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三国:曹丕是我儿,但我不信曹 > 第22章 楚家军夜袭长社 皇甫嵩获救脱困

第22章 楚家军夜袭长社 皇甫嵩获救脱困

    楚渊随即下马,对其还礼:“郡守大人不必多礼,说来您的官职远在我之上,在下区区陈留县尉,楚渊是也!”

    秦卫听着这个名字顿时精光一闪:“莫非阁下就是那‘浪子回头金不换,忠孝无双楚子昌’?”

    “虚名而已,正是在下!”

    秦卫忍不住赞叹:“果真是英雄出少年!楚子昌的大名本官早已听闻,现今又是大功一件,来日定然飞黄腾达!”

    楚渊连忙抱拳:“郡守大人说笑了,楚某讨伐黄巾只为报效国家,至于官职或者封赏,楚某从未想过!”

    楚渊嘴上这么说,心里其实想着:“就算我想被封赏也没用,现今朝廷那么腐败,若是不去京城打点一番,谁会让你升官?之前能破格晋升为陈留县尉,还是凑巧救了一些士族豪强的亲属。”

    “子昌大义,名不虚传,秦某定然将这件功劳尽数上报朝廷!到时,能官升何职,就不得而知了。”

    秦卫显然也知道当今朝堂的气象,故而也没有把话说满。

    楚渊再对其施了一礼:“那么下官便告辞了,这里的尸首还要请郡守大人命人收拾一番!”

    说罢,便朝楚家军挥了挥手,离开了颍川城。

    “小事一桩,子昌慢行!”

    看着楚渊远去的背影,秦卫忽然想起了什么,拍了一下大腿:

    “糟糕,恩师皇甫嵩还被黄巾军困在长社!”

    想到这,秦卫连忙骑上马,追上楚渊。

    楚渊看到秦卫骑马追来,也是诧异不已:“郡守大人急着追来,有何事?”

    秦卫整了整衣冠:“子昌,秦某还有个不情之请,还请你能够答应!”

    “郡守大人只管说来,下官能做到的一定去做!”

    “秦某得恩师皇甫嵩大人,之前被黄巾军困在长社,还没有突围,希望子昌能够帮忙去接应一下皇甫嵩大人!”

    秦卫满怀期待中又带着些许难为情。

    要说楚渊已经打败了黄巾军,解了你颍川城之围,你应该感恩戴德才对,结果还让他去救你恩师。

    这似乎有点强人所难!

    楚渊闻言二话不说:“请郡守带路!”

    秦卫闻言忙躬身抱拳,拜谢楚渊。

    长社县也属于颍川郡内,不出半日,一行人便来到长社城外五里处。

    只见长社城已经被大量黄巾军团团围住,连只鸟都飞不出来。

    秦卫向楚渊介绍起长社的情况:“恩师皇甫嵩大人于一月前,被波才率军围困于此,后来,波才奉命攻取颍川城,这才分兵出来。眼下城内怕是缺粮又缺水,支撑不了几日了!”

    楚渊看向徐庶:“军师,你有何见解?”

    徐庶抱了抱拳道:“主公,我军与贼寇激战两场,再加上连日赶路,已经非常疲乏,需要休整一下,才能出兵!”

    “好,原地扎营,休整两个时辰,继续讨伐黄巾军,救出皇甫嵩大人!”

    楚渊大手一挥,众统领领命而去。

    徐庶之所以提出让军队休整,除了军卒确实有些疲乏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想夜袭黄巾军。

    长社城县衙内,皇甫嵩已经三天三夜没有合眼。

    这位身居高位的名将,此时已经绝望。

    黄巾军围困一月之久,城内兵粮早已耗尽,他把老百姓能拿出的粮食都征了过来。

    昨日,城内的树皮都已经被吃光。

    皇甫嵩不是没想过突围,只是黄巾军人数太多,把长社城团团围住,几次突围均以失败告终。

    要是再不突围,军士只能屠杀百姓,食其肉以填肚。

    虽说,乱世加灾荒,百姓易子而食者甚多,但是作为一位有节操的名将,皇甫嵩做不出这种事。

    思来想去,皇甫嵩决定就在明日,率领所有人进行最后一次突围。

    成功了,就去找援军,大家都能活下来;失败了,那就以死报国。

    皇甫嵩颤抖的握住手中长剑,下定了必死的决心。

    两个时辰后,正是月黑风高时,徐庶命王野、牛金、周仓和廖化,带着各步兵营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设伏。

    黄忠则率领弓兵营将黄巾军围了一圈。

    随着一声令下,弓兵营百箭齐飞,射向黄巾军。

    刹那间,惨叫声不断。

    黄巾军以为,城楼上射下的弓箭,遂拼命往外跑。

    这么一来,就进了楚家军步兵营的埋伏圈。

    楚家军军卒早已准备好兵刃,是来多少杀多少!

    过了约一个时辰,黄巾军的惨叫声越来越少,尸体则堆积如山。

    待到不再有黄巾军跑出来,楚渊下令:“杀!”

    楚家军这才从四面八方冲向黄巾军。

    黄巾军早已吓破了胆,四散而逃,踩踏误伤者不计其数。

    待到天明,长社城外尸横遍野,已见不到一名站着的黄巾军卒。

    城内一众军士只听得一晚上的喊杀声,但不了解情况的他们,根本不敢开城门。

    此刻,看到这幅场景,都呆立当场,以为自己在梦境中。

    又是一夜没合眼,皇甫嵩听到城外有喊杀声,但此刻他已不抱任何希望,朝廷的情况他再清楚不过,不可能在这时候派援兵过来。

    忽然,一名士兵跑进来,单膝跪地:“拜见中郎将,黄巾之围已解!”

    “什么?你再说一遍!”皇甫嵩以为自己听错了。

    “将军,城外已经没有一名活着的黄巾军,有的只是黄巾军的尸体!”

    士兵脸上满是激动的神情,因为这意味着他们能活下去了。

    “随本将军去城楼一看!”

    皇甫嵩确认自己没听错后,急忙跑向城楼。

    当看到遍地黄巾军尸体时,皇甫嵩整个人瘫软在地。

    这几日没有入眠,也很少进食的他,身体早已到达极限。

    只是因为太过紧张,这才支撑着他。

    此时,大脑一放松下来,身体立刻支撑不住。

    一旁的士兵赶紧将他扶起。

    皇甫嵩强提一口气,再度朝城外望去。

    这一次他看到,不远处,一群满是血污的军卒正手持兵刃,傲然挺立。

    人数不太多,还不如他城中的士兵多,但是每个人身上却充满了杀伐之气。

    “这是谁率领的部队?”

    皇甫嵩看向身旁的士兵问道。

    “听说是陈留县尉率领的私兵!”

    “陈留县尉?难道是他?”

    皇甫嵩自言自语之时,秦卫已到城楼下,叫喊道:

    “恩师可还好,黄巾之围已解,您可以出城了!”

    皇甫嵩看到秦卫,满意的点了点头,他知晓定然是这位爱徒叫来的援军。

    师徒相见,满是感慨,这一次,二人均是死里逃生。

    秦卫向皇甫嵩诉说了,楚渊带领楚家军如何斩杀三名渠帅,如何解了长社之围。

    皇甫嵩大为震撼,连忙追问:“这人是不是之前为救父,而诛杀黄巾军渠帅的少年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