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朝代的末年,总是非常黑暗和暴虐的。”
“尤其是这个朝廷,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它将当时的龙国人,分为四个等级,”
“一等人,是来自草原铁骑家乡的人,二等人,是最早被他们征服的各族人,”
“三等人,则是更靠南边几个省的人,也就是现在属于西南几个省的人民,”
“而最末的四等人,则是上一个朝代的遗民和最南边几个省的人,”
“作为三四等人,这些最底层的人饱受一二等人的欺凌。”
“一二等人可以随便杀死下等人,而下等人是完全不允许还手的。”
“当时的龙国,不只是人祸,还有天灾,”
“黄河大改道,只要上游一下雨,中原地区便会成为洪水泛滥的地方。而每次大洪水后就是大旱灾,赤地万里!”
“旱灾后又是蝗灾,农民百姓颗粒无收,到处都闹起了饥荒。”
“而死的人多了之后,便会出现大瘟疫。”
“朱元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出生的。”
“他们家是佃民,也就是没有自己的土地,只能四处给地主打工种田的贫民。”
“而在朱元璋十六岁的那年,大饥荒又来了,先是几个家人的病死,然后短短一个月内,他的父亲母亲和大哥相继饿死。”
“家中仅剩下大嫂和大侄子,二哥,以及朱元璋。”
“当时的所有土地,都是属于地主的,穷人连想要下葬都只能哀求地主的同意。”
“朱元璋和他的二哥一起,抬着父亲的尸体,恳求他们全家为之工作的地主,请给他们一块地埋葬亲人。”
“但地主毫不犹豫的拒绝,将他们赶了出去。”
“最后,还是朱元璋的邻居,也是地主的兄弟,一个叫做刘继祖的人同情兄弟俩,给了他们一小块地,让他们终于安葬了自己的亲人。”
“朱元璋突然发现,天下之大,却无立足之处!”
听到这里,龙国直播间的观众们绷不住了。
“天啊,这也太惨了吧?”
“我不理解,怎么会惨到这个程度,当时连下葬的地都必须要人同意吗?山上不到处都是土地?”
“恐怕山上的地也是地主的吧,作为一个现代人,我真的不敢想象这到底是什么样的场景。”
“这真的是皇帝吗?太惨了,一个月内连续失去这么多亲人!连还被人赶来赶去的!”
“我以为我是来听龙傲天爽文的,怎么变成虐主文了?”
白象国选手暂时安静了下来,似乎也在认真听这悲惨的故事。
“虽然很悲惨,但生活还要继续,失去了家里的顶梁柱,还活着的人只能自己找出路。”
“因为仍然在大旱和大饥荒之中,没有人需要佃民种田,朱元璋的大嫂带着大侄子,率先出去乞讨,寻一个生路。”
“二哥和朱元璋也分开来,寻找活路。”
“十六岁的朱元璋,来到当地最大的寺庙出家,只求有饭可以吃,他每天做最苦最累的活,每天只有一顿饭,”
“朱元璋已经感到很满足了,然而,他到皇觉寺不过五十多天,这个寺庙也没有多余的粮食了,老僧赶走了所有的僧人自寻生路。”
“朱元璋只能一路乞讨,寻求活命,就这样,一路乞讨求生了三年,”
“朱元璋在他的御制皇陵碑上是这样描述当年的情景,”
“朝突炊烟而急进,”
“暮投古寺以趍跄,”
“身如飘蓬逐风而不止,”
“心滚滚乎沸汤!”
“每天早上,远远的看见有人家做饭的炊烟,便急着向那个方向奔跑,每到天黑,便精疲力尽、踉踉跄跄的去祈求,能否借住在寺庙,”
“身体好像没有根的杂草一样,被风吹着移动无法停止,无依无靠,没有家人,漂泊不定。”
“心又像是被沸腾的热水烧煮一样煎熬和痛苦。”
“这样的日子,朱元璋经历了整整三年。”
此时,龙国直播间的观众,已经有人看哭了。
“太惨了!这样的日子听起来就很痛苦!”
“有点不敢听下去了,后面不会还是这样悲惨吧?”
“这真的是一无所有了啊!亲人全部四散了,也没有家没有财产,就连每天维持生命的饭都是乞讨来的!”
龙国解说室,主持人冰冰也是两眼通红,她吸了吸鼻子,
“这位朱元璋皇帝,文采真是太好了,主播讲解的也真的很好,”
“我光是听着主播的解说,就感觉自己仿佛看到了当年,无尽的天灾中,一个痛苦绝望的少年,到处乞讨艰难求生的样子。”
“三年后,他又回到了皇觉寺,每天做活,那会的灾难终于平息了许多,他在做活的间隙看看书学写字,”
“此时已是天下大乱了,天灾人祸之下,当年的龙国,各处开始冒出起义军,农民为了活命,只能起义,想要推翻那个黑暗的朝廷。”
“而朱元璋的发小,在投奔起义军后,也给朱元璋寄了信,邀请他一起去投奔起义军。”
“这支起义军,全部戴着红头巾,所以被称为红巾军。”
“此时,朱元璋所在的寺庙,已经被双方的战场波及摧毁,他本人也没有了其他的去路,只能去投奔红巾军。”
“但朱元璋这个人,作战勇猛机智过人,很快就吸引了红巾军老大的注意,觉得这个人真是难得的人才,更是做主将自己的义女嫁给朱元璋。”
龙国直播间的观众们,听到这里,感觉十分过瘾。
“哇!开始燃起来了!前面虐的我都要不敢听了!”
“这是自古美女配英雄哇!”
龙国观众们议论纷纷,
白象国民众的反应,普遍是不相信,干脆只是当做一个奇幻的故事来听,
不过也有些人,听着苏莫承的讲解,若有所思。
而潜伏着的世界学者们,则眼冒精光,疯狂抄录苏莫承的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