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 > 第1153章 围师必阙

第1153章 围师必阙

    魏侯?命令孙膑救助失陷关中的魏军,这就不可避免造成孙膑与吴起两大牛人交手。

    此情此景,像极了后世警方卧底,要手持AK,直接对抗警方。

    尽管汉王俱酒给予孙膑一定程度的“豁免权”,但这种对抗有着非常严重的“后遗症”,卧底一不小心就可能陷身于万劫不复之地。

    孙膑要继续埋身魏国,又不愿与汉国直接为敌,这就是在走钢丝。

    钢丝这东西,大部分人不好走,但孙膑是谋圣,有着超越常人的思维和智商,他敢于走钢丝,也精于走钢丝。

    这根钢丝的难走之处在于,孙膑要与汉王斗一斗智,这也是孙膑一直以来存有的一个小心思。

    他要根据汉王的用兵习惯,赌汉王的一处破绽,然后通过这处破绽,将失陷于秦国腹地的公子昂之军救出来,或者救出一部分来也行。

    孙膑研究了汉王俱酒崛起以来的用兵战例,发现汉王用兵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围三阙一”。

    这其实是孙子兵法的内容,《孙子兵法》云:“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归师勿遏:要退回本国的军队,不要试图去遏制他。有一种力量叫做回家!

    围师必阙:包围敌军的时候,要留出一个口子。避免敌人拼死抵抗,从而降低己方的损失。

    穷寇勿迫:当敌人已经到了绝境的时候,不要对其逼迫过甚。

    此次汉国大举围攻秦国,表面上看气势汹汹,四面合围。但孙膑不信汉王会改变用兵习惯,尤其是对于具有尚武精神的老秦人。

    孙膑大脑中飞快地分析着秦国之战,吴起出上郡、占西河,封死东侧出口;端木伯御出朔方、攻义渠,封死北方通道;章蟜战散关、出陈仓,封死南下之路;儿良渡渭水、入萧关,封死西逃之途。

    东西南北都有大军,看似天衣无缝的一场大决战!

    难道,汉王这次真的改变了用兵习惯?

    孙膑调动高智商下的高容量脑细胞,不停地抽丝剥茧、丝分缕析,兵家谋圣的独家算法,在飞快地运算着。

    武关!

    对,是武关。

    武关,是秦楚之间的重要关隘。扼秦楚之交,据山川之险。一头连着秦国的蓝田,另一头连着楚国的宛郡(今南阳)。

    古人称赞武关:“道南阳而东方动,入蓝田而关右危。”

    当武关内的势力兵出武关,抵达南阳之时,整个东方统治都会为之而松动;当武关外的势力攻入武关,抵达蓝田时,关中地区就危险了。

    围绕武关,秦楚之间发生了多次激烈的斗争,最著名的就是公元前312年秦楚蓝田之战;公元前299年楚怀王熊槐被执于武关;以及公元前207年刘邦经武关西进而灭秦。

    孙膑猜测汉王没在武关设伏,正是因为武关地处秦楚交界之地,并且与韩国也有一点点接壤。

    但是武关并不与汉国接壤,故,汉国没有在此设伏的条件与能力。

    关中之战示意图

    其实,从汉国的安康地区出发,也能勉强抵达武关,但道路极其险峻难行。

    当年魏武侯组建八国联军,意图伐汉。就曾派出爨襄携一支奇兵夺取武关,意图袭击汉国的安康、南郑之地。

    但被吴起的七里沟设伏轻松化解,还因此挑动了八国内部矛盾,逼得爨襄最终归汉。

    孙膑判断武关,便是汉王“围师必阙”中的一“阙”,这里放开一道口子,关中大地的抵抗势力,无论是秦国人,还是魏国人,都有逃出生天的机会,不至于与汉军拼命相搏,造成“伤敌一万,自伤八千”的后果。

    而且出武关之后,就是楚国。说不定残兵会被楚国人一顿收拾,死无葬身之地,这也算是借刀杀人了。

    孙膑为魏侯?分析完这一种可能,令魏侯?两眼放光,拍案叫绝。

    不过魏侯很快反应过来:“上将军,武关乃秦之险隘,岂无重兵防守?”

    孙膑道:“君上,武关之险,险在秦国。楚攻秦,此关巨险而不得入;而秦攻楚,则其道缓,无险而言。”

    这是所有关隘的通病,关隘据险而守,险的一面往往留给进攻方,而缓的一面则为守关方所控制。

    公子昂由蓝田进入武关道,是由夷而入险,由易而出难,就算秦国有守关士兵,面对腹背之敌,也只有束手就擒的份。

    魏侯?还有一丝忧虑:“若我军进入楚国宛郡,恐怕楚人会不利于我,莫若寡人派人出使楚国?”

    孙膑连忙制止:“君上万万不可。楚汉有盟,其心必与我异。”

    魏侯?道:“兵出武关,必入楚地,如之奈何?”

    孙膑道:“臣连夜前往韩国,韩国卢氏之地,亦与武关接壤。臣请韩侯协助,开山辟路,搭桥通舟,务将公子昂救回。”

    魏侯?点点头:“善!有劳上将军!不过魏昂此人,归来无益,上将军看着办吧!”

    魏侯最后这句,出乎孙膑的意料。魏侯既没有说要杀掉这个弟弟,又不让他回来。看来公子昂只能流亡他国了。

    孙膑又道:“今公子昂与我隔绝,还得差人向关中送信,命其向武关方向运动。”

    魏侯?道:“秦公渠梁已到大梁多日,寡人决定近日与之会盟,以联盟之名,既可指挥秦人,也可将消息送到关中。”

    孙膑道:“既如此,臣星夜前往卢氏,在彼处接应关中魏军。”

    魏侯?道:“上将军径去,送信之事,寡人来安排。”

    不日,魏侯?终于拨冗接待了嬴渠梁,魏?以迎接诸侯的礼仪,给足了嬴渠梁面子。

    面对汉国这个共同的敌人,两位君主迅速达成了同盟共识,在大梁城外筑台祭天,歃血为盟。

    两国君主认为,汉国是当今天下最大的威胁,魏秦两国要团结起来,共同恢复基于规则的列国秩序。

    魏侯?誓言要帮助嬴渠梁击退汉军,光复秦国大好河山;秦公渠梁高度称赞了魏侯的国际主义精神,称魏侯是正义的化身、光明的使者。

    魏侯?说明公子昂入秦是为了恢复秦国秩序,没有对秦国国土有半分贪念。等到秦国平定,秦公渠梁还政之日,魏军将全部撤出,不留一兵一卒;

    秦公渠梁说明,公子昂魏军入秦,是自己亲自邀请的,理由正当,使命光荣。并号召全体老秦人配合魏军,打跑汉贼!

    这一系列消息,通过无孔不入的间谍网,迅速向关中地区渗透,同时武关撤退计划,也通知到了公子昂所部。

    魏、秦两国君主高调的会盟活动,引来在大梁百姓大规模围观,其中就包括无孔不入的——锦衣卫!