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短视频通万朝,老祖们哭着求别停 > 第0216章 杨慎:有种你就打死我!朱厚熜:好啊!

第0216章 杨慎:有种你就打死我!朱厚熜:好啊!

    【话说】

    【做什么事都要讲个规矩。】

    【今天是如此,古代更是如此!】

    【更何况是被抬着做皇帝。】

    【快要迈进京城的朱厚熜,就面临着入职后的第一个选择题】

    【如何进门?】

    【这件事很能体现,这个15岁少年的性格,他不傻,很精明。】

    大明,洪武位面。

    “哼!”

    “好好好,不傻是吧?既如此,那咱倒要看看,这小子是怎么不傻的?又是怎么沉迷修仙问道的?”

    耳听天幕里这么说,朱元璋本就阴沉的脸,非但没有丝毫好转,相反,还充满了怒极而笑的无奈。

    见状?

    朱标转头看看朱棣。

    后者则是如丧考妣的挎着脸。

    同时心中也无比好奇,这个将修仙作为爱好的后辈,既然刚进宫时都好好的,后面又是如何染上修仙瘾的呢?

    要知道

    这个爱好哪怕放眼古今?

    那也是相当罕见的!

    【前脚刚进宫殿铺好床,后脚朱厚熜就迎来了,关于他人生的第一个历史事件,也就是围绕皇位继承之“礼”的阐释——大礼仪。】

    【说白点,就是“你继承的是谁的皇位”,在以杨廷和为首的大部分文官看来,小朱继承的皇位】

    【应该还是来自于,明孝宗朱佑樘的,所以,他相当于过继给伯父。】

    【小朱说:“不对,我的爸爸叫朱祐杬,不叫朱佑樘,皇帝当不当的不要紧,不能把亲爹弄没了。”】

    【老杨说:“小朱你先别急,你可以管你伯父叫爹,管你爹叫叔,你们各论各的。”】

    “噗!哈哈哈,没想到,这当皇帝也这么累?竟然连叫自己爹是爹的权利都没有?”

    大明,洪武位面,应天府城。

    仰头望着天幕里的景象,特别是听着天幕旁白音,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讲述关系后

    原本还有些迷茫的百姓,瞬间挑眉明白过来,随即便是满脸的错愕、惊讶和调侃。

    毕竟

    得益于儒学的传播,这么多年人们心中,对父子纲常等内容,都已经深深烙印在骨髓里。

    连普通百姓都知道,要孝敬父母和长辈,若帝王因为继承大统,就要随便更改自己的爹。

    那这帝王

    不就是无君无父的小人吗?

    皇宫里。

    面对天幕里给出的问题,包括朱元璋在内,所有人都深深皱紧了眉头。

    对大部分文武官员来说,他们是认同杨廷和等人观点的。

    毕竟,皇位继承于谁非常重要,比如说平民百姓家,嫡亲和庶出这就是两种概念!

    关乎能不能继承家产的大事儿!

    而放在帝王家?

    就是

    这帝国得位正不正?

    虽然后世人都说,大明朝是龙国历史上,得位最正的王朝之一。

    但这毕竟是后世人说的。

    放在洪武时期?

    为了让自己这大明更名正言顺,老朱可是在开国诏书里,就承认了元朝的正统性,甚至后面更是做了些措施。

    比如说

    将成吉思汗、忽必烈等人,抬进了太庙里,享受他大明朝的香火。

    【其实普通百姓并不在乎,朱厚熜管谁叫爹,反正说来说去,都是你老朱家的人罢了。】

    【朱厚熜很清楚这点,他之所以要争论这个,无非是因为,这背后涉及到皇权和阁权的较量。】

    【如果现在群臣不听皇帝的,那后面皇帝就要听群臣的。】

    【这可不是朱厚熜要看到的。】

    【面对朝臣一方,以“礼”字为核心,强调朱厚熜对传统的服从,观政进士张璁一派,则主打“孝”道。】

    【同时,援引了朱元璋《皇明祖训》里,“兄终弟及”的规定。】

    【有人说,我喜欢明朝,明朝的官员,很多都有文人的气节,是胸怀天下的诤臣。】

    【即使被砍杀,也要和皇帝小儿掰扯掰扯。】

    【1524年3月,朱厚熜就见识到了大明的文人气节,杨廷和之子杨慎,领着两百多个同事,在左顺门大哭。】

    【希望以死谏诤。】

    【让朱厚熜回心转意。】

    【杨慎说:“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了,你要是有种,今天就用棍子打死我们吧!”】

    【熜哥很生气,你们两代人,竟然都欺负我一个未成年?既然你选好了时间,那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吧!】

    【二百二十位大明高级干部,分别领取廷杖下狱、夺职停俸、充军戍边等皇家福利。】

    【并于当年九月正式下诏,宣布自己父亲,兴献王朱祐杬为“皇考”。】

    【“大礼仪”暂告一段落。】

    大明,洪武位面。

    “这”

    听到天幕这么说?

    刹那间。

    武将们倒是还好。

    文臣们却忍不住纷纷打了个哆嗦!

    甚至不少人在朱厚熜身上,竟然看到了些许朱元璋的影子?

    ‘怎么办?大明有朱八八一位杀神就够受的了,这要是再来一位,那我们文官还有活路儿吗?’

    ‘不行!’

    ‘这样的人必然不能上位!’

    ‘但’

    ‘这得怎么说呢?’

    不少人心中惊叫。

    毕竟,文官最在意的就是名声,若是现在开口,想不出个好理由,那就要背上个“贪生怕死”的名头。

    没有哪个文臣愿意要这东西。

    朱元璋瞥了眼群臣?

    眼见除了极少数文臣外,大多数文臣都在低头,皱眉沉思着什么?

    朱元璋心中冷笑。

    再次看向天幕的时候?

    倒是忍不住暗道:‘没想到,这小崽子到还挺有种的,能够刚刚上位便做到这些,也算是相当不错了!’

    大明,武宗位面。

    “陛下,万万不能让兴献王世子登基啊!”群臣跪倒在地,脸上满是痛心疾首的说道:

    “您想想,一个连礼仪、孝道都没有的人,甚至连《皇明祖训》都罔顾的人,怎么可能会治理好国家?”

    “陛下,臣等并非贪生怕死,甚至若陛下有言,臣等立马就能在这金殿上撞柱而死!”

    “臣等之所以要这样做,完全都是为了陛下,为了我大明江山,能够一统万万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