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国士无双:重返1977搞科研 > 第258章 水冷发动机与电子科研人员

第258章 水冷发动机与电子科研人员

    不同于结构复杂,需要产线配合的汽车,摩托车相对而言简单不少。

    但也仅仅只是相对而言。

    要生产出既能满足国内需求,又能够出口创汇的摩托车。

    许许多多的问题,陈海峰指望不了别人,只能从自己身上想办法。

    国内确实在五六十年代,拥有了独自生产摩托车的能力。

    但是长期以来,国内的摩托车种类单一,技术严重落后。

    因为在某些生产设备和材料受到限制,时间过去二三十年,现阶段的国产摩托车,依旧和50年代的摩托车水平相差无几。

    岛国已经研究出六缸发动机摩托车,国内的摩托车发动机,使用的依然是风冷技术。

    说好听点是摩托车。

    说难听点,就是在自行车上搭了一台发动机。

    按照国际标准,仅仅够摸得上轻型摩托车的门槛。

    第二天,陈海峰和胡向阳兵分两路。

    胡向阳去一机部请专家。

    陈海峰则是将港城车厂的部分摩托车生产线,调回国内。

    将港城车厂,变成未来的摩车销售总部。

    提供售后服务,车辆维修,产品咨询。

    半个月后,一批摩托车技术专家,被胡向阳从一机部请机械厂。

    随着青山公司入股机械厂,企业完成了股份制改制,同时变更了名字。

    从机械厂变成青山摩托车厂。

    胡向阳兼任摩托车厂厂长,青山公司副经理。各位专家。

    “诸位专家,这次请你们过来,一来是要借助大家在摩托车领域的经验,帮助青山摩托车厂,研究出满足国内生产需求,还可以出口创汇的新型摩托车。”

    “其次,希望专家们发挥咱们的传统,以老带新,通过传帮带的方式,源源不断培养国内的摩托车技术和生产骨干。”

    摩托车厂会议室,陈海峰首先发言。

    说了一番毫无营养的开场白,陈海峰看向胡向阳。

    胡向阳起身走出会议室。

    再次进来,身后跟着三名工人,每人手上都捧着大量图纸。

    “天啊,这是岛国的摩托车技术图纸?!”

    “陈海峰同志,这么重要的技术,你是从哪弄到的?难道是从岛国人手里买来的?”

    “不可能,核心技术保密方面,岛国人做得比任何国家都要严谨,他们是绝对不会将这种先进技术外传的,哪怕我们拿出一千万,他们也不会卖。”

    “一千万?你也太瞧不起这些摩托车发动机核心技术,换成我是这些技术的持有人,别说是一千万,就算是一个亿,我也不会卖。”

    七十年代的国内各领域技术专家,个个有一手绝活。

    望着面前的图纸,众人看得不是很懂,却不妨碍他们看出里边的价值。

    别的姑且不说,单说图纸中的发动机。

    与国内的风冷发动机不同。

    岛国的摩托车,使用的是更先进的水冷发动机技术。

    众所周知。

    水冷发动机即是岛国的核心技术之一。

    70年代初期,岛国就全面抛弃了结构简单,易于维修的风冷发动机技术。

    全面改为水冷发动机。

    “请大家安静一下。”

    看到自己熬了几个通宵绘制的图纸被众人认可,陈海峰露出了欣慰的表情。

    “各位专家,各位同志,这些摩托车图纸是我通过秘密渠道获取来的,至于是什么样的渠道,我暂时不能告诉大家。”

    “你们只要知道,这项技术属于独家技术,岛国未曾出现,西方各国也未曾出现它的踪迹。”

    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方方面面的科研技术全部精通。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陈海峰为这些技术的来源,找了一个看似合理的理由。

    秘密渠道引进尚未面世的独家技术。

    “各位专家,现在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将摩托车的发动机制造出来,如同大家看到的一样。”

    “这款发动机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发动机,虽然是水冷发动机,但比起岛国的传统水冷发动机,更具技术领先。”

    “大家不但要将这台发动机研究出来,还要赋予它量产能力,至于怎么量产,我这边已经有了一个想法,大家不妨提提意见。”

    说罢,陈海峰将面前文件发给众人。

    办法不算新。

    依旧是集团作战。

    等到专家和技术骨干,吃透了发动机的全部核心。

    将内部各种零配件进行细分,交给一大批有能力生产摩托车零配件的企业,进行单独生产。

    最后把生产好的零配件运回工业区,进行集中组装,集中出售。

    陈海峰用了三年时间完成前期人脉,资本,影响力积累。

    如今,要人有人,要钱有钱。

    万事俱备的情况下,众人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

    拿出全部精力进行技术攻关。

    根据陈海峰打听到的情况。

    科技部门和几个工业部之间的专利争论,已经进入到了最后阶段。

    有可能就会正式诞生。

    时间比原本的历史,可能会提前两年。

    有了专利法,陈海峰发展的最后一块短板就能被完美地补上。

    再也不用通过港城方面,进行全球专利注册。

    将众人留在摩托车厂,参与新型摩托车的研究工作。

    陈海峰抽身离开,前往半导体研发中心。

    “林所长,本来你刚刚回来,应该让你休息一段时间再参与工作,但是时间紧迫,不得不让你再次出趟远门。”

    来到林国忠的办公室,陈海峰开门见山说明来意。

    大量挖人的机会已经成熟。

    今年中旬,上级正式颁布政企分离政策。

    除了一些核心单位,其他的工厂企业,科研院所,将正式走自负盈亏的发展道路。

    陈海峰需要林国忠马上带队出发。

    前往全国各科研院所,邀请一批电子计算机领域的科研人员。

    筹建工业区的电子计算机研究所。

    国内的仿制四轴数控机床项目,已经取得阶段性成功。

    而在四轴数控机床之上,还有五轴机床,以及未来的六轴机床,七轴数控机床。

    研发数控机床,既需要芯片,更需要性能卓越的电子计算机系统。

    国家停止资金下拨。

    科研院所的寒冬即将到来。

    这个时候,陈海峰不去挖人,更待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