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3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已接近尾声。德国法西斯在苏联红军和英美盟军的强大攻势下陷入绝境,只剩下法西斯魔窟——德国首都柏林这道最后的防线。苏军统帅部决定一举攻克柏林,与美英盟军会师,迫使法西斯德国最后投降。希特勒的末日就要到来了。
苏军动用了十分庞大的兵力参加柏林战役,其中包括四个方面军和十支舰队。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定,由朱可夫元帅指挥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和由科涅夫元帅指挥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共同完成包围、攻入柏林以及围歼德军残余力量的艰巨任务。
1945年4月14日,对法西斯德国的最后一战终于打响了。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首先迅速挺进到奥得河畔。奥得河口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堪称扼守柏林的咽喉,德军在此修筑了两道坚固的防线。为了突破德军的防线,朱可夫元帅一方面集中了强大的兵力和火力,另一方面积极采取巧妙的战术,以便更有效地摧毁德军的抵抗。
在进攻奥得河之前,苏军首先派出先头部队穿越敌军雷区,侦察了敌军的主防部位、火力点等部署,然后制定出进攻的具体方略。到4月16日凌晨,进攻正式开始,苏军从空中和地面同时猛烈轰击敌军阵地。但20分钟后,进攻突然停了下来。
炮声刚落,苏军阵地上突然打开了150台大功率的探照灯,强烈的光束齐刷刷地射向德军,敌军阵地顿时亮如白昼。德军被这刺眼的强烈灯光吓住了,这种“灯光战术”他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他们根本弄不清楚苏军是用了什么新式武器,也不知道会有什么结果。强烈的灯光还刺得德军睁不开双眼,对面苏军的情形根本无法看清楚,更无从开枪开炮予以还击。德军甚至看不清楚自己阵地上的情况,指挥官找不到手下的士兵,士兵也看不见指挥官在哪里,炮兵连大炮结构上的位置都只能靠手摸索。
就在德军混乱不堪时,苏军不失时机地猛扑过去,步兵和坦克同时出击,十分顺利地突入德军阵地两千米。与此同时,科涅夫元帅指挥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也在尼斯河畔向德军发起了猛攻。德军在尼斯河沿岸也构筑了两道防线。
4月16日凌晨,科涅夫派先头部队渡过尼斯河,查明了敌军阵地上的兵力部署。拂晓时分,苏军阵地上突然浓烟滚滚,浓烟的烟雾慢慢飘向德军阵地。德军阵地很快笼罩了呛人的浓烟,使德军看不清对岸苏军的动静,也看不清自己阵地上的一切,苏军趁此良机迅速渡过尼斯河。德军虽然明知苏联红军正在抢渡尼斯河,却苦于无法判断苏军渡河的具体地点,只好胡乱开炮轰击,这些炮弹自然通通落入尼斯河中,而对苏军几乎没有构成什么威胁。苏联红军渡过尼斯河后,就很快突破了德军的第一道防线,并突入第二道防线纵深约两千米。
两路苏联红军分别成功地扫清柏林外围德国守军后,希特勒便只剩下柏林这座最后的孤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