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笼罩着这片广袤的中原大地,天地间一片肃杀之气。凛冽的寒风如尖锐的哨音,呼啸着席卷而来,冰冷刺骨,仿佛要将世间的一切生机都冻结。
毛利元就之问:
加藤清正在做什么?
加藤清正就在洛阳,可是他现在完全没有能力来增援毛利元就。
原因并不是因为小西行长被宋军杀了个全军覆没。
主要的原因是加藤清正全军断粮了。
他有一部分粮草被小西行长“送给”了白起,从保定运来的粮食则被岳飞给劫了。
岳飞不仅接了倭军的粮草,他还利用倭军在河北兵力空虚的弱点,在河北大肆的攻城掠地,相继攻占真定、顺德二府,因为有张燕的聚心术相助,兵力扩充到了五万之众,渐成燎原之势。
所以,此时的加藤清正不仅不可能增援毛利元就,还在忧虑自己能不能将麾下的十多万人马从洛阳安全的撤回保定。
毛利元就全军溃散后,张叔夜领着张立、张用、栾廷玉、栾廷芳、王进和闻达跟着宋江,提着云天彪的人头,到了已经被大火烧塌了一半的开封府衙,见到了朱龙虎。
张叔夜等人一见到朱龙虎,立刻全部跪下。
“罪臣张叔夜(张立、张用、栾廷玉、栾廷芳、王进、闻达)拜见皇帝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龙虎急忙将张叔夜搀扶起来,道:“张爱卿,你是功臣。这是谁的脑袋啊?”
张叔夜回答道:“回禀陛下,这是云天彪的。微臣活捉了云天彪后,倭寇攻城,微臣唯恐云天彪趁乱逃走,万般无奈,就只好委屈他了。”
朱龙虎道:“既然他云天彪做了宋奸,那怎么杀他都不为过。”
这时,白起又领着一众征尘未洗的林冲、秦明、张宝、徐宁、穆弘、杨雄、石秀、孙立、黄信、欧鹏、邓飞、燕顺、郑天寿、施恩、李忠等一众战将到了朱龙虎的面前行礼。
“末将救驾来迟,还请陛下降罪。”
“你确实来迟了,朕给你做了次孩子,你套住狼没有啊?”
白起道:“请陛下恕罪,毛利元就跑了。”
“他跑了就跑了,只要能灭了倭军的主力,跑了一个毛利元就没有关系。你说说,歼灭了多少倭军主力?搅和了多少东西?”
白起显得有些腼腆的道:“阵斩倭寇一万两千有余,俘虏伪军三万,抓获倭寇伤兵两万有余,缴获火炮四十七门,火铳一千五百杆,马匹一万三千,都是完好的战马,没有受伤的马匹,至于其他的兵器,难以计数,还在清点之中。”
朱龙虎问王猛和诸葛亮道:“王御史,诸葛丞相,你们觉得白起的这个战绩怎么样啊?”
王猛笑道:“可谓大获全胜。”
诸葛亮也笑道:“从根本上扭转了河南的局面。”
朱龙虎笑道:“既然御史和丞相都这样说,那朕就记你一大功。”
“报!”这时一名兵士在大堂门前道:“禀报陛下,洛阳的倭寇和大部伪军撤退,只有刘知远率领着两万伪军守卫洛阳。”
朱龙虎道:“白起。”
“末将在。”
“朕命你全军在开封休整十日后攻取洛阳”
“末将遵旨!”白起慨然拱手,想了想道:“陛下,不用休整,末将即刻便可出发。”
“不急。”朱龙虎道:“你得先替朕办一件事。”
“请陛下吩咐。”
朱龙虎整了整衣冠,正色道:“开封城北门外,黄河南岸,用两万倭寇的头颅,祭奠从朕登基以来至今屡次和倭寇血战中英勇阵亡的我大宋军民的英灵!”
白起道:“微臣遵旨。杀倭寇的事,就让微臣来做。”
“杀人?”朱龙虎微微一笑:“杀人谁不会?朕要你在祭奠的当日举行一次盛大的阅兵。”
“阅兵?”白起问道:“敢问陛下,何谓阅兵?”
朱龙虎想了想道:“阅兵嘛,通俗来讲就是一场盛大而庄严的军事仪式。在这个仪式上,会有众多的军人、先进的武器装备以及整齐有序的方队进行展示。”
“向谁展示?”
“向我大宋的百姓展示。”
“陛下圣明!”王猛道:“白起将军此番大破倭寇,日后必定天下闻名,在我大宋百姓的面前展示一番,足可以坚定开封百姓与朝廷共同抗击倭寇的决心。”
白起虽然不太情愿阅兵,他觉得这是在暴露宋军的实力,但既然这是皇帝陛下的意思,王猛又说明了对朝廷的利处,他也当然就不好拒绝,拱手道:“末将遵旨。”
“吴用。”
“微臣在。”
“朕委任你为兵部尚书。”
吴用一听这个任命,激动得心潮澎拜,颤抖着跪在朱龙虎得面前:“微臣……微臣叩谢陛下隆恩。”
“张叔夜。”
“罪臣在。”
“朕说了,你不是罪臣,如果你是罪臣,你要朕如何任命你为大宋兵部侍郎啊?”
张叔夜一怔,随即急忙跪下:“微臣,叩谢皇帝陛下隆恩。”
王猛和诸葛亮对视了一眼。
他们心领神会,皇帝陛下这是要在开封定都了。
定都的前提就是初步组建朝廷的各个衙门:
户部尚书:柴进;户部侍郎:李应、蒋敬;
钦天监监正:公孙胜;
翰林学士:萧让;
符玺郎:金大坚;
工部侍郎:陶宗望、凌振、孟康、汤隆、皇甫端;
(工部之所以没有尚书,是因为朱龙虎在等待能够制造燧发枪和后膛炮的人才。这是正经八百的虚位以待。)
羽林左军都尉:赵云;
羽林右军都尉:马超;
开封府尹:卢俊义;
医部尚书:安道全;
刑部尚书:裴宣;
忠敢水师统制:阮小二;
澄靖水师统制:李俊。
丞相:诸葛亮(兼礼部尚书);御史王猛(兼吏部尚书);太尉宋江(兼中护军统制)。
国师:张宝。
“其他将官,也各有封赏,暂时担任各中护军统领、正将、副将、都尉、校尉和队长,遵守号令,各司其职。”朱龙虎站起身来,扫视全场,道:“驱逐倭寇,光复大宋之日,朕与诸位同享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