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率的说,即使加上了剿饷,明朝政府对民间税收的征收,从比例上看也是不重的。】
【但实际情况就像圣旨里所写,在各级官员的层层盘剥下,朝廷获得一分银子,民间就得承担十倍不止!】
【加税无异于饮鸩止渴。】
【这圣旨一下?】
【全国明智的地方官纷纷反对。】
【但崇祯心意已决,决心彻底终结农民军,而事实证明,所谓暂苦百姓一年,也并没有在一年后就结束了。】
【而是苦着苦着,就年年征收。】
大明,天启位面。
朱由校拿着自己亲手做的手枪,领着一群全副武装,配备有自动步枪、自动手枪的锦衣卫
一脚踹开了冯铨的家门。
“陛陛下?!”
正在家里摆宴款待群臣的冯铨,听到这么大的动静儿,满脸怒气的从宴会厅冲了出来。
原本他还打算怒骂一通儿。
然而当看到火光下,身着五爪金龙服,手里拿着手枪,脸上甚至还带着前所未有匪气的朱由校。
冯铨愣住了。
跟着出来看热闹的群臣?
更是瞪大眼睛。
满脸惊恐的连忙跪倒在地!
天幕上的内容,群臣可是始终在看的,甚至还在那儿哈哈大笑的,时不时评头论足调侃一番。
但此刻。
当正主儿的哥哥杀到。
而且还是手里拿着家伙的杀到。
群臣瞬间脊背发凉。
刹那间便想到了一个结局。
一个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结局!
“丸辣!”
大明,崇祯位面,平行世界。
“咱当初竟然如此傻?竟然连杀宗室救国的勇气都没有?”
看着天幕里的画面,特别是那“苦一苦百姓”的混账做法,皆是让崇祯眉头紧皱,忍不住怒骂道:
“也难怪当年,有那么多百姓都骂咱,就咱当初做的事情,咱现在听着都觉得离谱儿!”
和其他世界的崇祯不同,这个世界的铁血崇祯,还有一个显著特点,那便是将“朕”改成了“咱”。
效仿当年朱元璋的称呼。
这既是一种表明态度的方法,也同时在激励着崇祯,必须要铁血下去。
只有如此,才能让大明这艘烂船重新开回港口,重新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的清理好后再出发!
【从初期效果来看,杨嗣昌的战略是有效的,一年以后,张献忠投降,大部分农民军都不得不接受招安。】
【崇祯十一年秋,李自成在官军的伏击下几乎全军覆没,仅剩十几个人躲进了商洛山中。】
【很多人讹传李自成已死,朝廷因此放松了警惕。】
【在当时的很多人看来,李自成已经社会性死亡,他的部队都已经全军覆没,就算活着也掀不起什么大浪了。】
【到崇祯十一年年末,各支农民军死的死降的降,全国大局似乎暂时归于平静了。】
【但饮鸩止渴终有报应,当崇祯帝认为民变将要结束时,报应来了!】
【崇祯十二年开始,中原诸省连续出现了严重的旱灾和蝗灾。】
【时人记载,河南百姓当时“剥树皮,典衣装,拆屋舍,卖妻子,夫妻相食,兄弟宗亲相食。”】
【由于人相食的事情太多,相邻的村庄之间都不敢往来。】
【在大灾之中,饥荒最严重的是河南,黄河两岸,几乎在顷刻之间民变蜂起,但河南的各级官员却习以为常。】
【并不上报。】
【照常征收税赋和加派。】
【河南杞县人李岩,是本地著名士绅,为人慷慨好义,将自己存有的几千石粮食,全部分给了本县的饥民。】
【并且写了一首“劝赈歌”,号召富家大户们开仓放赈。】
【然而,李岩的义举不仅没有得到官绅们的响应,他们反而联合起来,诬陷李岩“暗通贼党”。】
【将他逮捕入狱。】
【当初,被李岩救济的灾民们义愤填膺,他们杀死了知县救出了李岩。】
【后面当李自成进入河南时,李岩就去投靠李自成了。】
大唐,贞观位面。
“气数已尽。”
“这就是典型的气数已尽啊!”
李世民连连啧舌。
带着李承乾等皇子们,一同观看着天幕里的画面,李世民感叹道:
“连上天都不助他,他崇祯又有什么办法与天抗衡呢?”
“阿耶。”李承乾皱眉,还只是12岁少年的他,忍不住好奇问道:“既然前面天幕说,皇室宗亲有钱。”
“为何皇室宗亲不出钱呢?”
“他们都是朱家子嗣,难道在这江山即将倾覆的时刻,他们连施以援手的想法都没有?”
“是啊是啊!”李泰也点头,无比好奇的说道:“如果是我,我肯定会开仓放粮,救济那些灾民的!”
看着自己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说着放粮赈灾的话,李世民笑着点点头。
不过很快却又摇摇头。
感叹道:“傻孩子们,因为人心本贪啊!在侥幸心理加持下,人们总以为自己会是那个幸运儿。”
“况且”
“亲兄弟还明算账,当‘升米’变成常态的时候,‘斗米’那就是决不能忍受的原罪!”
“是这样?”李承乾、李泰等皇子们眨巴眨巴眼,从没有接触过太多人心险恶的他们,显然
还不是很能理解这样的话。
【实际上,当时的河南虽然遭受大灾,但宗室富豪的财富和粮食,依然是非常多的。】
【河南的明朝宗室最多,但除了开封的周王等极少数宗室外,其它宗室都对灾情完全事不关己。】
【洛阳的福王,积蓄了数万石粮食和数百万银两,但在河南饿殍遍地的时候,却关起门来饮酒作乐。】
【对于地方官的劝诫?】
【根本不听一言。】
【实际上,福王只是明末宗室的一个缩影,当明末天下大乱,起义军兵临城下的时候?】
【这些富可敌国的明朝宗室,都表现出了惊人的吝啬。】
【成都的蜀王,在四川官员向他募捐时,蜀王说:“孤本无蓄,止有承远殿一座,如可变,先生卖以充饷。”】
【西安的秦王,在农民军兵临城下时,守军劝他出点儿钱,给士兵们购买棉衣,但秦王坚持一毛不拔。】
【武昌的楚王,在湖北官员跪求他捐资助饷时,指着朱元璋御赐的金交椅说:“此可佐军,他无有。”】
【后来,张献忠攻克武昌,从楚王府中抢夺的财宝,得用数百辆大车才能载动!】
【真是短视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