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绝望赌徒 > 第112章 汝吾子乎

第112章 汝吾子乎

    在那片古老而神秘的大地上,三个月间,一座巍峨之城如同奇迹般拔地而起,非但不见国库空虚之虞,反而让世人惊叹于一场前所未有的智慧盛宴。这不仅仅是砖石堆砌的壮举,更是机关术的极致绽放,仿佛有看不见的手指,在夜空中编织着星辰与梦想的桥梁。工匠们以匠心独运,巧妙利用山川之利,水力之便,使得每一块砖、每一粒土都精准无误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仿佛整座城市本身就是一台精密的机关兽,缓缓苏醒,震撼着整个时代。

    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大皇子刘甜以他那超凡脱俗的治国策略,仿佛拥有洞察人心的慧眼,轻描淡写间便平息了百姓心中的惶恐与不安。他推行的每一条政令,都像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既解决了眼前之急,又兼顾了长远之计。他亲自深入灾区,不仅带来了急需的物资,更用他那温暖而坚定的声音,抚平了无数人心中的创伤。百姓们口口相传,称他为“智勇双全,悲天悯人”的救星,他的名声如同野火燎原,迅速传遍了四方。

    而在这一切辉煌的背后,长安城的朝堂之上,一场关于未来的博弈悄然拉开序幕。大臣们或惊叹于大皇子的非凡成就,或忧虑其未来可能的统治方式,但无可否认的是,这位年仅而立之年的皇子,已然成为了他们瞩目的焦点。尤其是当陛下宣布永不立后,转而设立贵妃之位,这一举动更是意味深长,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权力交接铺路。

    卫夫人,这位曾经的佳人,虽未能戴上皇后的凤冠,却以贵妃之尊,悄然接过了后宫的权柄。她的温柔与智慧,如同冬日里的一缕暖阳,温暖而又不失威严,让后宫上下井然有序,更是为大皇子刘甜增添了几分助力。人们在私下议论纷纷,都说这位贵妃虽无名分,却实乃后宫之主,只是这份尊贵,多了几分含蓄与深沉。

    而远在西北,正忙于赈灾的白甜(这里我们姑且将“大皇子刘甜”在赈灾时的化名设为“白甜”,以增添一丝神秘与创意),对这一切变化浑然不知。他心中只有那片饱受苦难的土地和亟待安抚的百姓,他的每一次努力,都是为了让这片土地重新焕发生机,让百姓的笑容再次绽放。而这一切,都将化作他未来登基之路上最坚实的基石,让大汉朝在他的带领下,迈向一个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在刘彻那雷霆万钧的登基之后,王太后,这位昔日如同雾中之花般的存在,悄然感知到了风云变幻。她心中虽有波澜,对刘彻未与她共谋便独断专行略有不悦,但内心深处却暗暗涌动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毕竟,那曾与她分庭抗礼的陈皇后,如同一座巍峨山峰的崩塌,不仅让权力的天平向她和刘彻这边倾斜,更释放了被长久压抑的能量。

    在这场权力的洗牌中,卫贵妃,那个出身微末、名不正言不顺的存在,仿佛是暴风雨中的一叶扁舟,难以承载这份突如其来的重量。而真正的赢家,却是那母子连心的默契与筹谋,他们携手,将这片天下的棋局悄然改写。

    刘彻的一纸废后诏书,不仅终结了陈阿娇的辉煌,更铸就了白甜——这位大皇子的非凡命运。他的名字,如同晨曦中的第一缕阳光,照亮了汉武朝未来的天空。即便后宫佳丽如云,未来的皇子辈出,白甜嫡皇子的身份,如同刻在石碑上的文字,无可撼动,他的地位,随着这声宣告,扶摇直上九万里。

    而当白甜在馆陶之地的一举一动,如同风卷残云般迅速传至长安城时,整个朝堂为之震动。大臣们面面相觑,心中暗自思量:如此良才美玉,怎可任其流落民间?难道陛下就不怕这璀璨星辰,终有一日会超脱凡尘,遁入仙途吗?

    于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请封太子的风暴席卷而来,平阳公主等少数异见者之外,几乎整个朝廷都卷入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上百份沉甸甸的折子,如同潮水般涌向刘彻的案头,每一封都承载着对未来的期许与野心。

    然而,刘彻的心思,却如深邃的夜空,难以捉摸。他非但没有急于回应,反而将这一箱沉甸甸的折子,连同他那封言简意赅的亲笔信,化作快马背上的一缕轻风,穿越千山万水,送达了白甜的手中。信中,仅四字——“汝吾子乎?”,却似千钧之重,问出了天下人共同的疑惑,也寄托了一个父亲最深沉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