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国士无双:重返1977搞科研 > 第181章 市府担保,合作利弊

第181章 市府担保,合作利弊

    “李厂长,咱们第一次见面,你对我有质疑,有猜测,不信任我,这些都是正常现象,换成我是你,也不会轻易相信一个二十多岁小伙子说的话。”

    “不过,你可以不信任我,但绝对不能质疑我们当地进行经济改制的决心。”

    陈海峰掷地有声的道:“如果我们当地没有破釜沉舟,大刀阔斧进行经济改制的决心,就不会建立经济工业区,更不会集中全市的水泥和钢筋,修筑一条从经济工业区通往火车站的标准公路。”

    “另外,滨城的一号领导张建设同志,多次召开会议,重点强调供电问题。”

    “其他地方可以断电,唯独工业区绝对不能断电,要有专人进行维护,哪怕是市府黑灯瞎火,也要保证工业区24小时灯火通明。”

    “有些足以证明我们要学习南方,搞出的经济工业区,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外商合作,一步步地增强经济实力,提高全市的生活水平。”

    “话说回来,要达成这些目的,首先要生产出质量过硬,能让国内老百姓满意,让外商购买的尖端商品。”

    “半导体芯片关乎着新型家电商品,能不能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工业区的初期发展是重点扶植家电生产,抢占属于岛国的家电市场。”

    “高等级的半导体芯片,属于区分家电性能的技术标杆。”

    “我怎么搞到一千万港币,你不用管,总而言之,我所说的话每一句都是发自肺腑,没有半点玩笑意思。”

    讲到这里,陈海峰话锋一转。

    提起他对半导体行业的具体了解。

    一千万港币,只是陈海峰能够的部分资金。

    不代表陈海峰只能拿到一千万。

    生产出高标准的半导体芯片,企业的规模必然不会小。

    光刻机对于芯片,相当于数控基础对于工艺零配件,全部是核心关键。

    只有先进的光刻机,才能生产出高精尖的高等级芯片。

    由于光刻机过于娇贵,需要放在无尘车间,确保不会因为其他缘故产生故障。

    单单是一个无尘车间的建造,花费资金可能就要超过百万。

    国产半导体芯片的研究能力,其实不比国外差多少。

    只是一直存在产能不足的问题。

    龙国长期受到两个超级大国的夹击,半导体产品很难出口创汇。

    一般用在国内生产建设方面。

    需要使用到半导体芯片的企业数量寥寥无几。

    需求量不大,产能自然没有必要提高。

    按照计划经济形式,需要半导体芯片的企业,每年向上面交一份需求计划。

    相关半导体企业按照生产计划进行生产。

    直到最近两年国门打开,龙国购买了大量来自国外的先进设备和生产,对于半导体芯片的需求开始与日俱增。

    特别是部队,许多武器升级项目都少不了芯片的帮助。

    京城无线电总厂是国内最具规模的半导体企业。

    但是生产出的高等级半导体芯片,很难为工厂实现经济效益。

    不与陈海峰合作,京城无线电厂恐怕坚持不了多久。

    等上几年,大量外国芯片涌入国内,将对国内半导体行业造成毁灭性的冲击。

    “陈海峰,你先歇一下,容我仔细想想。”

    李厂长脸色复杂地点燃一支香烟。

    听过关于半导体的内容分析,陈海峰这即使不是专家,也绝对是半个行家。

    系统内出了名的书呆子,技术专家林国忠亲自当中间人,将陈海峰领到这里无线电总厂,证明陈海峰的个人能力得到了林国忠认可。

    不论陈海峰能不能如他所讲,拉到一千万的投资。

    单说京城无线电厂现在的局面,确实已经到了朝不保夕的程度。

    不和滨城方面合作,继续保持现在的生产规模。

    迟早有一天,职工们连工资都开不出来。

    可要是合作的话……

    每个细节都是大问题。

    合作建立新型半导体企业,无线电总厂势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将一批技术专家,设备,原材料转移到滨城。

    万一销量无法达到陈海峰所说的每年几百万枚,这些投入都会打水漂。

    “老李,你是一厂之长,办事怎么这么磨叽了?”

    林国忠有些焦躁的说道:“陈海峰同志已经将资金方面的问题揽下来,你们所需要负责的只有三件事情,材料,技术人员,相关设备,芯片能不能卖出去,陈海峰会帮你们想办法的。”

    “林所长,你是技术专家,企业经营和管理的事情,你不懂……”

    李厂长无奈道。

    事情要有这么简单,他何至于这么为难。

    就在刚刚,李厂长已经拍板同意了。

    说罢,李厂长叹了口气,解释道:“这么大的事情,首先要统一厂领导的态度,之后报给部里,还要和各家有需求的企业进行沟通,让他们理解我们现阶段要投资建立新厂,对他们的半导体芯片供应,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短缺。”

    “万一他们不理解,唉……”

    李厂长狠狠地抽了两口烟。

    跟林国忠这种书呆子说经营问题,即使将嘴皮子说烂,对方也未必能明白。

    陈海峰说道:“如果我让当地一把手为我担保,李厂长这边的压力,是不是能减轻不少啊?”

    “四机部领导去我们工业区进行调研视察,对工业区的发展……”

    话未说完,林国忠马上帮腔,表示部里领导对工业区非常看重。

    答应了陈海峰借调技术专家的请求。

    还允许滨城工业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直接联系部里。

    四机部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会给予滨城工业区最大的扶持。

    “你真能够说服你们当地的一把手,给你做担保?”

    李厂长不确定的问道。

    陈海峰话不多说,拿起桌上电话。

    在接线员的协助下,电话直接打到了张建设的办公室。

    几分钟后,陈海峰将话筒冲向李厂长,说道:“李厂长,张领导要和你通话。”

    李厂长整个人都是懵的。

    陈海峰和张建设之间的通话内容,李厂长听了个大概。

    没有想到身为滨城一把手的张建设,竟然对陈海峰的想法百依百顺。

    俨然达到言听计从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