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世界五千年全知道 >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自然科学家,西方文艺理论的真正奠基者。公元前384年,他生于爱琴海北岸的哈尔基迪凯半岛上的达吉罗斯,其父是马其顿国王阿明塔斯二世的御医,母亲法伊斯提来自优卑亚岛的哈尔基斯。亚里士多德早年丧父,由监护人抚养。17岁赴雅典就读于柏拉图的学园,受教20年,为学员中出类拔萃者。

    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去世后,亚里士多德曾受马其顿王之聘,教导太子亚历山大。回雅典后,亚里士多德在吕刻翁自立学园,专心教育和著述,经常在走廊边走边讲授,后世称他的学派为“逍遥学派”。恩格斯称他是古代“最博学的人”。

    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返回雅典,在雅典东郊的一所名叫吕凯伊昂的体育场开办了自己的学校。13年里,他一边教学,一边写作。这是他思想最为成熟也最有成就的时期,他遗存的大部分文献完成于此时。他的弟子分两班,他每天上午教高级班,人数有限,课程包括哲学、物理学、辩证术等;下午教普通班,讲授修辞学、政治学等课目。

    亚里士多德的研究工作得到亚历山大的赞助。据说这位跃马东方的“大王”派了成千的人员供他支配,有打猎的、捕鱼的、养蜂的、喂鸟的,等等,分布在希腊和亚洲的各个地区。这样便帮助他建成了一座规模可观的生物实验室。亚历山大还下令为亚里士多德搜集各邦各城的法律政治资料,为他提供800塔兰特的研究费用。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的死讯从巴比伦传来,雅典人一时间将自己对马其顿人的怒气发泄到亚里士多德的头上。他被控犯了“渎神罪”。眼见祸之将至,他匆匆避居于哈尔基斯。亚里士多德次年辞世,享年63岁。

    他的著作相传有四百余卷,但大多散失,传者也残缺不全。他的著述可分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和美学五个部分,批判地继承了柏拉图的全部学说。

    柏拉图破坏多于建树,亚里士多德批判多于继承,建树多于破坏,故两人处处针锋相对。

    亚里士多德实践了自己的名言:“我爱我的老师,我更爱真理。”他专论文艺和美学的著作,今传有《诗学》和《修辞学》,是古希腊文艺辉煌成就的总结。

    《诗学》是讲课提纲,是所谓“秘传本”,现存仅有26章,主要论述了悲剧和史诗,对喜剧所论甚简,对抒情诗根本没提,这是第一部。据传还有系统论述艺术一般问题的第二部,可惜已遗失。

    《修辞学》是发表的作品,即“外传本”。此外相传还有《论修辞》、《论诗人》、《戏剧研究》和《荷马问题》四部著作,现都已散失。

    车尔尼雪夫斯基评价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以独立体系阐明美学概念的人,他的概念竟雄霸了二千余年”,称他的《诗学》“是第一篇最重要的美学论文,也是迄至前世纪末叶一切美学概念的根据”。他的文艺理论在欧洲文艺史上具有“法典”的权威,影响极为深远。

    亚里士多德还是逻辑科学的创立者,有名的逻辑推理“三段论”就是他提出来的。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为传统逻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