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那日大观园中众人正聚在一处,品茗论诗,甚是热闹。薛宝琴忽生雅兴,笑道:“我素日爱读古人诗词,亦想效颦一二,以表怀古之情。今欲作十首怀古诗,诸位姐姐妹妹可愿一听?”众人闻言,皆鼓掌称善。
宝琴便缓缓吟道:
第一首:
古刹钟声远,寒林暮色苍。
空山无鸟迹,独步访幽藏。
“此诗乃怀古之寺也。”宝琴解释道。
第二首:
荒城临水畔,落日映残霞。
断壁生芳草,空庭落落花。
“此诗怀古之城。”众人点头称妙。
第三首:
古道黄沙路,秋风落叶声。
征人何处去,遥望故乡情。
“此诗怀古之道。”宝琴继续说道。
第四首:
古桥横碧水,垂柳拂清波。
行人桥上过,回首忆当年。
“此诗怀古之桥。”众人皆叹其才情。
第五首:
古亭临风立,月色照孤影。
往事如烟散,空留寂寞情。
“此诗怀古之亭。”宝钗笑道:“琴妹妹真乃才女也。”
第六首:
古琴横陈案,弦音绕梁间。
一曲高山志,千秋流水传。
“此诗怀古之琴。”黛玉点头称赞。
第七首:
古剑埋黄土,锋芒不再现。
英雄何处觅,空留壮志篇。
“此诗怀古之剑。”湘云拍手笑道:“好个英雄气概!”
第八首:
古镜照容颜,岁月催人老。
青春如逝水,白发满头生。
“此诗怀古之镜。”探春沉思片刻,道:“镜中人去,岁月无情。”
第九首:
古舟行渐远,帆影入云天。
归期何时定,离愁满客船。
“此诗怀古之舟。”迎春轻声道:“舟行千里,离愁无限。”
第十首:
古塔凌霄立,钟声荡九天。
佛光普照处,万念化尘烟。
“此诗乃怀古之塔。”宝琴说完,众人皆赞其诗意深远。
此时,宝玉忽道:“琴妹妹这十首诗,真乃佳作也。然吾观之,似有所感,却又难以言表。”
宝琴笑道:“宝哥哥若有所感,何不也赋诗一首,以表心意?”
宝玉闻言,沉吟片刻,乃吟道:
古韵悠悠传,情深意更绵。
琴音绕梁处,思绪入云天。
往事如烟散,今朝又重现。
愿君常相伴,共度好华年。
众人听完,皆赞宝玉之才情。
正说笑间,忽闻晴雯房中传来咳嗽之声。宝玉忙起身道:“晴雯妹妹又病了,吾去看看。”
众人闻言,皆随宝玉来到晴雯房中。只见晴雯躺在床上,面色憔悴,咳嗽不止。宝玉心疼不已,忙命人去请太医。
不多时,一太医匆匆赶来。宝玉忙道:“快给晴雯妹妹瞧瞧。”
那太医诊了脉,道:“此乃风寒之症,须用猛药以驱邪。”说罢,便开了一剂药方。
宝玉接过药方,细看之下,只见上面皆是些峻猛之药。宝玉皱眉道:“此药太过峻猛,晴雯妹妹体弱,如何受得?”
那太医道:“公子有所不知,此病须用猛药方能见效。”
宝玉闻言,心生不悦,道:“吾家中有祖传秘方,可治此病。汝这庸医,休要在此胡言乱语!”
说罢,宝玉便将那太医赶了出去。
众人见状,皆劝宝玉道:“宝哥哥息怒,那太医或许有他的道理。”
宝玉道:“吾知他乃庸医也。晴雯妹妹之病,吾自有主张。”
说罢,宝玉便命人去煎了那祖传秘方之药。晴雯服下后,不多时,便觉得神清气爽,咳嗽也止住了。
宝玉见状,心中甚慰,道:“吾家祖传秘方,果真非同小可。”
众人皆叹宝玉之才情与医术。
次日,宝玉又命人去请了王太医来瞧晴雯。那王太医诊了脉,道:“此病已愈大半,只需再服几剂调养之药,便可痊愈。”
宝玉闻言,心中大喜,忙命人去煎了那调养之药。晴雯服下后,果然日渐康复。
此事传至贾母耳中,贾母笑道:“吾家宝玉,真乃神医也。”
众人皆笑。自此,大观园中众人对宝玉之才情与医术更是钦佩不已。
且说那日宝玉在晴雯房中久坐,忽觉心中烦闷,便起身走出房门。来到园中,只见花团锦簇,鸟语花香,心中稍感舒畅。
宝玉信步而行,不觉来到一处偏僻之地。只见此处有一棵桃树,桃花盛开,娇艳欲滴。宝玉便坐在桃树下,静静观赏。
此时,一阵微风吹过,桃花纷纷飘落。宝玉伸手接住一片桃花,心中忽生感慨,乃吟道:
桃花飘落处,春色已阑珊。
佳人何处去,空留泪痕干。
吟罢,宝玉不觉泪湿衣襟。
正伤感间,忽闻身后有人笑道:“宝哥哥好兴致,竟在此处伤春悲秋。”
宝玉回头一看,只见是黛玉走来。宝玉忙起身道:“林妹妹来了。”
黛玉笑道:“我闻宝哥哥在此处吟诗,便来瞧瞧。”
宝玉道:“吾所作之诗,不过一时感慨而已。”
黛玉道:“宝哥哥之诗,情深意切,真乃佳作也。”
宝玉笑道:“林妹妹过誉了。吾知林妹妹才情出众,何不也赋诗一首,以表心意?”
