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架空,我才是老板中的天花板 > 第38章 考试复有何难

第38章 考试复有何难

    孟晓燕已经取锅回转来,闻言说道:“姐夫,那我们就让皇帝也听我们的。”

    韩峰一愣,随即摇摇头,说道:“小孩子家家,说得简单。”

    孟晓燕嘴一撅,说道:“姐夫我可不是小孩子,我就比姐姐小两岁。”

    陈初闻言笑笑,转过话题说道:“两位,你们说是现在就开始我一个人做油布,还是等精盐弄好了,我们一起做?”

    孟晓燕道:“当然是到时候三个人一起做了。做油布这么有意思的事情,我也想试试。现在,你自己先看看书就是。”

    韩峰点点头,表示同意。

    陈初便离开厨房,独自坐到中堂,从范坤送的书里随意拿出一本翻看起来。

    突然间系统那个永恒不变的温柔女声提示道:“检测到主人正在翻看纸质书本。为提高效率,主人可以把书作为奖励品存放到系统中,这样随时可以在系统中。”

    陈初一愣,随即一拍大腿,系统的这个功能真是太强大了。是啊,对于书本这类的物品,只要是属于自己的,陈初完全可以作为系统奖励品隐身到系统中,关键是,这类物品,除非必要,自己不用再取出来,而是随时可以在系统中查看,相当于获得了电子版,而且是还无人能够察觉,真是太棒了!

    铜钱、板凳之类的物品,一旦作为奖励品,是必须要取出来才能发挥作用的;而书本之类的物品,作为奖励品后,完全可以一直存放在系统中,而不必取出来,因为在系统中是可以的。

    这个功能,想想就很期待。比如说参加考试,自己有了系统这个开挂功能,相当于随时可以开卷考试而不被发觉!

    那么,读书就简单了,什么启蒙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等,还有什么参加科举备考的《四书》、《五经》、《史记》、《汉书》、《后汉书》,统统作为奖励品,收录到系统中。

    这样,如果考试考什么背诵填空之类的,那真是手到擒来了。

    当然,读还是要读得,至少,要知道大概内容在什么书什么大致位置,否则,开卷考试也过不了啊!

    陈初忽想,自己有试错功能,那么在文字处理区,写篇文章,然后经过成千上万次的修改,要想不出彩都难。毕竟,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

    那么,这是不是代表,自己要是去参加科举考试,那不直接碾压那些所谓天才?

    前时,范坤对陈初读书方面多有提点,希望陈初将来参加科举考试,毕竟,只有获得了一定的身份地位,站得更高,才能做得更多。因此,范坤已经把这个时空的科举考试大概情况告诉了陈初。

    在这个时空,科举分为三大类,即常科、制科、武举。

    武举好理解是,是为选拔军事人才而设立的科举科目。武举考试主要包括武艺和兵法两个方面。武艺考试包括射箭、骑马、举重等项目,考查考生的身体素质和战斗技能;兵法考试则要求考生对兵书战策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能够运用兵法理论分析和解决军事问题。

    武举是要靠天赋的,范坤显然不可能要求陈初参加这个,陈初自己也不能参加,毕竟,这个考法是没法靠系统的。当然,兵法还是可以研究研究的。

    制科,又称特科,是由皇帝亲自下诏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主要是为了选拔一些具有特殊才能或专长的人才。制科的考试内容和要求根据不同的科目和皇帝的旨意而定,通常比常科更加严格和复杂。例如,选拔擅长文学的 “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选拔军事人才的 “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科” 等。

    制科是要看皇帝的爱好的,这个暂时没法琢磨,所以陈初暂时也不会参加这个。

    那么,陈初要参加科举的话,无论是范坤的想法还是陈初自己的想法,都只有常科。

    常科又主要分为进士科和明经科。

    进士科是东朝最受重视的科目,许多人通过此科进入仕途,甚至官至宰相,所以东朝以进士科为宰相科。其考试内容主要包括诗赋、经义、策论等部分。

    诗赋,考察考生的文学才华和写作能力,要求考生能够按照一定的格律和韵律创作诗词歌赋。

    经义,侧重于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和阐释,考生需要对《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儒家经典有深入的研读和理解,能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分析和论述。

    策论,是对时政问题的分析和建议,考查考生对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了解和思考能力,以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能力。

    明经科相对进士科而言,地位稍低,侧重于对儒家经典的记诵和理解,主要考察考生对经典的熟悉程度和记忆能力。

    就陈初来说,因为有了系统这个相当于藏书楼或者图书馆的开挂功能,显然明经科是太简单了。如果不是范坤的殷殷教诲还在耳边,陈初要参加科举,肯定首选明经科。

    但范坤的建议是,一定要尝试在进士科崭露头角,毕竟,这是一条通天大道,一条甚至可以直通宰相的大道。

    而陈初来到这个时空,无疑也是想翻云覆雨的。所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的士兵。

    那么,来吧。

    本来陈初已经做好了韦编三绝、悬梁刺股的准备,没想到自创的野草11系统,早就有了虚拟图书馆的功能,这使得陈初可以节约大把的时间。

    不过,时间还真是个问题,毕竟,考试的时候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让你真的每道诗赋题、每道经义题、每道策论题,都让你在考场上有时间在系统中演算成千上万遍然后取最佳结果。也许,你把每考题在系统中演算、试错千万遍,得出最好结论时,考试早就结束了,别的考生早就离开了。

    一句话,超时是个问题。

    不过,解决这个办法也简单,即所谓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