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世界五千年全知道 > 慕尼黑阴谋

慕尼黑阴谋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希特勒曾利用英法美的“不干涉政策”和“祸水东引”的外交阴谋,用“和平”的谎言来掩盖战争行为,施展了“声东击西”的策略。在吞并奥地利之后,希特勒的侵略魔爪又伸向了临近的捷克斯洛伐克。1938年3月,英国首相张伯伦表示“放弃了对捷克斯洛伐克给予保证的念头”,并拒绝了前苏联关于英法苏举行三国会谈,讨论如何履行苏捷、苏法条约,共同对付德国威胁的建议。

    4月底,张伯伦邀请法国总理达拉第到伦敦商谈,劝达拉第向德国屈服,并明确告知英国不会为捷克斯洛伐克作战。

    5月,希特勒在德捷边境集结兵力,以战争相威胁,酿成所谓“五月危机”。同时希特勒又伪善地对张伯伦宣称,如果英国政府满足德国对捷克的要求,德国愿同英国达成广泛协议。

    捷克斯洛伐克危机始于9月12日,当时,希特勒发表了一次煽动性的演说。在这场演说中,他猛烈抨击贝奈斯总统对苏台德区日耳曼人的“迫害”,并警告说:“如果这些受折磨的人得不到权利和帮助,他们将从我们这里得到。”张伯伦飞抵德国,与希特勒会谈。希特勒提出了“英国是否愿意割让苏台德区”的问题。

    9月18日,英法两国首脑及外长在伦敦商定,“凡是苏台德日耳曼族居民占50以上的领土,都直接转让给德意志帝国”。英法会谈后,张伯伦对记者说:“不论英国还是法国,都不会出兵支援,捷克斯洛伐克不能按目前的样子存在下去,为了和平的利益,英国赞同让苏台德区‘自治’。”张伯伦无视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的强烈反对,带着英法方案于9月22日再次飞抵德国戈德斯堡,同希特勒会晤。然而,这次会晤,希特勒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几天内由德国对苏台德区实行军事占领,捷克斯洛伐克所有使用德语的地区归德国,并把波兰和匈牙利两个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割让给英国。希特勒限定张伯伦在10月1日以前彻底解决这些问题。

    经过两天的讨价还价,张伯伦带着一份开列德国各项要求的“备忘录”和一张标有捷克斯洛伐克“新国界”的地图飞回伦敦。这时英国国内广泛开展要求张伯伦下台,反对出卖捷克斯洛伐克利益的抗议运动。9月25日,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也拒绝了戈德斯堡备忘录。于是,英、法两国只得再次秘密商讨对策。

    9月26日,希特勒在柏林体育馆里疯狂地叫嚣:“如果10月1日苏台德区还没有交给德国,我希特勒就是打进捷克去的第一个士兵。”同时他命令德国军队必须在9月30日作好行动准备,武装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9月27日晚,希特勒拍给张伯伦一封急电,吁请他继续努力,与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进行谈判。热衷于绥靖政策的张伯伦把希特勒的这封电报视为救命稻草,立即给希特勒复信并建议邀请法、意代表参加拟议的国际会议。

    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搭救张伯伦、达拉第,分别给希特勒和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贝奈斯写了两封内容相同的信,呼吁他们继续进行谈判,以便“和平、公正和建设性地解决争论问题”。罗斯福在给意大利总统墨索里尼的一份密件中,请他“帮助继续努力,以求用谈判或其他和平手段就争论问题达成协议,而不要诉诸武力”。

    9月28日清晨,法国驻德大使按照本国政府指示约见希特勒,献计说:“当你的主要要求能不需要战争而得到满足时,为什么还要冒那种风险呢?”这正合希特勒之意。当天下午希特勒即决定向英法意三国发出请帖,要他们第二天到慕尼黑开会,协商解决捷克斯洛伐克问题。

    9月29日12时45分,慕尼黑会议正式举行,“意大利建议”成为慕尼黑协定的基本条款。

    9月30日凌晨1时30分,希特勒、张伯伦、墨索里尼、达拉第依次在协定上签字。

    干完出卖捷克斯洛伐克的勾当之后,张伯伦迫不及待地从衣袋里掏出在伦敦拟好的《英德宣言》,要希特勒同他一起签字发表。希特勒如此慷慨地给予廉价的保证,其目的无非是要麻痹住英国。就在前一天,希特勒在德奥边境迎接墨索里尼时还对他说:“终有一日我们要并肩对英国和法国作战。”由此可见,帝国主义列强各怀鬼胎,互相利用,尔虞我诈,毫无信义外交可言。

    《慕尼黑协定》签订后,张伯伦陶醉在“和平”的幻觉之中。他回到伦敦,一下飞机就宣称:“从今以后,整整一代人的和平有了保障……我相信我们时代的和平。”

    然而,《慕尼黑协定》墨迹未干,希特勒又命令德军进行战争准备,要“清算捷克斯洛伐克残余部分”。因此,“在犯下战争罪行的历史中,慕尼黑插曲是一个重要而基本的因素”。

    慕尼黑会议不仅没有消除战争的隐患,相反,它激起了希特勒更大的胃口,因此,此次会议就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夜”。

    1939年3月,希特勒把捷克和斯洛伐克地区的傀儡政府首脑召到柏林,要他们解散各自的国家。3月15日,德国军队开入布拉格。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被宣布为德国的保护国,斯洛伐克也被置于德国的保护之下。同时,希特勒还允许匈牙利入侵卢西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的被占领,打破了人们认为希特勒的目标只是重获日耳曼人居住地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