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国士无双:重返1977搞科研 > 第218章 企业转制的各项准备

第218章 企业转制的各项准备

    古人常说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想要让滨城变成科技之城,工业区的规模越来越大,只靠官方投资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给工业区安排一个外部帮手。

    张建设点了点头。

    陈海峰的想法没有错,工业区管委会和市府都是官方部门。

    既然是官方机部门,随时都会受到各方面的政策影响。

    进而导致接下来的方针出现变化。

    张建设在位时,能够无条件地支持陈海峰。

    拿出一切可以拿出的帮助,支持工业区建设。

    可要是不在呢?

    “关于青山日用品厂股份制改制这件事,我的想法是,我和厂里职工占股70,市府占股30。”

    陈海峰建议道:“每年分红,市府将这些钱投入到工业区建设,能替市里节省资金,也能让工业区管委会手里多备一些流动资金,以备不时之需。”

    陈海峰本人担任青山日用品厂的第一大股东和第一责任人。

    股份制企业改制,不是将青山用品厂卖给陈海峰。

    更不是让陈海峰当资本家。

    企业的经营发展上,陈海峰拥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权,又不会完全脱离市府的工作指导。

    “可以。”

    张建设相信陈海峰招商引资的能力,更相信陈海峰在经营管理上,有着异于常人的天赋。

    青山用品厂如今是一家小小的大队集体企业。

    但是过上两三年呢,谁又能说得准。

    会不会从集体企业,变成令人瞩目的大型企业。

    离开张建设的办公室,已经是下午五点钟的事情。

    回到车上,陈海峰马不停蹄地开车下乡,返回日用品厂。

    利用吃完饭的机会,和老丈人王老栓商议股份制的事情。

    “这特么不是开倒车吗?”

    吃饭间隙,王老栓听了陈海峰的想法,惊得筷子从手里掉在地上。

    做梦都没想到,陈海峰胆子这么大。

    竟然要将大队集体企业,变成他的个人企业。

    陈海峰弯腰捡起掉落在地上的筷子,放在身上擦了两下。

    “爹,您别这么激动,我可没搞什么开倒车,这么做既是为市里着想,更是为了咱们乡亲们着想。”

    陈海峰将筷子还给王老栓,提及股份制改制的各种好处。

    过了一会,王老栓困惑地问道:“要是按你这么说,股份制改制是一件好事,为什么其他地方都没有改?”

    “好事也要有人首先带头吧?就如现在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换成以前,谁敢想?”

    陈海峰耸耸肩膀,说道:“将集体土地包给个人,以往可是杀头的罪过。”

    “现在呢,天不是没塌下来吗。”

    “社员们给大队干活,工人们给厂里干活,无论一年到头的效益有多好,所能拿到的仅有定额的工资和工分,干好干坏拿的都是一样钱的,谁愿意下苦力?”

    “一旦实施股份制改革,年底的时候,全厂上下都有分红,干得越多拿得越多,纵然没有正式职工身份,拿到工资和奖金,比起国有大厂的正式职工只多不少。”

    王老栓端起面前的酒喝了一口。

    “这么做,不会出什么问题吧?”

    “绝对不会。”

    陈海峰拍着胸脯保证道:“您老想想看,你女婿我是傻子吗?如果这件事情有风险,我会干吗?”

    “说的倒也是,你小子别的不行,就是脑瓜子活,别人想不到的事情,你不但能先人一步,还能从中获得无数的好处。”

    翁婿单独喝酒,没有第三个人,王老栓自然是想到哪里说到哪里。

    无须有任何的顾忌。

    陈海峰既然决定对青山日用品厂进行股份制改制,就随他去吧。

    毕竟。

    没有陈海峰的张罗,也不会有青山用品厂。

    包括王老栓在内,厂里职工现在还在乡下耕地呢。

    下周一,张建设带领多位市里领导,乘坐火车进京。

    游说一机部同意联合研究的事情。

    陈海峰这边一分钟都没有闲着,一边指导半导体研发中心的游戏机研究工作。

    一边给林国忠列出了一长串采购清单。

    只要对方肯卖,哪怕是狮子大张口,林国忠也要捏着鼻子买下来。

    先把发展需要的设备买回来。

    通过科研设备提科技研发能力。

    等到陈海峰一系列安排全面进入了实施阶段,外国企业从陈海峰手里吃掉多少钱,将会十倍百倍地吐出来。

    “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旋转轴,费了咱们这么长时间的力气。”

    机械厂车间,胡向阳感慨万千。

    小小的一根机床旋转轴,整个机械厂足足忙六天。

    幸亏陈海峰现场指导。

    “三轴和四轴数控机床核心区别,就是这根旋转轴。”

    陈海峰淡淡道:“没有大量专业设备的配合,手工升级的四轴数控机床,只能堪堪称得上先进。”

    “至于和真正的四轴数控机床比起来,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这样已经很难得了。”

    胡向阳苦笑地说道:“即使性能方面差强人意,毕竟是摸到了四轴数控机床的门槛。”

    “咱们想办法将三轴数控机床,升级到无限接近四轴数控机床的程度,等于有了一定程度的技术积累。”

    “有朝一日,我们彻底解决技术问题,一定能生产出真正四轴数控机床。”

    厂里的职工在陈海峰的指挥下,开始对三轴数控机床进行技术升级。

    想要研发五轴数控机床的,必须先解决几个核心关键。

    光电传感器,高精尖的机床控制系统,符合标准的电子计算机和软件。

    机床芯片问题,陈海峰差不多解决了大半。

    剩下的难点只有传感器和传动系统。

    机械厂的两台三轴数控机床,经过众人的集体改装,很快会变为字面意义上的四轴数控机床。

    和国内其他的数控机床比起来,绝对是一号选手。

    制造五轴数控机床的大量核心部件,很难通过正常的进口方法得到。

    缺乏核心技术,又没有足够多的外汇资金支撑。

    搞出五轴加工中心,一系列问题都要陈海峰自己想办法解决。

    提升机械的精度,研制出与之匹配的处理器。

    问题一环套一环。

    没一个能够轻松跨越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