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棠觉得人这种生物真的太不可靠了,是一种随时会翻脸会离开会走的物种。黎棠现在已经尽力学会享受当下,时刻提醒自己要 “放~松~”,但黎棠始终没法做到不担忧未来,不被过去的错误决定困扰。
任何人际交往,不论友情,爱情,工作,生活,无论黎棠多么爱,多么乖巧,多么顺从,多么讨好对方,他都会离开的,只是比黎棠不努力维系的时候走的慢一些罢了。因为金钱会吸引他们,新人的爱与新鲜感会吸引他们,什么都会吸引他们,仿佛只有黎棠自己留不住他们。
在那个寒冷的冬天,黎棠深刻体会到了被秋枫边缘化的感觉。她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和失落。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对秋枫的深情和默契,似乎并没有得到相应的珍视和回应。她开始怀疑,自己一直以来的坚持和努力,是否真的有价值。她的内心充满了疑问和不安,她感到自己被忽视,甚至被抛弃。无论她如何努力讨好,如何表达自己的关心,似乎都无法改变秋枫的决定。秋枫的态度很明确,他不再属于黎棠的世界,他对黎棠的未来的参与似乎只有一个条件——黎棠必须搬去他的城市。
当秋枫在工作中遇到挫折,甚至考虑离职,考虑离开他口中那个繁华的芒城时,他的首选是回到他四五线的家乡去种地,而不是考虑黎棠所在的息城。尽管息城没有芒城的繁华,但它也在努力发展,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和发展机遇。黎棠在那一刻突然意识到,自己对秋枫而言,可能只是一个选项,而不是首选。
黎棠开始反思,她的存在对于秋枫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她开始怀疑,秋枫所追求的,可能并不是一段平等的爱情关系,而是一个能够完全顺从他意愿,随时准备为他放弃一切的附属品。她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和困惑,她问自己,难道秋枫期望的,是一个只要他一声令下,就能不顾一切陪他跨城搬家,抛弃自己所有生活的附属品吗?
但黎棠不是没有思想的附属品。
黎棠的自我价值感和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她开始认识到,真正的爱情不应该是这样的。真正的爱情应该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支持的基础上,而不是一方的不断牺牲和妥协。她需要的是一个能够与她共同面对生活挑战,共同成长的伴侣,而不是一个只考虑自己需求的人。
那个时候黎棠突然惊觉:就是这种被抛弃的感受!原来单单凭我这个人对他来说是不够的。可能之前是我的深沉又诚挚的爱吸引了他,可能是我们之间神奇的默契让他觉得在这世上不再孤单。
黎棠会一遍遍的提醒自己,秋枫要是不回消息,就不要一条条的发了,这样的姿态只会让自己显得过于迫切,而且可能会让秋枫感到压力。
然而,每当黎棠因为忙碌或其他原因而有一段时间没有查看手机,秋枫的追问就会如期而至。他表现出的着急和关切,似乎与他之前所说的“我们不可能了”相矛盾。这种关心让黎棠感到困惑,她的内心开始动摇,她开始怀疑秋枫是否真的想要结束他们之间的关系。
在秋枫的追问下,黎棠的心再次软化。她渴望相信秋枫的关心是真诚的,她希望能够给这段关系一个新的机会。她不想放弃任何可能挽回关系的机会,想要紧紧抓住她所认为的美好。
黎棠的这种心软,部分源于她对秋枫的深情,部分也是因为她对爱情的渴望和不愿轻易放弃的心态。她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段关系回到正轨,找回曾经的甜蜜和默契。黎棠是多么希望秋枫可以提供一些情绪价值给她,平时可以嘘寒问暖一下,但没有。秋枫只会时不时的发自己遇到的事情,零星的几句话给黎棠留言,仿佛黎棠的对话框是他的记事本。
秋枫分手后会难过吗?他总是想不回复就人间消失,想让黎棠陪他旅游就瞬间变成黎棠最喜欢的幽默风趣的他。就是这样的忽冷忽热,反反复复,黎棠已经快被折磨的体无完肤了,但还是会重复掉进秋枫的圈套里,这就是电视剧里说的情劫吗?
秋枫为刀俎,黎棠为鱼肉。大概就是这个体验吧。
黎棠在独自一人的时候,常常陷入这样的幻想:她是不是前世在仙界中犯了与爱情相关的天条,因而被贬下凡间,开始了一段漫长的修炼之旅。在她的想象中,电视剧里那些犯了天条的神仙们,不都是被送到人间,去经历各种磨难和考验,以此来洗清自己的罪孽,积累功德吗?
她想,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她的爱情之路上的坎坷和挑战,或许就是她在人间的“九九八十一难”。每一次心碎,每一次失望,都是她修炼的一部分,都是她向功德圆满迈进的一步。
黎棠在这样想的时候,嘴角总会不自觉地泛起一丝苦笑。她知道,这样的幻想,不过是她用来安慰自己,给自己的不幸寻找一个超脱的解释。
每次经过漫长的等待,再看到秋枫的消息黎棠是真的会开心很久。哪怕只是只言片语。黎棠虽然一遍遍和自己说:“他不回复你就别回复了,别太舔狗了。”但还是忍不住给他一条一条的发消息,黎棠似乎变成了自己以前最不理解的人 - 分手后对前任各种纠缠,各种撕心裂肺的发疯的那些人。
“唉。我怎么会这么想他呀?为什么和闺蜜骂了无数次,但手机还是保持常亮且在视线范围内,就怕错过他的消息,就怕没有秒回呢?”黎棠挠了挠头,心中满是落寞,想到这里时,秋枫已经快一天没有回复过她了,但朋友圈却一直在持续更新中。
秋枫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黎棠也不该再继续纠缠他了。
黎棠想要做一个冷漠的成年人,就像她这么多年观察到的一样,小孩子才会经历撕心裂肺的情绪波动,有的成年人会无缝衔接的去找下一份新鲜感的出现,有的有才华的成年人会用文字,歌曲等艺术作品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心碎来疗愈自己,同时疗愈其他和自己有同样经历的苦命人,有的成年人会通过独处,比如著名的“公园20分钟”理论。黎棠想成年人冷漠的本质大抵还是靠强行转移注意力来麻痹自己的内心吧。
黎棠尝试了她能想到的所有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她下载了两款知名的游戏,但都在玩了10分钟后删除了;她尝试了好几个以令人上瘾而闻名的烹饪小游戏,但玩的时候,脑子里全都是秋枫不近人情的话语,她还尝试了看想看很久但没时间看的电视,电影来沉静自己,一看完就开始刷抖音,刷小红书,刷咸鱼,刷所有社交媒体,寄希望于大数据算法和低质量易沉迷的搞笑短视频内容来让自己释然;她下午和妈妈出门去家居商城逛家具,挑家具,带着耳机一遍又一遍,强迫症一样的循环着早已烂熟于心的音乐;她尝试了吃美食,喝奶茶,撸猫,洗澡,做面膜,做美甲,搭配首饰,买新首饰等等一切都没用,这些都只会让黎棠更加想他。
于是,在极致的拉扯和悲痛中,黎棠开始向她的偶像学习,她的偶像会在经历心碎,不公,快乐等等情绪后,用写一首歌的行为来结束这段感受。黎棠没有那么强大的音乐天赋,但她真的很喜欢写文章,她想:也许是我最后的救赎了吧?
秋枫,你是对我下蛊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