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铁血国运:荡倭扫列强,千秋霸图 > 第0131章 图谋山海关

第0131章 图谋山海关

    上杉谦信虽已撤至延庆,然而其军队几近全军覆没,战场上一片狼藉,残兵败将们士气低落,伤者的哀嚎声在风中回荡。

    如今对于宋军而言,只要能成功歼灭当面的丰臣秀吉和武田信玄,将倭寇赶出华北似乎已不成问题。

    当然,朱龙虎的志向远不止于此,他心中的目标是先收复东北和高丽,而后挥师进击倭国四岛,这是一项宏伟而艰巨的战略构想。

    而想要收复东北和高丽,就必须想办法夺取山海关。

    这座雄关屹立在大地之上,宛如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为了夺取山海关,朱龙虎和王猛、诸葛亮、宋江连续商议了多次。

    每一次的商议都充满了紧张和严肃的气氛,众人围坐在一起,眉头紧锁,目光中透露出对局势的担忧和对胜利的渴望。

    众所周知,山海关是兵家必争之地,倭寇自然不可能不留重兵防守。

    那密密麻麻的营帐在山海关下延展开来,军旗在风中烈烈作响,巡逻的士兵络绎不绝,戒备森严。

    此时,一个关键的问题摆在了宋军面前:宋军怎样才能拿下山海关?是在歼灭丰臣秀吉、武田信玄之后拿下山海关,还是在歼灭他们之前拿下山海关呢?

    王猛率先发言道:“陛下,微臣的意思是让朱元璋、朱温两路人马继续和丰臣秀吉、武田信玄对峙,命令岳飞率领其精锐部队夺取山海关。”他的眼神坚定,仿佛对这个策略充满了信心,说话间不自觉地握紧了拳头。

    宋江则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先消灭了丰臣秀吉和武田信玄再攻打山海关,岂不是更有把握?至少没有了后顾之忧。”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神情略显激动,似乎在强调自己观点的合理性。

    王猛听后,微微皱眉,反驳道:“宋太尉,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军想攻取山海关,那就必须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因为丰臣秀吉和武田信玄的人马一旦被消灭,山海关以南他们就肯定守不住了,织田信长为了保住东北,必然会将所有的残兵败将都集中在山海关。现在他还想保住大都城,还想从我军的虎口中救出丰臣秀吉和武田信玄的十几万人马,那么他就不可能将所有的人马都放在山海关。”他的语速稍快,言辞恳切,试图让众人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朱龙虎一听王猛这话,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教员为了抑留傅作义在平津,暂时不对杜聿明做歼灭部署的故事。

    他陷入了沉思,脸上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目光深邃,仿佛在思考着历史与现实的相似之处以及应对之策。但他没有马上表态,而是转头问诸葛亮道:“丞相的意思呢?”

    诸葛亮用兵,向来以求稳著称。

    不然他也不会五次北伐都走一条道——出祁山。

    诸葛亮沉思良久,那深邃的目光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战场上的种种可能。他缓缓开口道:“景略的话有道理,但是太险,背后放着十几万如狼似虎的倭寇去攻打山海关,无论是山海关的守军还是武田信玄,任何一处出了问题,局面都将难以收拾啊。”他的语气沉稳而忧虑,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重。

    王猛听闻诸葛亮的话,也陷入了短暂的沉默。片刻后,他再次开口道:“丞相,你恰恰说反了。如果先灭了武田信玄,再想拿下山海关,那就几乎是不可能了;拿不下山海关,朝廷就不能还于旧都,因为倭寇的人马随时可以来袭扰京师;再要是蒙古人,或者是俄国人进来搅一筷子,那才是后果不堪设想啊。”他的声音提高了几分,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急切,希望众人能理解他的担忧和战略考量。

    寝宫内再次陷入了沉默,众人都在思考着这两种策略的利弊,气氛愈发凝重,而关于山海关的争夺,也成为了宋军面临的一场严峻考验。

    朱龙虎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这样吧,朕即刻给岳飞、卫青和霍去病,还有朱元璋去驿报,命他们立刻赶来开封,朕要与他们当面商议,而后再做定夺,如何?”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仿佛希望这个决定能得到众人的认可。

    王猛心中暗自思忖,觉得此举或许并无太大必要,毕竟当前局势虽然复杂,但也并非到了非要召集众人当面商议不可的地步。然而,既然朱龙虎已然这样说了,他深知君命难违,且朱龙虎作为一国之君,或许有其更深层次的考量,于是也不好明确反对,只得微微点头,表示同意。

    三日后,开封城的城门处,骤然响起阵阵如雷的马蹄声,瞬间打破了原有的宁静。

    只见远处尘土漫天飞扬,犹如一条黄龙奔腾而来。

    渐渐地,身影愈发清晰,原来是朱元璋率领着一队威风凛凛的人马疾驰而至。

    朱元璋身着锃亮的铠甲,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那铠甲上的纹路仿佛诉说着他历经的无数战事。

    他身姿挺拔如松,端坐于马上,英姿飒爽,尽显豪迈之气。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急切与期待,那目光仿佛能穿透一切,直直地望向皇宫的方向,仿佛那里有着决定命运的答案。

    进入开封城后,朱元璋顾不上一路奔波的疲惫。他的脸上还带着些许尘土的痕迹,汗水湿透了他的发丝,但他毫不在意,只是匆匆擦拭了一下额头的汗水,便径直朝着皇宫方向而去。

    一路上,他的心中一直想着即将到来的军事会议,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各种可能的情况。

    他深知这场会议的重要性,更相信即将召开的这次会议会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局势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

    每迈出一步,他的心中就多一份思索,脚步也不自觉地加快了几分。

    为了给众将足够的思考时间,朱龙虎早已将王猛和宋江的建议,还有诸葛亮的顾虑都通过驿报仔细地发给了他们。

    朱元璋一路之上都在反复思考这些问题,马蹄声仿佛与他的思绪一同跳动。

    他时而皱眉沉思,时而眼神一亮,心中渐渐有了初步的建议。

    而此时的皇城,似乎也因为即将到来的这场重要的军事会议而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又充满期待的氛围。

    皇宫的守卫们神色凝重,挺直了腰杆,似乎也感受到了即将到来的风暴。

    宫墙内的气氛压抑而又带着一丝兴奋,太监宫女们走路都轻手轻脚,生怕打扰了这份凝重。

    整个皇城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笼罩着,所有人都在等待着这场会议的开启,期待着它能为当前的局势带来新的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