我五千一年。
衡量完这些,还需要继续改造水暖。怎么样都不是很划算,所以想来想去。最后决定把郭乡长这里,作为最后一个选择,不得已的选择才是。
做一件事,最起码得有三个备选方案才是。而我这种人,越多越好,竟然已经找了四种方案。
第二种是县城周边的一个林场,四间大房子,+两个小房子,一年四千块。并不多,只是缺点儿是进出入有些不方便。房东的公公看起来很不好相处,以后还要时时打交道,住在一个院子里,难免磕了碰了。
第三种是下面一个村里,房租不贵,一年一千多一个院子,院子里有四间房子。对于将来的产业扩大也很有好处,不过我也有我的顾虑。
那个村子是几个村子的移民住所,鱼龙混杂。真正打起交道来,人际关系是最麻烦的,而且改变费用下来很大,一个院子怎么也得一万二三。算上人工费用,怎么也得一万五。
除此之外,那些地暖做好了也没办法拿走。
第四种,最后我决定就在我们村里弄。把所有的建设费用压到最低,冷库板只需要二万五,然后再弄地暖。这样下来的费用多了不少,不过好处是。这些还可以放在自己家,即使以后不弄养殖场了,还可以住人。
暖气也给自己家做了,这样看来。
最后一种方案是最优选,妈妈说我,早知道这样,还瞎跑什么,直接在自己家弄得了。
可她忽视了,这些路都是必须要走的。一步也不能省,她们总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从而又把任何事情想的太难,从而不愿意做。
改变自己,改变生活,乃至于改变命运,看似很难,看似很简单。不过似乎也没有那么简单,那么难。
从小,我的脑海中。永远徘徊着一句话: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
后来我懂,无志之人不止不会常立志,而是根本不会立志。而有志之人,永远立的都是长志,一般的志向不足以追求。
弟弟从侯马回来了,是连夜赶回来的。听说,他的一个初中的好朋友的妈妈忽然猝死,来回来看看。
生死,在30岁的年纪,似乎已经变得普遍会感受到。肖豫说他得了不治之症的时候,我当时真的觉得害怕。
我给弟弟发了这么一段话。
“我要告诉你一件事 我真的遇到鬼了”我发给弟弟。
他回复我一个撇嘴的表情,弟弟时常对我无语。因为他的姐姐是一个浪漫的理想主义者,从来不在意别人的眼光。
“如果我要是英年早逝,欠你和妈妈的钱。
下辈子还你 ”我和弟弟说。
弟弟没有回复我,我继续说。
“当然,前提是他害怕死亡的话。
要我陪着 不要我陪,我还是我”
弟弟又发过来一个抠鼻嫌弃的表情。
我继续说。
”说真的 谁让我遇到的是那个传说中的鬼
“真爱””
弟弟这次坐不住了,开始回复我。
“能不能正常点,你说的话还渗人了”
弟弟吓得竟然打字都是错别字。
“这有啥瘆人的”我回复弟弟。
在我看来,生老病死是事物发展的必要经历,没有一种万物可以逃脱。万物公平!
我迟早都会死,最好的结果是。就像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这种情况,万里挑一,很少见。
大多数人,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意外,或者别的什么原因死亡。小时候,读书的时候,对死亡说出了这样的话:有的人死了,可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可他已经死了。死亡应该重于泰山,而不是轻于鸿毛。
关于,活着。余华说,人不为了任何原因而活着,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说,人不应该荒度年华,碌碌无为的活着,而应该为了理想而奋斗。
莫泊桑的《一生》中说,活着有时候不像你想象中的那么好,可是也没你想象中的那么坏。
而我,最喜欢《飘》里面的女主角的人生观。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无论死亡,或者活着,明天都是新的一天。
我应该像《遥远的救世主》中的芮小丹一样,当生则生,当死则死。对于死亡无所畏惧,坦然的接受自己的命运。
我的死亡见证了我的爱情,是伟大的,是不朽的。
“我是怕了 你正常点儿吧!”弟弟回复我,从小。弟弟就不喜欢读书,他从来也不理解我,不理解我的梦想,我的爱情,我的人生,我的生命。
他只知道,我是他的姐姐,唯一的姐姐。
“这可是人生最大的幸运,超级大彩蛋
不是人人都可以遇到的”我回复弟弟,我从来不觉得肖豫是我的不幸,我的噩梦,我觉得是一个彩蛋,意料之外的彩蛋。
“能不能正常点,别给我分享这么无聊的事”
弟弟回复我,然后他溜走了。
弟弟告诉妈妈,那个同学的妈妈是个有正式编制的人,好不容易刚熬到退休,可以领着退休工资好好生活了。
众人都在唏嘘,一辈子辛辛苦苦到底为了为了。退休工资又有什么用,一切终将都是一场空。我想到了肖豫的另一个女朋友,一个比较特别的女孩儿。
她的网名就是,始终都是一场空。
我和她们不一样我不觉得人生是一场空,我觉得既然你存在过,那么就一定有存在过的意义和价值。
怎么可能是一场空呢,历史就是所有一切的见证不是吗?
“你不喜欢发朋友圈的原因是什么?”我问过肖豫,他是这样回答的。
“不想发,就当我从来没来过”
这个回答,像极了那不勒斯四部曲《我的天才女友》里面。莉拉对自己人生的答案,最后她消失了,消失在了所有人的世界中,好像她从未存在过一样。
刚开始,我也一样。喜欢莉拉,觉得她充满变化,充满神秘感,很聪明,对于所有人来说,她都是令人羡慕,令人嫉妒的,甚至想要去打压,征服的女人。
而最后,我发现了她的肤浅一面。
她聪明的看透了一切事物社会的本质,可是她确是消极的,悲观的,不愿意坚持下去做出改变,而是最后沦为一个逃避者。
我反而更加看好莱农,也许她很胆小。可她却一直在改变自己的命运,也试图在改变这个世界,即使是用文字这么微不足道,而又伟大的东西。
她一直从未屈服过自己的命运。
所以,到底谁是谁的天才女友呢?
到底莉拉是莱农的导师,还是莱农才是莉拉的行为导师。
肖豫屈服了,无论如何,他最后还是屈服了。无论是出于各种各样的责任感,别人眼中身为人就应该负责的。
他是一个好人,难得一见的好人。还是别的!
反正,结果是。他屈服了。
屈服了凑合的婚姻,屈服了一般的家庭,屈服了世界给他的枷锁。猛然间,我明白了他的痛苦,明白了他的卑鄙和悲哀。
他确实不是那个19岁的少年了,因为那时候的他。会追求心中所想,即使做出的事在别人看来有些渣,有些不为世人所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