黛玉沉吟片刻,乃吟道:
桃花落满地,春色渐凋零。
独坐幽篁里,弹琴待知音。
吟罢,黛玉笑道:“吾所作之诗,不过一时兴起而已。”
宝玉道:“林妹妹之诗,清新脱俗,真乃才女也。”
二人便在桃树下品茗论诗,甚是投机。
不多时,只见宝钗走来,笑道:“二位在此处品茗论诗,好不惬意。”
宝玉、黛玉起身相迎。宝钗道:“我听闻晴雯妹妹已愈,特来瞧瞧。”
宝玉道:“晴雯妹妹已大好,多谢宝姐姐关心。”
宝钗笑道:“如此甚好。我观二位在此处品茗论诗,心中甚是羡慕。不知可否让我也加入其中?”
宝玉、黛玉皆点头称善。
于是,三人便在桃树下品茗论诗,谈笑风生。
且说那日之后,宝玉、黛玉、宝钗三人时常相聚于大观园中,品茗论诗,赏花赏月,甚是投契。
然而,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已是深秋时节。大观园中落叶纷飞,草木凋零,一派萧瑟之景。
宝玉心中甚是伤感,乃赋诗一首以表心意:
秋风扫落叶,寒霜降人间。
大观园中景,萧瑟不堪言。
往事如烟散,今朝又重现。
愿君常相伴,共度好华年。
黛玉闻之,亦感伤感,乃和诗一首:
秋风吹落叶,寒霜满枝头。
大观园中景,凄凉人自愁。
往事难回首,今朝更难留。
愿君多珍重,莫负好时光。
宝钗见状,亦赋诗一首以劝慰二人:
秋风扫落叶,岁月催人老。
大观园中景,何必自寻恼。
往事已如烟,今朝应欢笑。
愿君心放宽,共度好良宵。
三人之诗,皆情深意切,各抒己见。然宝玉心中之伤感,却难以言表。
且说那日之后,宝玉时常独自徘徊于大观园中,心中满是伤感与惆怅。
一日,宝玉来到一处偏僻之地,只见此处有一棵老梅树,梅花盛开,香气扑鼻。宝玉便坐在梅树下,静静观赏。
此时,一阵寒风吹过,梅花纷纷飘落。宝玉伸手接住一片梅花,心中忽生感慨,乃吟道:
梅花飘落处,寒意透心间。
大观园中景,凄凉人自怜。
吟罢,宝玉不觉泪湿衣襟。
正伤感间,忽闻身后有人笑道:“宝哥哥好兴致,竟在此处伤春悲秋。”
宝玉回头一看,只见是湘云走来。宝玉忙起身道:“云妹妹来了。”
湘云笑道:“我闻宝哥哥在此处吟诗,便来瞧瞧。”
宝玉道:“吾所作之诗,不过一时感慨而已。”
且说那日园中众人,皆沉浸在诗词之中,忘却了尘世烦恼。却不知那胡庸医,因被宝玉弃用,心中怀恨在心,遂在园中四处散布谣言,说宝玉与晴雯有私情。
此事被凤姐得知,心中甚是恼怒,遂命人将胡庸医打了一顿,撵了出去。又命人将此事告知贾母、王夫人等人。贾母闻言,心中甚是不悦,遂命人将园中众人皆叫来,训诫一番。
众人皆低头不语,心中暗自思量:“这胡庸医,真乃害群之马,险些坏了园中大事。”遂皆表示,日后定当小心行事,不再让此类事情发生。
贾母见众人皆已悔过,心中稍感欣慰,遂命人散了。宝玉见状,心中暗自思量:“这园中之事,真乃纷繁复杂,我需得更加小心才是。”
且说那日之后,园中众人皆更加谨慎行事,不再让此类事情发生。而晴雯之病,也在张太医的精心治疗下,渐渐痊愈。
诗评:
宝琴怀古诗,才情尽显。
十首诗作,如珠玉落盘,清脆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