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莫承侧耳倾听,因为发出声音的位置实在太远了,如果不是他被国运游戏强化过几次体质,根本不可能听见。
他并没有慌张,国运游戏的历史空间,出现变化是好事,
因为解说的是霍去病,苏莫承反而很有些期待,不知道这个空间究竟会对此做出什么反应!
“更深远的影响,则是这一战之后,西北边境几乎没有匈奴进犯,匈奴们失去了来去自如的根据地,也被卫青霍去病率领的军队吓破了胆。”
“生活在边境的汉朝民众们,终于不用担心匈奴随时会攻进来了!”
“因为有了河西走廊四座军事重镇的护佑,汉武帝减少了原本容易遭受匈奴攻击的几座大城市中,戍守边境的士兵人数。”
“全龙国百姓的徭役负担也因此得到了宽缓,未来的日子,肉眼可见的好过了起来。”
“而匈奴人则在为河西之战的战败而悲歌,”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虽然说的是悲歌,不过看苏莫承的表情,还是很高兴的。
当对方是世仇敌人之时,对方的悲歌咒骂就是对我方军队的嘉奖!
苏莫承仿佛听到了大家心中的疑惑,突然话题一转。
“为什么霍去病的大军不会迷路?能够准确找到匈奴的聚居地?而李广等老将却迷路不止一次?”
龙国解说室,局座立刻全神贯注起来,
而现实世界中,许多军方参谋部的人,甚至不少喜爱军事的民众,也竖起了耳朵。
这几个问题,正是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的。
“汉朝军队与匈奴在沙漠草原中战斗,极难辨认方向,就像现在,人们也依然需要各种先进的导航设备,和足够显眼的标志,”
“才能保证自己在这些地形中不会迷路。”
“而卫青与霍去病,与其他同时期将军不一样的是,他们会重用投降的匈奴士兵和高层,优待归顺汉朝的人!”
苏莫承伸出一根手指,
“这种策略,第一,能够吸引了大量匈奴人,投奔汉朝,从而影响匈奴的兵力来源,”
“作为生长在广阔草原的游牧民族,草原危机四伏,迷路、暴雪极寒、野兽、灾病,甚至小部族之间的战斗,”
“每一个成功成年的匈奴人,都是精锐的骑兵和战士!”
“但这也意味着,一个匈奴孩子的成功长成,比农耕民族艰难无数倍。”
“这样糟糕的环境,配合汉朝优越的归顺策略,对许多贫苦的匈奴人杀伤力极强。”
苏莫承伸出第二根手指,
“第二,忠心耿耿又熟悉故土的匈奴兵,熟悉北方地形,有他们带路,能确保军队在茫茫沙漠中找到绿洲,以此保障供应。”
“同时,还能根据本族的习性,去判断推测适合的驻扎地和可能的军队动向!”
“发现他们本族的主力军队踪迹!”
他又伸出了第三根手指,
“第三,这些匈奴兵都是天生的精锐骑士和战士,完全适应长途奔袭和闪电战的战斗方式,大大增强霍去病军队的战斗力!”
“但李广等老将,并不相信匈奴人,进入沙漠行军时,也没有提前寻找值得信任的本地向导,自然轻易迷失了方向。”
“而霍去病军队中的本地匈奴人,数量很多,又来自许多地区的部族,所以他们就算绕远路,也不怕迷路!”
这个答案实在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许多人甚至惊呼出声,
“什么?原来是有匈奴向导啊!”
“不过这样想想,确实比霍去病绝对不会迷路,更符合现实逻辑!毕竟霍去病在这几次大战之前,根本没有去过草原和沙漠!”
“近代那些叫旱奸,这叫什么?匈奴奸?”(作者无恶意,少数民族的朋友们请不要放在心上!)
“所以说,不管古今中外,内部人的背刺,才是造成伤害最大的存在!”
历史空间中,
“汉朝与匈奴的关系,其实也很有些微妙,虽然匈奴一直骚扰汉朝边境,但也有投降的匈奴人,手握大权,成为皇帝信任的重臣!”
“金日磾,便是被霍去病率军打败的休屠王的太子!”
“他的父亲休屠王,河西之战大败而归,因为死伤和投降的人有数万之多,单于对他和浑邪王十分恼怒,想要召集并诛杀他们,”
“匈奴的部落构造,其实是无数大小部落的联盟,单于是联盟的大统领,而每个部落也有自己的王和太子王子。”
“休屠王和浑邪王在知道后,自然不愿意就这样受死,便筹划着投降汉朝,并派遣使者告知汉朝的朝廷。”
“汉武帝担心他们是诈降,派霍去病率领大军,前去迎接。”
“原本汉庭计划大军在黄河这边等待对方过来,但霍去病却率领军队渡过黄河,直入匈奴大营。”
“此时,大营发生了混乱,一些匈奴人不愿意投降,浑邪王杀了休屠王,霍去病率领部下在大营中斩杀八千想要逃跑的匈奴。”
“这一次,汉朝接收投降的匈奴小王有三十二个,军队四万余人!”
“而金日磾此时十四岁,父亲死了没有可以依靠的人,而匈奴单于又要诛杀他父亲,便和母亲阏氏、弟弟金伦随着浑邪王投降汉朝。”
“他被安置在黄门署饲养马匹,因为他个子很高,长相出众,将马匹饲养的非常好,后来被汉武帝看到后,大为赞赏。”
“汉武帝在得知他是休屠王的太子后,便封他为马监,之后更是一路升迁,从侍中、驸马都尉到光禄大夫,”
“汉武帝非常信任和宠幸金日磾,外出时,让他随侍车驾,在宫里,就侍候身边,”
“临终时,更是下诏任命金日磾,为四大托孤大臣之一,辅佐八岁的新帝!”
“而金日磾也没有辜负汉武帝的信任,他一生谨慎谦让,忠君爱国,挫败绣衣使者行刺谋反事件,”
“在汉武帝任命四大辅臣时,他以自己出身外国为由,担忧成为辅臣之首后匈奴会轻视汉朝,自愿作为霍光的助手。”
“后因重病,在四十九岁时病逝,封为秺侯,陪葬于汉武帝茂陵。”
“死后陪葬于皇帝陵墓,这在古代,是最高的荣耀,意味着皇帝对他绝对的恩宠和重视。”
听到这里,直播间的观众们彻底懵了。
“我突然觉得汉朝真牛逼,怎么这么多奇人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