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监国
在李建成决定利用现代思维与手段来稳固自身地位并增强实力后,他很快意识到一个关键的机会正悄然降临——李渊(即唐高祖)的身体状况开始抱恙。这一变故不仅让朝堂局势更加微妙,也为李建成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监国。
随着李渊健康状况的恶化,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同时也引发了一场关于谁来暂时代理国政的讨论。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太子的李建成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最佳人选。李建成迅速展现出其冷静与决断力,他一方面悉心照料父皇,另一方面积极筹备监国事宜,以确保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时下李建成凭借穿越过来人的后世经验以及对古代历史的了解,觉得自己最应该入手施政的地方莫过于赋税,要知道古代户籍管理不够完善,不论是按人头还是户籍收税,都存有巨大的差异,进而导致古代的王朝赋税是头等大事,在这重农抑商的实政观念让本就不多的赋税寥寥无几
穿越之初,李建成从自身以往的知识以及东宫内辅臣魏征,裴矩等谋士的奏报中夜了解不少赋税相关的情况,深知国库空虚、民生艰难,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增强国家财力。于是,才有了最初对当下时局的认知,每夜点灯初步制定了税收相关方面的政策及实施步骤。
此时已然凛冬,屋外虽为下雪却也很冷刺骨,现已亥时三刻夜深人静,李建成此时全无倦意“王德”
此时东宫太监总管已然倦意略显,猛地听到有人唤自己,打了一个激灵。立刻应声道“殿下,奴婢在”
李建成道“传魏征,裴矩前来议事”
不多时书房外便响起王德的声音“启禀殿下,裴御史,魏公已到”
此时李建成起身推门而迎,“深夜唤两公进殿,实属有要事商议”
魏征拱手倾身道“殿下所谓何事,但将无妨”。裴矩道“殿下,深夜召见必有重事”
李建成缓缓道出“两公认为当朝赋税以为何。。。。”
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出彼此眼中的凝重。赋税,这是关系到国家命脉的大事,也是李建成监国后要面对的首要难题。番茄免费
“殿下,当朝赋税制度确实存在诸多弊端。”魏征率先开口,声音沉稳,“户籍管理混乱,导致税收不公,百姓怨声载道。加之重农抑商的政策,使得商业发展受阻,税收来源单一。”
裴矩接着道:“正是如此。若要改革赋税制度,需从户籍管理入手,清理隐户,确保税收公平。同时,也应适当放宽商业政策,促进商业发展,增加税收来源。”
李建成点头:“两位所言极是。朕已有初步想法,准备推行新的赋税政策。不过,此事关系重大,还需两位鼎力相助。”
魏征和裴矩齐声应允:“殿下放心,臣等定当竭尽全力。”
李建成深吸一口气,他知道,接下来的路还很长很艰难。但他也坚信,只要有魏征和裴矩这样的贤臣辅佐,他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让大唐重新焕发生机。
夜已深,书房内的灯火依旧通明。李建成、魏征和裴矩三人围坐一桌,共同商讨着国家大事。他们的脸上都写满了坚定和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大唐未来的繁荣昌盛。
裴矩(547年-627年),本名世矩,字弘大,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北魏荆州刺史裴佗之孙,北齐太子舍人裴讷之之子。隋唐时期政治家、外交家、战略家、地理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