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三国:曹丕是我儿,但我不信曹 > 第31章 获兵权张让拉拢 迁家小楚渊出兵

第31章 获兵权张让拉拢 迁家小楚渊出兵

    “好!”刘宏一拍龙椅:

    “楚渊接旨,朕册封你为讨黄大元帅,率领五万人马,转战各州,势必扫平黄巾余孽!”

    “微臣领旨,必当不负陛下所望!”

    楚渊终于拿到兵权,何进嘴角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

    张让则眼含深意的看着楚渊。

    朝会结束后,楚渊刚出皇宫,就有一名侍卫拦住他的去路。

    侍卫躬身一拜:“汉禄亭侯,张常侍请您去府上一叙!”

    楚渊微微一愣,随即明白过来:“宦官势力的首领吗?看来也是来拉拢他的!俗话说‘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这人还是不要开罪的好!”

    想到这,楚渊朝侍卫点了点头:“带路!”

    侍卫带着楚渊很快来到了张让府邸。

    一进内堂,就看到张让已经坐在主位上。

    张让看到楚渊到来,立刻笑脸相迎:

    “讨黄大元帅能来咱家府上,真是蓬荜生辉!”

    楚渊忙抱拳:

    “张常侍太客气了,小子初来乍到,不谙世事,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您提点!”

    闻听此言,张让眉眼闪过一丝得意之色:

    “子昌太谦虚了,咱家虽然在皇上照料一些日常事务,却不能出去上阵杀敌,实属遗憾!”

    楚渊摆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

    “皇上如此依仗张常侍,小子以后带兵在外,还请您多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

    张让摆了摆手道:“一定一定,身为臣子应当为皇上分忧!”

    “那小子就在此谢过张常侍了!”

    楚渊说完躬身一拜。

    之所以要表现的如此恭敬,是因为楚渊深知:

    大多数宦官的内心深处是有些自卑,或者说病态的。

    他们在皇宫内大部分时候都是非常卑微的,通常比常人更需要尊重。

    果然,楚渊如此恭敬,令张让的虚荣心得到无比满足,对楚渊的印象也好上了几分。

    张让托起楚渊的双臂:

    “子昌,不瞒你说,咱家非常看好你,只要不站错对,定然能一生享受荣华富贵!”

    楚渊假装不解:“张常侍此言何意?”

    张让拍了拍楚渊的肩膀:

    “当今圣上十分宠幸王美人和其诞下的龙子,子昌可知晓?”

    楚渊继续装傻充愣:

    “小子刚入京城,后宫之事实在是未曾听闻,还请张常侍明示!”

    张让凑近一些,声音放低了少许:

    “陛下欲行废长立幼之事,让王美人之子……刘协皇子成为太子!”

    楚渊假装吃惊:

    “张常侍此言属实?”

    张让一脸笃定:“千真万确!”

    楚渊假意问道:“那小子能做些什么呢?”

    张让看着楚渊的态度,非常满意:

    “子昌只需与皇上站在一个阵营,到时候出来支持一下即可,事成之后,高官厚禄,荣华富贵,自是不在话下!”

    楚渊起身再拜:“多谢张常侍提点,小子定然牢记张常侍的教诲!”

    “好!子昌果真识大体,他日朝堂,必有你大展拳脚之时!”

    张让见已经成功游说,拍了拍楚渊的后背。

    楚渊在一声声恭敬的“张常侍”中,离开了张让府邸。

    如今局势,楚渊想的是:

    哪边都不掺和,只需手握兵权,到处讨伐黄巾余孽,以待时变。

    若是到了天下大乱的时候,自可割据一地,成为一方诸侯。

    翌日,楚渊获得汉灵帝刘宏召见,在洛阳赐给他一座府邸,反复强调,要让其家小来京城居住。

    楚渊心怀忐忑的离开皇宫,直奔陈留楚家庄。

    楚渊明白,汉灵帝刘宏的意思是:

    让其家小留在洛阳当人质,以免楚渊拥兵自重。

    既然是皇帝的命令,楚渊自然得遵从。

    数天后,楚渊带着楚年和两位妻妾来到了洛阳。

    楚家庄只留几十名佣人,和十数名亲兵留守。

    至于楚家的生意,都已经上了轨道,经手的掌柜都是父亲楚年的亲信,自然不会出纰漏。

    至于洛阳城内的元帅府,楚渊让五百名楚家军留下,守护家人。

    安置好家小后,楚渊顺利接管了朝廷的五万大军。

    朝廷的军队,有其优势:

    一、 军队已经接受过一定的训练,不用花太多时间练兵。

    二、 朝廷的军队自然由朝廷提供补给,不需要花费任何装备和军饷,甚至还可以从中扣下一些自用。

    三、 打着朝廷的旗号更加名正言顺,无论走到哪里都畅通无阻。

    楚渊又表奏天子,拜徐庶为参军,黄忠为虎烈将军,王野为荡寇将军,牛金为讨寇将军,周仓为威虏将军,廖化为捕虏将军。

    诸事皆备,楚渊遂率领五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前往各州郡讨伐黄巾余孽。

    此次出征讨伐黄巾余孽,对于楚渊而言,并非难事。

    毕竟与黄巾军交战多次,对其战斗力还是有所了解,只要不出现重大失误,凭着五位大将的威猛,加上军师的运筹帷幄,将之击败,不在话下。

    难点在于,黄巾军分散在各州郡,需要四处奔袭,花费在赶路的时日非常多,钱粮消耗巨大,朝廷的补给能否及时跟上是个未知数。

    好在此次出征获得了汉灵帝刘宏的全力支持,只要没有小人从中作梗,基本也不会出乱子。

    要说这黄巾余孽,主要是邺城之战时出逃的七位渠帅:裴元绍、龚都、刘辟、眭固、赵宏、韩忠和孙仲。

    其中,刘辟和龚都囤聚在豫州汝南郡;

    赵宏和孙仲囤聚在青州北海郡;

    韩忠和裴元绍囤聚在幽州涿郡;

    眭固则囤聚在并州太原郡,跟当地张燕领导的黑山军勾结。

    楚渊采取自南向北的策略进军,先进攻汝南。

    地属豫州的汝南,是比较富庶的大郡,到了东汉末年群雄争霸时期,也是众多诸侯争夺的对象。

    刘辟和龚都在此收罗了七万黄巾军,杀了汝南郡守,自立为王。

    楚渊率领五万大军,不动声色的进入颍川。

    在颍川太守秦卫的帮助下,兵分四路,在汝南城的东南西北各个方向分布兵力。

    其中,黄忠率领一万人马镇守西位;

    王野率领一万人马镇守东位;

    牛金率领一万人马镇守南位。

    楚渊则亲自率领两万大军从北面直接进攻。

    如此安排,为的就是不让黄巾军有出逃的机会,将之彻底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