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关张二人绝望之际,楚渊带着手下五将,杀了过来。
楚渊的想法跟刘关张一样:擒贼先擒王!
六人迅速杀散关张二人身旁的黄巾军。
楚渊对着二人道:“两位将军没事吧?”
关羽努力握了握发麻的双拳:“感谢众位搭救,要小心张角的妖法!”
张飞怒气冲冲:“张角那厮竟敢暗算我俩,待我回口气,必然砍下此人头颅。”
张角见楚渊六人杀到,连忙让张宝、张梁来到其身后,再度联手施展落石法术。
楚渊一行人早已见识过这法术,围成一个圈,将关张二人护在中间,砍碎落下来的巨石。
楚渊朝身旁的黄忠使了个眼色。
黄忠会意,取出宝雕弓,拉满弓弦。
“嗖!”
一支灌注着黄忠全身之炁的箭矢,散发着黄色的光芒,朝张角飞来。
张宝眼疾手快,一把推开张角。
箭矢没有射中张角,却贯穿了张宝的左肩。
只在这一瞬间,施法中断。
楚渊在黄忠搭弓射箭时,早已驱马向张角三人奔去。
待到张宝中箭,落石停止,楚渊便一路杀穿黄巾军,直取张角。
张梁见状,一把推开张角:“大哥,快走,我来挡住此人!”
说话间连忙挺枪相迎。
楚渊这一枪蓄势良久,威力巨大,本欲砍下张角头颅。
只是一个照面,张梁手中长枪脱落,被强悍的枪劲震退五步后,摔落在地。
楚渊不去理会张梁和受伤的张宝,他的目标只有一个——大贤良师张角。
张角着急忙慌的往后逃去,但如何跑得过骑马的楚渊。
“张角受死!”
楚渊快马赶来,一枪刺向张角胸口。
张角满眼都是惊恐和不甘,捂着胸口,用尽最后的力气,朝天大呼:“吾事不成,此乃天意也,悔不该不听恩师之言矣!”
楚渊才不管张角说什么,挥起长枪砍下了张角头颅。
黄巾起义的首脑自此下线。
砍下张角头颅后,楚渊想起来,还有张宝和张梁需要收拾。
回头一看,却发现,关羽和张飞已经恢复行动力,抢先一步追上二人。
张宝的头颅被关羽一刀砍下,张梁也被张飞一矛刺死。
楚渊见人头已被抢,遂拾起张角头颅,举过头顶,用尽浑身力气高喊:
“黄巾贼寇,听着,贼首张角已伏诛,还不束手就擒!”
喊声振聋发聩,一众黄巾军纷纷朝楚渊处看来。
当看到张角的头颅,被楚渊拿在手中时,皆失去了战意。
有的颓然坐地,有的埋头痛哭,有的直接丢下武器……
不得不说,张角对于人心的掌控极强。
在这些黄巾军眼中,张角就如神明一般高高在上,是他们的信仰。
七名渠帅见大势已去,纷纷率领剩余的黄巾军撤退。
官军趁势一波掩杀,直杀得昏天暗地。
十余万黄巾军逃散的不足一半,其余皆成为官军的手下亡魂。
楚渊看着无穷无尽的杀戮,不禁感慨万千:
乱世之中,只要上了战场,就得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
能活下去的唯有强者!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正当楚渊感慨时,王野忽然飞身来到张角的尸体前,在其身上搜了一遍,从张角的怀中搜出了一本油皮包着的书册。
“主公快来看!”
王野朝楚渊喊道。
楚渊好奇的看着王野手中之物:“辅仁,这是什么?”
王野打量着手中之物:
“属下也不知晓,就是觉得这黄巾头子身上肯定有宝贝,没想到搜遍全身只有这本油皮包着的书册。”
楚渊一把将书册取过来,将油皮撕扯开,书册上赫然写着“太平要术”四个大字。
“难道这就是让张角三兄弟修炼出法术的典籍?”
楚渊不禁好奇起来,翻开了《太平要术》。
第一页介绍的是此书的由来和书中的内容:
此书乃南华老仙著,分为上中下三卷,每卷内容各有侧重:
上卷:记载太平道的教义、符箓、法术、咒语、黄天中的神兵仙吏如何召唤秘法。
中卷:记载太平道的道法纲要、鬼神的姓名与召唤仪式、黄天诸神的祭典与献祭仪式、护法神将的召唤秘法。
下卷:记载太平道的经文总纲、成仙秘法、中黄太一之君的沟通与献祭仪式、黄天的根源记录。
楚渊看得头皮发麻,自己对这些神神鬼鬼的东西,根本不感兴趣。
对于张角三兄弟所施展的法术,楚渊却是印象深刻。
“把这册子交给军师,让他去研究!”
打定主意后,楚渊将《太平要术》往怀里一塞,开始召集所属人马。
这一战中,楚家军损耗不大,伤亡也就两三百人,但皇甫嵩招募的两千五百名新兵,死伤超过两千。
其他如刘备、孙坚所属,损失数量还在楚家军之上。
好在此战大获全胜,端了黄巾军的老巢,诛杀了最重要的三名首脑。
楚渊的楚家军毫无疑问当属头功,不说其他,单单砍下张角头颅这一战绩,就已经相当炸裂。
刘备所属的关羽、张飞,拿下了二号和三号人物。
孙坚虽然没有斩杀首脑人物,但牵制住大量黄巾军。
曹操依旧调运粮草,确保军队粮草供应。
此战获胜,皇甫嵩和朱儁大悦,上表朝廷为众将请功。
皇甫嵩、朱儁率军大败黄巾军,张角三兄弟被诛杀的消息传到朝堂。
顿时朝野震惊,汉灵帝刘宏让众大臣商议,并下诏封赏有功之臣。
半月后,有功之臣皆获得封赏。
获封赏最多的自然不可能是楚渊,虽然楚渊在讨伐黄巾的过程中战功卓著,但是毕竟从属于皇甫嵩。
皇甫嵩和朱儁身为统帅,获得了最优厚的封赏:
皇甫嵩被擢升为左车骑将军,官拜二品,兼冀州牧,封槐里侯。
朱儁擢升为右车骑将军,封钱塘侯,任河内太守。
楚渊率领的楚家军,于东郡斩杀张角首席大弟子唐周;于颍川斩杀三名渠帅;于邺城一役,斩杀贼首张角以及三名渠帅。
无数黄巾军败于其手。
总合全部战功,擢升其为左中郎将,官居四品,封汉禄亭侯。
孙坚擢升为朝廷议郎,后迁为长沙太守。
曹操擢升为典军校尉。
袁绍擢升为中军校尉。
袁术擢升为折冲校尉。
刘备担任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