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村北的梁家?”老板似乎对梁家有些什么忌惮一般,一听到梁家之后脸色瞬间就变了。
几个人都是经历过风浪的人,即使不经历风浪那眼睛也没瞎了,老板这么明显的变脸要是看不出来的话那两个眼珠子真是白长了。
“老板,村北的梁家怎么了?您怎么这个表情?”苏瑞雪试探问道。
老头夹了一筷子菜赶忙塞到了嘴里,趁着咀嚼的空档将这个老板仔细观察了一番,就他刚才变脸那瞬间,脸上分明出现了浓浓的恐惧,虽然一闪即逝,不过还是被老头给抓到了。
“没,没什么,没什么。你们赶紧回去吧,不然一会儿家里人寻不得该担心了。”老板忽然有些哆嗦的说道。
那老板的变化吴迪看在眼里,不知怎么,总觉得他有些欲言又止,而且看向几人的眼神似乎有些同情。
同情?
他们三个有什么可同情的?
不对劲,这老板不对劲。
吴迪当下搓了搓手指上的戒指,那戒指并未有反应,看来这地方不存在什么鬼魂,所以戒指才会不做反应。
既然不是鬼作祟,那这老板究竟在忌惮什么?
“老板,你这小店也要宵禁吗?”吴迪问道。
老板连忙点头:“是啊是啊,这是村里的规矩,几十年都没人打破,所以你们赶紧走吧,赶紧回去吧。”
“既然你这里也要宵禁,”吴迪卖了个关子,故意起了一下身。
一旁的苏瑞雪以为他真要走,刚想抬手拽人,就见吴迪拍了拍屁股又坐了下来:“既然你这儿也要宵禁,那您就捡重点跟我们说说,要不我们可得在你这儿过夜了。”
“哎,那可不行啊,你们必须得回去,我这儿马上就要打烊了,你们可别跟我犯浑,宵禁大过天。”老板一听这茬当即就急了起来。
不过苏瑞雪倒是对吴迪这一招挺满意,暗中朝吴迪飞了个眼儿。
就在几人你来我往这空档,老头已经自己悄摸的吃完了一盘子香辣虾,虾壳扔了一桌子。
打了一个饱嗝之后朝那老板说道:“老板,你们村儿到底有什么说不得的东西,你放心,我们师徒都是行家里手,有什么事儿你放心说。”
听他这么说,老板这才注意到这师徒二人居然都穿着道袍,暗自琢磨了琢磨,便看向了苏瑞雪,张口便问道:“你是梁家的什么人?”
苏瑞雪看了一眼老头和吴迪,这二人朝她略微点了点头,大概意思就是照实说。
“我是梁慧丽的闺女。梁慧丽您知道吗?”
“啥?你是梁慧丽的闺女?梁慧丽的闺女我见过,没你这么大啊。”没成想那老板竟然还真认识苏妈妈,不仅认识苏妈妈还认识妹妹苏润雨。
“她是大女儿,您之前见的是她家小女儿。”吴迪为了避免苏瑞雪尴尬,便朝那老板说道。
谁知老板竟然当场就炸了锅,从板凳上一下跳了起来吼道:“大女儿?小女儿?怎么可能,梁家怎么可能会有一双女儿出现,这不是要出问题了吗?”
“什么意思?老板,你干脆跟我们说清楚点儿好吧,要不然我们可真就不走了。”苏瑞雪自然听出了他话中的意思,梁家有问题,或许妈妈之前不认自己也是有原因的,既然在梁家那里探不出什么,或许能在小老板这儿问出点儿关键来。
小老板做的就是迎来送往的买卖,虽然在村里,但是见的人也不少,今天听他们这么说,心里就明白,如果不说出个子丑寅卯这几个人还真就不走了。
“我真是怕了你们了,”老板自认倒霉,重重吐了一口气之后又坐了下来,再次看向了苏瑞雪,将她仔细端详了一番问道:“你,真是梁慧丽的闺女?梁慧丽真有两个闺女?”
这老板为什么总是纠结两个闺女的事情,难不成他们村的宵禁跟梁家有两个闺女有关系吗?
三人的想法出奇的一致,只不过谁也没有宣之于口,单等着老板揭晓谜题。
苏瑞雪点了点头,没有再说其他。
只见老板哎呀一声,再次重重叹了口气,好半天才抬起头看向了窗外,看着窗外渐渐擦黑的天色,脸上不禁露出了深深的忧虑。
看他这副模样,三人心里并不比他轻松多少,老头是个急性子,等不了他伤春悲秋,开了另外一盒香辣蟹之后就催着老板赶紧说下文。
老板被催的紧,又是几次叹息之后才说了起来。
原来这山溪村在百年前并不叫山溪村,而是叫做双女村,为什么叫双女村呢?
还得从梁家说起,这两家在百年前就是村里的大户,据说那老太爷在辫子朝的时候就是大官儿,后来告老还乡皇帝赏了不少金银财宝,就带着这万贯家财回到了山溪村。
山溪村是个依山靠水的村子,由于深在林子里,跟外面的村镇离的也远,所以平日里鲜少跟外面有来往,梁家的突然搬来让村里热闹了好一阵子。
这梁家家大业大,当年还带着圣旨回来,直接就占了山上好大一片地,都圈成了自己家的,村里人虽然看着也眼红,但是没本事是实在的,而且没本事还要吃饭,就有不少人到梁家去当长工做短工。
走动的多了也就窥视到了梁家不少的秘密。
其中一件秘密就是,梁家没有女人,全家上下没有一个女人,据说梁家娶进家的女人全都活不过三年。
而一个女人的出现打破了梁家这个魔咒。
那个女人叫做双儿,是村里最漂亮的女孩儿,因为家里实在太穷,他爹妈就把她卖到了梁家做奴。
说是做奴,其实就是通房大丫头,直接给梁家老太爷做了小妾。
由于梁家那个可怕的魔咒,梁家老太爷并不敢对外宣称双儿给自己做了小妾,只当她还是家奴,一来是为了瞒住那个窥探他们家的神明或者鬼怪,二来,梁家老太爷是真心喜欢这双儿,也怕她半路夭折,就这么一直瞒着过着。
直到双儿拖过了第三年还活的好好的,梁家老太爷这才放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