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短视频通万朝,老祖们哭着求别停 > 第0228章 赵匡胤:铁屑大送?混账!简直是奇耻大辱!

第0228章 赵匡胤:铁屑大送?混账!简直是奇耻大辱!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吸”

    李世民也好,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也罢,此刻,当听到这首诗的时候,所有人都瞪大眼睛。

    当场倒吸了口凉气!

    霸气!

    “真是咄咄怪事,拥有此等才华的人,竟然还能名落孙山?”

    李世民眉头紧皱。

    联想到标题里所说的内容?

    刹那间。

    李世民明白了什么。

    默默将目光,转移到了远处,那群属于五姓七望家族的官员。

    “哼!”

    大秦,始皇位面。

    “这就是后世的文人诗歌?嗯,倒是挺工整的,而且这字里行间透露的意思也霸气。”

    “但有如此才华的人,竟然会变成食人肉的人屠?”

    “唐末究竟都发生了什么?能把这样的才子,都给逼到了如此地步?”

    嬴政眉头紧皱。

    虽然唐朝的诗,和大秦的诗歌略有不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嬴政就看不懂这首《不第后赋菊》。

    这扑面而来的肃杀之气,和那对世道、对王朝浓浓的不满,都在这字里行间显露而出。

    李斯:“虽然此人极其残暴,但陛下,看这标题和先前的描述,似乎后世之人,很赞同这黄巢的做法啊!”

    嬴政双眼微眯。

    刚准备点点头说些什么?

    忽然!

    就见天幕里,新的内容陡然出现!

    【这首诗的作者大家很熟悉,来自于著名的冲天大将军——黄巢。】

    【几百年后,在浔阳江楼,一位喝醉酒的基层公务员,提了两句反诗: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结果被举报。】

    【差点儿就被抓起来砍头!】

    【这说明,黄巢在很早前,就是负面人物的典型。】

    【水浒传成书于明代,他老朱家就是搞农民起义发家的,但是对待黄巢显然就像对待阶级敌人一样】

    【提都不能提!】

    【否则脑袋搬家。】

    大明,洪武位面。

    耳听天幕里传来的声音,整个大殿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眼观鼻鼻观心的沉默不语,仿佛刹那间都失声了似的。

    见状?

    朱元璋目光闪烁。

    没人知道他此刻在想什么。

    但显然

    此刻若有人胆敢开口?

    结局肯定不会太好!

    大宋,开宝位面。

    “这有什么不能说的?”

    赵匡胤撇撇嘴,“如果没有黄巢这群人的杀戮,哪儿来的财富、权力再次被分配?”

    “甚至更直白点儿说,哪有我成功起事的基石?真要说起来的话,朕还得过感谢感谢这家伙呢!”

    赵匡胤嘴角微勾。

    作为帝王,他的心性和看世界的角度,自然不是同时期普通人能比的。

    他很清楚历史上的名人评价,除了极少数外,其余绝大多数都是扯淡!

    都是由胜利者书写。

    由那些权贵们编纂的。

    所谓人都有私欲,如果某人是自己的朋友、利益同盟,那他在写史书,记录历史的时候,自然是会多说好话。

    甚至有可能凭空编纂历史!

    就为了衬托这些人。

    但黄巢

    这群人能说好话就怪了!

    “不过黄巢的事情倒是给我提了个醒儿,那就是必须得加强对民间的监管,特别是思想风气方面。”

    “务必要让人们觉得,我赵家才是这世界上的救世主,是带领他们脱离苦海的领袖!”

    “只有这样才能稳定民间。”

    “让黄巢这种人晚些出现!”

    赵匡胤目光闪烁。

    显然已经谋划起了,究竟要用哪些方法,才能达成自己想要的效果。

    【黄巢在历史上的评价并不好,基本可以总结为:卑鄙的私盐贩子、恐怖的吃人恶魔、毫无人性的屠夫。】

    【历史评价也是一门玄学。】

    【拿曾国藩来说,清朝说他是“完人”,民国说他是汉奸刽子手,现在的人说他治家有方,能文能武。】

    【是个权谋大师!】

    【黄巢被黑了上千年,直到龙国后才有了变化,那黄巢究竟干了什么,让后世的统治阶级耿耿于怀。】

    【恨不得把他踩上一万只脚,永世不得翻身呢?】

    【有人说是因为造反。】

    【可古代造反的人多了去了!】

    【而且,后来的王朝为了证明自己的合法性,往往还要拿造反作例子,证明前任王朝暴虐无道、民不聊生。】

    【老百姓是活不下去了,所以才选择揭竿而起的。】

    【造反这件事,在古代是隔三差五就有,一点都不稀奇,比如很多人吹捧的铁血大宋(铁屑大送)】

    【农民起义433次。】

    【平均每年发生14次。】

    【可以说,之所以后世历朝历代统治者,都把黄巢视为禁忌,是纵观华夏历史,只有黄巢搞出了格局。】

    【搞出了新高度!】

    “什么?!”

    赵匡胤瞬间瞪大眼睛。

    死死盯着天幕。

    特别是那硕大的,“铁屑大送”外号儿出现,以及后面紧跟着的,被标明的造反起义次数

    赵匡胤回过神儿来的瞬间,一把便将面前的龙书案掀翻,满脸狰狞的在深宫里嘶吼道:

    “混账!”

    “简直是混账!”

    “吾儿究竟是如何管理的?竟然能让我大宋,变成人人为贼的国度?”

    “而且”

    看着这充满了玩味、嘲讽,仿佛无数双手,跨越时间与空间界限,狠狠抽在自己脸上的外号。

    赵匡胤额角青筋疯狂跳动。

    “铁屑大送”

    刹那间。

    赵匡胤回想起了很多。

    特别是先前天幕里描述的,大宋最后国破家亡,甚至连最终的幼帝,都被逼着跳崖的凄惨画面。

    “不行!”

    突然!

    赵匡胤猛地起身。

    死死盯着天幕说道:“我得多多繁衍子嗣,然后在这些子嗣里面,挑选出最优秀的来继承我的皇位。”

    “老子辛辛苦苦拿下来的江山,决不能毁在这群不孝子孙的手里!”

    “大哥!”没等赵匡胤的话音,在周围飘荡着落下,大殿门口,赵光义的呻吟,赫然出现在赵匡胤面前!

    “呦?老弟来了?坐坐坐,刚刚我还在说,要不要把你找过来,共同商议下,要如何改变我大宋命运呢!”

    “哥哥”看着赵匡胤脸上的笑容,赵光义眼中寒芒闪烁,在前者惊讶、错愕、不解、愤怒的目光中。

    赵光义抽出斧子道:“哥哥,这件事就不用你操心了,我保证让咱大宋繁荣富强的!”

    赵匡胤:“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