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言,民以食为天。】
伴随着大片大片金黄的稻米,庄重的旁白音,直接用一句话,便表明了袁老的重要性。
“果然!”
“咱就知道是和粮食有关!”
朱元璋满脸兴奋,而其它位面的帝王们,却是有些忍不住微微皱眉,
三国位面。
“丞相,豫州刺史来报,因遭遇旱灾,豫州全境粮食大减产,甚至已经出现了小规模的民变!”
“您看”
听着手下人的汇报,曹操原本就疼的脑袋,瞬间变得更加刺痛。
显然。
作为产粮大户,如果豫州的粮食供应不上,那不光是影响豫州百姓,甚至连他的大军都将受到牵连!
“这可真是”
“气煞孤也!”
曹操一声暴喝。
与此同时,天幕却继续道:
【从古代开始,统治者就大力推行农业发展,粮食成了一个国家,能否安定、富足的根本。】
【从小我们就背诵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公垂,你快看!天幕,天幕上居然出现了你的诗!哈哈哈,没想到咱们的公垂兄,也名留青史了啊!”
眼见天幕上呈现出的诗句,元稹端着的酒杯当即停在半空,好半晌才反应过来,朗声大笑的拍着李绅道。
闻言?
不光是李绅。
旁边同饮的白居易,也不由瞪大眼睛,看了看头顶上的天幕,又瞧了瞧面前的李绅,白居易举杯道:
“看!我就说公垂兄以后必然会名垂青史,我说什么来着?这不就已经应验了吗?”
“哈哈哈,来来来,公垂兄可别拒绝,今天这杯酒,不光是为了预祝咱们的新乐府运动成功?”
“更是为了庆祝,公垂兄你的诗能名留青史,被后世万民所知!”
“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
“没错没错,公垂兄,微之也同样敬你!”作为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和白居易一样,元稹也是李绅的好友。
如今朋友的诗句名垂青史,元稹自然是要恭贺畅饮一番!
【粮食的珍贵与重要性,是节俭的龙国人,从古至今都无法忽视的。】
【但粮食与水不同,它不属于大自然的馈赠,而是需要劳动人民自己种植收获的。】
【随着人口的增多,自然灾害的频发,有很多人吃不上真正的米饭。】
【饥荒。】
【成了最令人绝望的灾害。】
【人类无法对抗自然。】
【但也要尝试着去抗争。】
【而有这么一个人,在自然面前挺身而出,为了提高粮食产量,不分年月的在田里,为我们创造出了个奇迹!】
【一个属于人类的奇迹!】
【他】
【就是袁老!】
随着天幕视频的开场白结束?
一个大胖小子,出现在历朝历代的民众们面前,显然,这就是天幕所说的袁老小时候!
【袁老,江希省,九江市,德安县人,1930年在北平出生。】
“哦?没想到这袁老,竟然还是在咱的都城里出生的?不错不错,看来咱当初选择迁都,果然是个正确决定!”
眼见天幕上的介绍?
朱棣哈哈大笑着,对身旁的三个儿子和一个孙子得意道。
仿佛。
迁都北平是他这一辈子,最值得炫耀的事情似的。
【袁老是个活泼,而且向往自由的人,也许就是因为这样的性格,他才会对自然充满敬畏与热爱。】
【19岁那年,袁老到西南农学院农学系农作物专业学习。】
【而让他想不到的是,自己未来的人生,就此与这个专业,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农学院?”
先秦位面,关中大地上。
看着天幕里的讲述,正坐在田间地头的一位老汉,满脸诧异的抬起头,死死盯着天幕里的农学院大楼。
看着那庄严肃穆,虽然没有多华美震撼,但却依旧让人,忍不住心生敬畏的农学院。
再瞧瞧进进出出的学生们。
老汉连连啧舌道:“设立专门教授农学知识的学院,以此来吸引全天下向往农学之道的年轻才俊吗?”
“不错不错。”
“这倒是个不错的想法。”
老汉的衣着朴素,黝黑的皮肤搭配上干裂,布满了老茧的双手,远远看去就跟普通农民没什么区别。
然而这也就是陌生人会这么想。
因为熟人都知道,面前这个干瘦的老汉,姓许名行,乃是当时农家学派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
能让他都说出,这个农学院想法不错的话,显然,对于农家学派,甚至是对朝堂来说?
绝对会是个重大的消息。
【1953年8月,23岁的袁老,从西南农学院的农学系毕业,后服从全国统一分配,到胡南安江农业学校教书。】
【虽然学校位置偏僻,但生性活泼的袁老,坦然接受了这点儿缺点。】
【原本,袁老以为自己的人生,就要在这样的教育育人中平静度过,但没想到,三年困难时期悄然落下!】
【身为一个农学系毕业,后有教授农业课程的老师,袁老看着那些活生生的人,因为饥饿而死在路边?】
【袁老痛心疾首。】
【他想要迫切的做些什么!】
【来挽救这些生命。】
【挽救华夏这片土地上的苍生!】
“苍生!”
就好似洪钟大吕!
当这两个字落下的瞬间,历朝历代的王侯将相们纷纷头皮发麻。
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感,触电似的席卷他们全身!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哈哈哈,好啊!好啊!没想到千年过后,还有人能和我想的一样,为这天下苍生而付出一切?”
“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
北宋,仁宗位面。
看着金军屡屡南下,北地民众整日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张载痛心疾首。
虽然身为文官?
但他却依旧屡屡上书谏言。
哪怕得罪了仁宗也在所不惜。
【很快】
【机会来了!】
就在历朝历代的王侯将相们,皆是被这短短两个字给震撼到的时候,天幕视频默默播放道:
【1960年7月,袁老在试验田中意外发现了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这株水稻结出的麦穗,竟然比一般水稻要多出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